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打造無菸新家園 戒菸輔藥能幫您
2008/04/03 15:18:57瀏覽529|回應1|推薦0

曾聽人說「飯後一根菸,快樂似神仙」;不論是求學時到今日,總不時有癮君子一邊小解,一邊陶醉地吸著菸,那菸與尿味的結合總讓我在心裡嘀咕,每天下班多由7-11旁的側門返家,短短小徑的兩旁菸火一紅一滅地,暮色中總攪和著菸「香」,不覺地加快腳步逃離「險境」。

雖然有明確的證據細數吸菸對身體的諸多危害,但對吸菸者而言,戒菸真是大不易,個人堅強的意志與親友的支持,就醫尋求使用藥物助其一臂之力已蔚風潮,並且還有含尼古丁有薄荷口味咀嚼錠、貼片和戒必適(Varenicline(ChampixÒ))等新藥多種「戒菸輔助劑」可供選擇與運用。

國民健康局(國健局)91年起提供年滿18歲(含)以上之全民健保保險者,其尼古丁成癮度測試達4分(含)以上或平均1天吸10支菸()以上者,一年兩次療程、每療程8 週次之戒菸服務,及定額補助每名個案250/週戒菸藥品費,但藥價差額須自付。

現有研究顯示使用上述「戒菸輔助劑」能讓癮君子戒菸的贏面倍增,其中始於1984年的尼古丁替代療法,可藉由口腔黏膜、皮膚等不同的途徑(劑型)讓尼古丁以緩慢的速度進入體內,刺激腦部「阿肯伯氏核」的尼古丁受器分泌多巴胺,降低對吸菸的渴求。尼古丁替代療法不同劑型間的效果無分軒輊,但以使用貼布者的配合度比較佳,亦可視使用者喜好、過去戒菸的經驗、吸菸量、目前用藥狀況、配合度及對體重增加、藥費考量而定。

戒必適是非尼古丁替代療法的主角,可模擬吸食尼古丁的效果,作用於α4β2的尼古丁接受器,兩相結合後,刺激分泌大量多巴胺分泌,會使戒菸者感受如同吸菸般的快感而達到戒癮之效。

單靠「戒菸輔助劑」是很難成功戒菸的,此類藥物也可能對您有藥物副作用,月前歐美皆傳出戒菸者服用「戒必適」後可能出現自殺念頭的例子,家醫科主治醫師薛光傑表示,國內還沒有類似發現,但醫師用藥時會提高警覺,詢問患者最近有無較特別的想法,密切注意。相信在搭配藥物與非藥物等多管齊下的幫助下更能早日遠離菸害。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limao1970&aid=1750014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原來戒菸藥又是抗憂鬱藥的翻版
2009/07/14 22:00
小心抗憂鬱藥假裝的戒菸藥啊!

以下文章轉自:鄭醫師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最近因為戒菸藥物的使用,累積一些值得大家警示的統計數據,所以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目前市面上兩種核准的戒菸藥,可能會發生自殺的危險性,主要是因為:

自2007年11月起累積接獲4762宗和527宗分別涉及服用「戒必適」和「熄健」後,出現嚴重精神問題不良反應報告,當中有188人和98人服用「戒必適」後導致企圖自殺和自殺,服用「熄健」企圖自殺和自殺者的分別有17人和14人,共數十人最終自殺身亡。英國在07年有7宗自殺個案懷疑與服用「戒必適」有關。

之前幾個月,關於戒必適可能會引發自殺危險性,已有諸多報導提醒民眾注意,然而對另一種藥物熄健(Zyban)的資訊,大家比較陌生,在此提供相關資料給大家參考:

熄健原本的學名為Bupropion,另一個成分完全相同的抗憂鬱劑商品名叫威博雋(WELLBUTRIN),許多醫師會告訴患者這種藥物是比較安全的藥物。在此我把過去關於本藥的副作用研究資料提供給大家作參考:

比較特別副作用是癲癇,劑量越高,可能性越高,一天若服用到600毫克,有2%的人會引發癲癇。其他像是口乾、噁心、失眠、顫抖、流汗過多及耳鳴等等,在藥物仿單上,都有清楚註明。此外,每天服用劑量高到400到500毫克時,容易產生高血壓,但不會影響心跳。由於這也是抗憂鬱劑,FDA早在四年前即要求所有抗憂鬱劑,務必以黑框警語提醒:服用抗憂鬱極可能增加自殺的危險性。由於本藥會抑制多巴胺回收,過去也有人服用發生幻覺、妄想及精神病症狀,如果發生,解決辦法是把劑量減下來,症狀就會改善且消失。已經在服用這種藥物的人,提醒大家不要貿然停藥,因為容易出現戒斷症狀,務必找您信任及有經驗的醫師,幫您慢慢減量。

 關於戒菸藥可能引發自殺危險性的正式的官方報告,請參閱:

http://www.fda.gov/Drugs/DrugSafety/PostmarketDrugSafetyInformationforPatientsandProviders/DrugSafetyInformationforHeathcareProfessionals/ucm169986.htm

(作者鄭醫師為光能診所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