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一些現實因素,中國政府開始允許出口企業投資及購買美國工廠;而就地(美國)生產似乎也變的有利可圖。美國可因此再工業化嗎? 抑或相對於美國的大量外包,這僅僅只是杯水車薪呢?
一)中國政府正在想方設法的控制不斷加速的通貨膨脹
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後的近幾十年,藉著人民幣低匯率及大量閒置勞動力的兩大優勢,得以吸引來自已開發國家可觀的投資,進行大量的貿易出口;並累積了鉅額的外匯存底。
一個健康的關係,關係的雙方須維持一個平衡的,可被接受的付出與回饋;這關係包括貿易。若能依理想的自由市場運作,以出口所賺的外匯進口國內所需物資或投資對方市場,則雙方可藉貿易而達互惠。
中國大陸或因政治原因(大量閒置勞動力可導致社會不穩定)以致於有了保持低匯率的貨幣政策。中國央行為保持低匯率不得不向出口企業購買美元,向外國銀行購買美國債券。市場上的美元少了,人民幣多了。
物以稀為貴,人民幣得以保持低匯率以利出口。市場上過多的人民幣追逐相對過少的產品和服務,通貨膨脹於是產生。
購買或投資美國工廠得以減少市場上的人民幣,因而可對控制通貨膨脹作出某種程度的貢獻。
二)快速增加的成本削減了出口商原本就非常低的利潤
基於高失業率,來自人民的壓力與日劇增,美國政府於是向某些中國產品徵收反傾銷關稅, 這大大的降低了中國產品的競爭優勢。另外,中國螺旋式上升的通貨膨脹迅速的增加了人事成本,這使得美國藍領待業大軍稍稍的增加了一點競爭優勢。於此同時,為了競爭有限的工作機會, 美國工人開始接受沒有工會組織的工作。工會組織被某些人認為是增加人事成本的原因之一。
三)高漲的石油價增加運輸成本
減少市場與產地的距離可有效的抵銷激增的運輸成本,這使得中國企業考慮購買美國工廠,就地生產就地銷售。
我個人認為歷史總是不斷的重複自己;相似的前因造成相似的後果。 如果只因為中國政府開始允許出口企業投資及購買美國工廠, 就認為美國將因而再工業化, 或許是過於樂觀。
中國企業考慮就地生產的或許只會是一些大體積的產品。這就好像日本把汽車工廠建在美國;把高端電子產品的工廠留在日本。求人不如求己,美國如能對廣大的失業工人施以適當的職業技能訓練(有許多美國雇主找不到有所需技能的工人),美國或許較有機會再工業化。
Mary 05/15/2011
5/16/2011 城邦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