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識東西
2007/01/24 00:33:40瀏覽156|回應0|推薦5
同是英語系國家的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

說起所謂的「英文」,腔調卻各有千秋。


英國人稱自己的語言為「英語」。

美國人稱自己的語言為「美語」。

而澳洲人和紐西蘭說的所謂的「英語」又有獨特的腔調。

除了腔調有別,生活上大致上相同,由其是文字,絕對是百分百一樣。


我發現,在出生地長到「一定」的年齡後,移居他鄉,仍難免有口音。

唐朝。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就能證明: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除了口音之外,同文同種的國家,有時在生活上的用詞也大大的不同。

在中國的北方,「奔左奔右」,到了上海又是「大轉彎小轉彎」,

去到蘇州要「轉東拐南」。

簡單的一個「左轉右轉」,卻會讓人「左右難分」,「不識東西」!


甚至,音樂也有「口音」,不同國家的指揮,會將音樂詮釋出不同的韻味。

維也納的新年交響樂演奏會,是世人矚目的一場演奏盛會,

雖然,奏來奏去也脫離不出奧地利的圓舞曲之王,約翰。史特勞斯的作品,

卻因為指揮的不同,讓人吊著頸子期待。



期待有一天,能聽聽中國陜西「秦腔」式的華爾滋圓舞曲。

不信!你用秦腔哼哼這首曲子!












莫札特雙鋼琴奏鳴曲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eteryang63&aid=67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