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融算術兵法1-前言
2018/09/26 13:14:30瀏覽169|回應0|推薦0
極短線指數型金融操作法

用算術算贏市場

by Eric Ma Nov. 2017

第一章
前言


這是”極短線指數型金融操作法” ,雖然是以算術為工具,但更可以哲學來看待。哲學和數學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數學僅僅從量的方面進行研究,而哲學的任務就是探索認識規律和人的認識界限,和數學是分不開的。所以以哲學的角度更易讀懂金融操作的精髓。其中當然包括讀懂人性和人心,因此更能讀懂人在操作上的本性和習性。

在金融交易的領域中,有一種人稱為”金融分析師”,這是個奇特的族群,他們需要學有專精,特別對經濟、財務、稅務、貿易、甚至在個別的行業特性上具備一定的知識外,對政治、數學、心理也要有一定的敏銳度。當然他們還得考到相關的證照,並且累積相當的實務經驗方得修成”正果”。

然而,有”跟”過分析師操作的一定發現,輸的時候比贏的時候多得多,也就表示分析師的分析失準的時候居多。但如果你如此質疑分析師可能得到的回答是許多你聽不懂的原因,最後加上:你自己要做功課啊!

除了一些不肖分析師專門替公司派護航外,其實大部分都是本著數據及線圖”說話”的,其中的落差就在於數據是歷史,市場是當下;用歷史或許可以解釋過去,但歷史不能完全準確說明當下、更不可能預測未來。

當然,與其花錢跟著分析師做,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自己學習認識數據,但縱然熟透了各種線型結構、指標意義、財務報表、波段理論、道瓊理論、黃金分割,仍舊算不過市場和人心,做對十次往往抵不過一次大失誤,畢竟世界上只有一個巴菲特,也不會有人比巴菲特的內線管道和子彈多;也畢竟再如何”會算”,也算不到突發事件。

所有世上的人事物都是”進行式”,往往蓋棺都不一定能論成敗得失,又豈能以現在論英雄?同樣的,輸贏應該也是人生的常態,時時交替進行著,我們追求的是成為每一階段以及最後的贏家!

如同任何指數,如果放大到十年、二十年。。。,它必然是漲的,問題是要放大到幾年?我們等得到那個時候嗎?
我們無法預計那麼長,所以最好的策略是在階段上求取勝利,求取每一階段能先”入袋為安”才是正辦!

有的人把階段認為是”波段”,我以為波段就好比分割那個十年、二十年。。。其間的向上或向下只能說是趨勢而已,一樣無法準確判斷 ”過程”的長短,簡單的說就是要分好幾個大波段、事後來看才會稍有意義,否則縱然精於波浪、計算滿足點也難以設定一個波段的長短高低,而往往在此之前就已被清洗出場了。

既然沒有絕對贏的公式,有沒有可以讓我們在金融操作上簡單易學、少輸多贏的策略呢?這就是下面這種以數學 (只要會算術就可以) 代替分析、用算術來操作的金融交易兵法,不論盈虧的次數或金額的多寡勝率都較高,而且根本不需分析,也可在詭譎多變的金融市場中大多盈利、又可控制一定的風險,基本上除了消息面稍可能有短期影響外,因為是極短線的操作,其賠率仍是很低的。我簡稱之為”算術兵法”,較貼切的全名是”極短線指數型金融操作法”。

金融交易是一個不會受到產業興衰、將始終存在且可以學會後長期從中獲利的學問,值得花時間學習。不論你是專職或業餘都應多少涉獵,一勞永逸。

”極短線指數型金融操作法” 一個重要的觀念是做短優於做長,這似乎和股神巴菲特做法相反?以我的觀點除非是要成為公司大股東甚至董事,否則沒有必要做長線,這在後面我們於實務操作上會逐漸體會到;另外縱使長期抱持也未必有短線隨時進出加起來的利潤大。舉個例子,上市公司沒有幾家可以五年十年年年賺錢的,甚至年年虧損的亦所在多有,難道我們真想像股市流行的一句話:輸九次贏一次就是贏?這根本是”安慰”失敗者的話。

金融交易其實是真正意義上的”將本求利”,投下去的資本無需等公司三五年初創期再七八年成長期慢慢回本,只要精於操作,一開始即可年年賺錢有時甚至倍數的利潤!說到這不得不說:操作個股、個別商品,遠不如操作指數型產品!因為金融交易最怕的是”變數”,個別公司股票或個別商品如石油黃金,都隱藏著銷售週期、景氣週期、財報好壞、類股比較、升息降息等等不確定因素,但指數只有漲跌之分。


“書”的價值不在於厚薄,在於是否對你有益。既然本書的宗旨是摒除複雜的理論及分析,所以方法也是簡明易學的。另一個更重要的宗旨當然是”盈利”,善於應用方法的話,幾乎可以每個月都賺錢,間中或偶爾虧損一兩次亦無損整體上的盈利 ,最壞也是小贏、沒有輸這個字。目前恐怕沒有一種方法敢說讓你穩贏,但我的方法就敢說穩不輸,除了突然的大利多或大利空攪局、在極短的時間劇烈變動外。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er4all&aid=116676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