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神奇的〞何魯斯之眼〞!~親子對話
2011/12/31 18:54:48瀏覽1272|回應0|推薦30

       暑假結束前的某個周休假日,全家人特地到台北參觀〝古埃及文明特展〞。

       雖然孩子們幾年前在丹佛博物館早已親眼目睹過真實的木乃伊,但這次的特展不同,因為說的是中文、導覽手冊也是中文,不再處於〝鴨子聽雷〞的窘境。

       隔天,兒子回到學校繼續上他的暑期輔導。

       放學,兒子搭上我的放學專車...

       「兒子,今天過得如何?」每天總會來這麼一句問候語。

       「今天的小考超 high 的喔!我都沒被修理耶!」兒子開心地說。

       「這麼棒啊!可見題目一定不難喔?」故意酸他這麼一下。

       「那可不一定,您看!」他說著,並亮出手背上的戳章。

       那是昨天看〝古埃及文明特展〞時在出口處蓋的戳記,用於確認當日可以再度進場的證明。

       「真是太驚奇了!怎麼,洗澡的時候特地避開它嗎?」戳章完好無缺耶!

       「對啊!我特地留的喔!因為它會給我帶來好運。」兒子說。

       「是喔!那真的有好事發生嗎?」我好奇!

       「我今天考試寫得超順,而且成績也有達到標準喔!連老師都覺得很驚奇耶!」兒子說。

       「那關手臂上的印章什麼事?」我滿臉納悶...

       「因為我今天舉起我手背上的〝何魯斯之眼〞四處張望啊!」他還特地做了手勢。

       我只說,「最好它天天都能保佑你!」

       看著他耍寶的模樣,真是無言啊!

              補充說明           

壁畫上的「何魯斯之眼」

  「何魯斯之眼」是一個自古埃及時代便流傳至今的符號,也是古埃及文化中最令外人印象深刻的符號之一。荷魯斯之眼顧名思義,它是鷹頭神荷魯斯的眼睛,具有神聖的意涵,代表著神明的庇佑與至高無上的君權。古埃及人也相信荷魯斯之眼能在重生複活時發生作用,例如在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圖坦卡門的木乃伊上也繪有有「何魯斯之眼」。
  由來在古埃及語中,「何魯斯之眼」稱爲“華狄特”(Wedjat,又作瓦吉特、沃婕特)
,這個讀法和古埃及曆史最悠久神祇之一眼鏡蛇女神華狄特相同,所以這個符號最早是代表沃婕特的眼睛。沃婕特是代表太陽的神明,這個眼睛意謂著沃婕特無所不見,能察知世間萬物的神聖之眼。由于古埃及諸神的複雜關連,因此後來在一些神明上也能見到這種眼睛符號,例如在早期的壁畫上便發現這個符號代表著何魯斯的母親哈索爾(Hathor)的眼睛(一說是何魯斯的妻子)。最終這顆神聖之眼成爲了法老的守護神—-鷹頭神何魯斯的右眼。
       有時「何魯斯之眼」的鏡像圖形便代表著何魯斯的左眼,也就是月亮,或者代表著另一古埃及神明托特的眼睛。
  計數用途古埃及人也用「何魯斯之眼」來計數。古埃及人將「何魯斯之眼」拆解爲6個部份,每個部份各代表著一個分數,構成一個等比級數,相加起來便是一個「何魯斯之眼」,代表著1。
 「何魯斯之眼」的計數
  具體而言即: 1=1/2+1/4+1/8+1/16+1/32+1/64
  事實上等式右邊尚不足,但古埃及人將其舍去。
  魔力護身符古埃及的護身符多達275種,大多用金、銀與寶石制成。雖然護身符並不能提供魔法,但古埃及人相信它們能通過魔法的作用賦予佩戴者某些神奇的力量。保護身體,避免疾病、天災、惡鬼等的侵襲,人們大都佩帶護身符。具代表性的有“姓氏護身符”、“Ankh生命”、“聖甲蟲”和“何魯斯之眼”等。在衆多的護身符中,被稱爲「何魯斯之眼」的護身符最常見。
  天空之神何魯斯 Horus代表創世之時出生的太陽。其外形爲隼首人身,頭戴上下埃及王冠,古埃及的法老們登基是都是以何魯斯的名字加上自己的名字。這不僅僅表示他在人間絕對的權利,同時也因爲他是神聖正義力量在人間的化身。
  「何魯斯之眼」在古埃及語言中被稱爲“烏加特”(Udjat或Wedjat),意爲“完整的、未損傷的眼睛”。它的來曆與何魯斯神爲父報仇有關。奧西裏斯與伊西絲之子何魯斯長大成人後,在與殺父仇人塞特神的搏鬥中,何魯斯的左眼被塞特奪走。他的眼睛可非同尋常,因爲他的左眼代表的是月亮,右眼代表的是太陽。現在左眼被奪走了,月亮神騷特自然要出手相助。在一個月圓之時,何魯斯在月亮神的幫助下,經過殊死搏鬥,終于打敗了塞特將左眼奪回。何魯斯將這只失而複得的眼睛獻給了父親、冥神奧西裏斯。「何魯斯之眼」能夠辨別善惡、捍衛健康與幸福的護身符,是埃及人信奉的最有魔力的辟邪與祝福好運的護身符。
  Eye of Horus 「何魯斯之眼」:矚目萬物、帶來福運。


( 以上補充說明摘自網路資訊 )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chuma3570&aid=5987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