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16 11:29:53瀏覽704|回應0|推薦0 | |
佛教有這麼一句諺語「種什麼樣的因,就會得什麼樣的果」,所謂的「因果關係」,並不是只要自己有投入,就會有預期的結果,重點在於事先是否做好探索問題、找到真正「原因」是什麼?因為這會影響是否用對方法與工具,而不同的方法與工具,也會讓結果會有所差異。 前兩天我跟某位在知名大企業裡,擔任高階主管的朋友一起吃飯,在餐宴中我們聊到很多事情,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職場這麼多年的努力過程,對於每項工作,事先都會針對預期標的目標,確實蒐集與掌握訊息,然後思考好要運用何種方式與資源,最後就會盡心盡力去達成,而產出的結果也都如他所預期的,所以老闆都很願意將公司的重責大任託付給他,我想這也就是懂得「種什麼樣的因,所以就會有什麼樣的果」。 我非常認同這位朋友的觀念,凡事必有「因」,才會有所「果」,可能很多人都會以為認為所謂的「因」,就只要自己去投入了,就會有預期產生的「果」,其實很多事情雖然投入了,但最後不如預期,主要原因是在最初,我們並沒有好好去探索問題、找到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以及可以讓我們去達成與成功的關鍵要素是什麼?所以也就沒有用對的方法與工具,所以因為有了這樣的不確定的「因」,當然就有得不到預期的成果。 在企業的品質管理的「新QC七手法」中,有個手法叫做「關連圖法Relation Method」,它是在教導我們運用關聯思考的方式,來分析與找出問題發生原因的關連性,並找出最好的解決方式,這樣除了可以完整的看到問題之外,也可以思考如何找到對的方法與工具,來完全的解決這些問題,因為問題的發生,絕對不會只有單一性的,它是會產生連鎖性的效應,所以如果沒有找出,造成每件問題發生的原因,以及它所影響的層面,問題就會不斷的週而復始的發生,結果當然也很難如我們的預期。 舉個例子來說,假使公司近期人員離職率不斷偏高,假使我們只單從「薪資低於市場因素」這一項因素來解決,可能就很難去降低離職率,因為要考慮到的相關連的問題,有很多的因素,也許薪資本來就低了一些,但是,主管的管理風格也不成熟,再加上近期工作壓力又大,公司提供的食宿又令人不舒服,所以當這些因素都串聯起來之後,就會如滾雪球一樣,讓員工心理產生不如歸去的感受,因此,這些會造成員工離職的原因之間的關連性,我們當然都要先去探索、分析與思考,才能夠去對症下藥,達到我們的預期目標。 所以未來如果當我們自認為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預期的成果,先不要去怨天尤人,因為事出有因,要先回頭去探索,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了今天的結果,而每項問題又有哪些的關連性,記住!問題的發生,絕對不會只有單一性的,它是會產生連鎖性的效應,如果一昧的投入錯誤,投入再多也是枉然的,永遠不如自己的預期。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