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07 17:56:01瀏覽215|回應0|推薦0 | |
5月6日於新新聞的一篇報導寫了一篇《民怨破表五月大家相招上街頭 錯誤的決策比貪汙更可怕,台灣從龍頭變龍尾》的報導,內文提到經濟轉型失敗,創造失業勞工和倒數第一。以下是部分內容 一九七九年,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把南韓、台灣、香港、新加坡列為創造經濟奇蹟的「亞洲四小龍」,其中香港發展金融業,台灣、新加坡與南韓則發展工業。以代表國內經濟規模的國內生產毛額來看,一九八○年台灣排名四小龍第二,南韓排第一。如果扣除人口因素,以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來看,台灣名列第三,第一名是香港,第二名是新加坡。但去年,台灣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已變亞洲四小龍最後一名,第一名新加坡比台灣多一四○%,香港則高出六九%,南韓也贏過台灣高一三%。 失業率更慘不忍睹,台灣在二○○○年時僅高於新加坡,可是自○八年後就直衝第一,而且居高不下。很明顯的,這樣的失業率跳升是經濟學上所說的「結構性失業」,也就是說台灣面臨經濟結構的改變,但勞工並沒有快速適應新環境,使得原先技能無法使用,進而創造出一群失業勞工,這代表台灣經濟並沒有轉型成功。更慘的是,不僅內部經濟堪憂,連外商投資也卻步連連。二○○○年台灣的外商直接投資近五十億美元,雖是四小龍最後一名,不過與南韓差距不到一倍,但到了二○一○年,第一名的香港還是台灣將近三十倍,新加坡則是十五倍,南韓也有將近三倍之多。一九九八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是三‧四%,新加坡是負二‧一%、南韓是負五‧七%、香港是負六%,但是南韓力圖產業轉型,培植出三星、現代等大財團;香港大力推展金融、觀光產業頗有成就;新加坡強力吸納各國人才,大力發展經濟、製藥產業。但台灣呢?一方面產業外移中國,國內最有消費力的一百五十萬人西進大陸,致使內需消費大減;另一方面外資來台投資金額急縮,而且政府引以為傲的高科技產業被韓國追著打,新加坡也把優秀人才外流的「台灣故事」當殷鑑,台灣卻還在做ECFA的白日夢,等待像香港實施CEPA一樣,可以嘗到中國經濟挹注的甜美果實。 2012上半年,台灣真的是過著雞飛狗跳,伴隨著”漲聲響起,憤怒四起”的民怨,讓我們不禁開始思考,台灣怎麼了?馬英九以869萬票的選票支持贏的了台灣解嚴後的第六次人民直接選舉的總統選舉,然而,一連串的”政策”導致了馬英九在520續任總統面臨了最大的危機。從選後馬上執行的”美牛案”,加上”萬物喊漲”的開火,讓大家都不安了起來!美牛開放不開放,無論是執政黨或是在野黨處理的手法都太差,以至到現在仍然沒有下文,然而,牛肉是不是繼續在市面間販賣?而這樣的牛肉是否早已有問題了呢?政治上的鬥爭受苦的仍是人民,所以才說兩黨的處理手法都太差。 油電雙漲,拿其他國家來互相比喻參考,我國的確是有其上漲的空間,然而,如上一篇所提到的”油電雙漲真的是為了公平正義?”便有提到,本身台電內部營運早有問題,而告訴民眾的理由甚為可惡(以節約能源作為藉口,拿來要上漲的理由)。『先安內,再攘外』是做每件事的最高處理原則,但本身組織的發展受議的地方非常多,又要如何說服人民上漲是真的非漲不可呢? 台灣怎麼了?專家們又怎麼了?幕僚們又怎麼了?立委是由人民選出的,在關鍵時刻無法為人民發聲,只遵照黨意,試問,人民選你/妳幹嘛呢?做任何決的都可以,但必須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阿阿!每個人都有其要付的”政治責任”。 還記得一個多月前的"十二年國教爭議"嗎?如今又有多少人記得?這兩天台電董事長走馬換任,依照台灣的媒體素質,真正的油電雙漲問題又會被多少人關注呢?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