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2/03 08:22:32瀏覽9175|回應15|推薦98 | |
卡夫卡是一個很熟悉的作家名字,但是沒有真的讀過他的作品。 最近有機緣讀他的小說「饑餓藝術家」,讀了兩段也不想讀了。有人被關在籠子裡表演饑餓的事實嗎?這根本是變態。最後他在沒人關心注意,在自己要求的沒有期限表演的饑餓中死了,死後才被發覺的。籠子裡換了一隻兇惡的美洲豹,立刻吸引眾人的關注興趣。 被當成禽獸,還不如禽獸的待遇?這樣的故事真的會讓人迷惑。這世界真有這樣的時代? 表演者賣力的表演饑餓的能耐,觀眾在籠子前面的關注沒有欣賞的喜悅,也沒有同情,只有懷疑。他們懷疑他怎麼可以做得到欺騙大眾的。他們嚴厲審視他,他很滿意這樣嚴苛的態度,讓自己渾身解數表現自己不需要食物充飢的本事。他因此覺得榮耀。 看守人的職責就是要監督表演者沒有欺騙犯規偷吃東西,但是有人怠惰,故意離籠子遠遠的,給他喘息秘密解饞的機會。這樣的看守人也許帶著同情心,但是對表演者卻是侮辱。這種態度讓表演者難過沮喪沒有尊嚴。 讀到這裏,我想到一個饑餓表演者渴望被信任的尊嚴,不是很可笑嗎? 當乞丐的人在意自己的尊嚴嗎?如果在意尊嚴,怎麼會去乞討? 但是,故事中的饑餓表演是那個時代的一種職業,是個人自己選擇的職業。人們把這個職業當作表演,就好像現代人看特技表演。人們讚歎特技的高超,也明白功夫得來不易,有生命的風險,有人生歲月的代價。而「饑餓」表演者就像瘋子,不是瘋子如何忍受饑餓?不是瘋子,一定會偷吃掩飾,表演只是表面的表演。觀眾也許覺得用苛刻的要求盯著表演者是不尊重,忽視他給他空間給他喘息的自由是尊重。誰會想到表演者的觀點跟他們不一樣呢? 這個「尊嚴」的問題讓我醒悟,這個故事是「寓言」。作者藉著「寓言」在傳達什麼呢? 新約聖經裏,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之前的傳道,喜歡用寓言。寓言真的非常有 power。世間萬物都是神所造的,藉著寓言,藉著萬物的代位演示,人們更能瞭解人生的智慧。 饑餓藝術家讓我聯想到很多真實的人生場景,譬如: 1. 人心不同 - 台灣人喜歡用「同理心」,已經到了濫用的地步。批評別人沒有同理心的人,通常看不到自己也不見得有同理心。同理心不容易啊!因為人心不同。人心不是肉做的而已,還有心智、視野、觀點角度、性格、環境 ....種種因素的影響,人心是有差別的。 所以饑餓表演的觀眾無法體會表演者的心。與其要求別人的同理心,不如檢討自己。自己覺得理直,沒有虧欠於人,可也。 2. 文化差異 - 文化差異,宗教的有無,宗教的薰陶不同,國情與地方人文的差異,人們的觀點與思維不同,價值觀就有了差異。價值觀影響人生的方向。面對問題處理事情的態度與能力有別,也造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與成見。 3. 人生苦樂界線的不同 - 棄苦求樂,是一般人的理想。但是苦與樂的定義各有不同。苦中有樂,樂極生悲,是人生的極致。 人生是一連串的捨棄與追求,追求未必有收穫,「收穫」常常是「捨棄」換來的代價。懂得捨棄的智慧的人,比較容易成功快樂。 聽說「饑餓藝術家」故事是作者卡夫卡一生的自白。卡夫卡在世只有41歲的生命,小說完成於 39歲的時候。那麼他的自白就是 39 年人生經歷的心得。 39年還不足以達到超人的人生智慧,但是他的抑鬱善感加上好筆寫出的人生寓言也是有價值的,值得人們思考。 從他的寓言故事,我猜想他志不得伸的落寞。他不喜歡他的時代生活,所以他不戀棧。他即使特立獨行,他仍然渴望掌聲。忍受飢餓,似乎隱喻憤世嫉俗。只有「捨棄」,沒有「追求」,是消極的人生態度,如何得到觀眾的支持與歡呼? 饑餓表演者說,維持饑餓不難,因為他看不到合乎胃口的食物讓他垂涎思念。那麼卡夫卡所指的食物是什麼呢?什麼食物是他所渴望的?也許他看到的食物是市面充斥的貪污腐敗,他不吃是他的廉潔所致。他饑餓保持廉潔,但是觀眾不相信有人能夠免疫。最終他抑鬱而終。 我想,卡夫卡如果能夠多活個 30 年或 40 年,他不知會如何改寫不同的人生寓言故事? 【後記1】 文章發表後幾個小時,我突然想到現代社會偶爾發生的「絕食抗議」行為。那不就是貨真價實的「饑餓表演」嗎?這種饑餓表演不是顯示抗饑餓的體能,而是純表演,爭取眼球關注的表演。 遇到這種表演,呵呵!表演者的動機考驗觀眾的智慧了。 【後記2】 這個饑餓藝術家故事分享開始,得到的回應都對“饑餓藝術”頗有反感。 因為“饑餓”兩個字,讓我想到 Steve Jobs 的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為什麼幾年前賈博思對哈佛大學生演講呼籲大家 stay hungry 沒有被反駁,反而被視為不同凡響? 我想,分別在於卡夫卡的文字太語焉不詳了,“饑餓藝術家”的故事本身太荒誕。賈博思的演講卻又明確的解說。Stay hungry 不是拒絕飲食,而是保持對知識的熱情追求的求知若渴。oops,“求知若渴”是中文成語嗎?難道賈博思是從中國文化學到的智慧? A hunger act 跟賈博思所鼓勵的 stay hungry 有什麼不同? 難道這個饑餓表演者不是對某種理想有 stay hungry 的渴望? 不認識卡夫卡的本人,不瞭解他的個人,我猜想能夠讓一個人寧可在籠子裏饑餓也不會思念的東西大概不是好東西。但是觀眾不相信,因為那是一般人都喜歡的,無法拒絕的,我猜那是 greed。 當大眾盡情享受 greed 的時候,他們不相信這世界上有不吃 greed 的。卡夫卡 39 歲的時候是 1922 年, 那是什麼時代的奧地利?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好像歐洲各國都動蕩不安。 那麼卡夫卡眼中的自己難道不是一個 stay hungry 的饑餓表演者?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