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30812 收養兩隻公園巴西龜,兼淺談本土環境的維護
2013/08/14 11:50:05瀏覽344|回應0|推薦0

 
這兩隻巴西,是一位同學從公園撿的,
這位同學抱著「外來種不該破壞本土環境」的精神,
不顧公園管理者的嚇阻,把他們交到我手上。
 
 
大隻的巴西龜殼上有個洞,乍看之下以為是受到蛀蝕,
但把他身上的汙泥沖乾淨後,才發現是個撞凹下去的洞。
 
 
小隻的甲殼也有點破損,應該也是外傷。
 
經過刷洗,除了上述的外傷,沒發現其他狀況。
 
 
這次收養,也帶出幾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首先,我們得先肯定這位同學的行動力,
以及重視本土生態的態度,
這是非常令人值得欽佩的。
在有專人照顧(在下我…)的環境下,
巴西龜會比在公園更健康,存活率也更高,
且公園原本的生態受到的破壞也會減少。
但是,也有一些方面很值得重視:
 
第一,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外來種入侵的危機
這座公園的管理者見到同學在捕捉巴西龜,
就氣沖沖地加以責罵,
除了可能覺得這位同學只是好玩,想抓烏龜回家,
應該就是這個原因。
收養後,我與這位同學溝通過,
我認為,在讓公園管理者了解外來種的狀況之前,
最好先不要再去捉烏龜,
一來,會製造很多不必要的誤會和紛爭,
二來,可能會對養龜的人的形象造成影響。
我說,我會去那座公園看看,
如果像今天這樣,生病或受傷的烏龜,
我會希望可以馬上做妥當處裡,
相信公園管理者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其他的烏龜如果沒有特別狀況,可以先留在那邊,
等管理員真正了解整個事情的全面,
再決定是否由我,或是其他機構單位來收養民眾棄養的烏龜。
 
第二,公園是大家的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也很喜歡觀賞水池裡的烏龜,
這樣抓走,不會對一般大眾不好意思嗎?
這又回到原本的問題:外來種對本土生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若不是巴西龜,說不定這個水池裡是住滿了斑龜呢。
雖然現在各處看到巴西龜的機率,比斑龜多得多,
但我認為,不能將錯就錯,
不能覺得「反正都這樣了,又沒差」。
要解決問題,必須靠大眾以及政府,來個首尾呼應,
得先加強外來種為害的知識宣導,
民眾也得培養這樣的公德心,不棄養、不放生,
讓維護本土生態成為共識。
既然台灣原本是不存在巴西龜的,
那這些外來客就該住在不影響原本環境的地方,同時又能受到照顧。
至於已經住在河川水塘裡的外來種,
個人認為,應該在取得大多數人肯定意見的前提下,
妥善的捕捉、並加以照顧,
直到過世。
 
至於我手上的龜,不管之後會不會留下來,
現在得先處裡他們身上的外傷,
我跟這位同學也繼續保持聯絡,
希望在大家都理性的狀況下,
同時對人、對龜、對環境,
得到多贏的結果。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