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影「少年時代」珍珠的觀後感
2015/01/26 09:44:13瀏覽2236|回應25|推薦132

1 心電感應/心想事成

最近文章談到夢想,回顧自己的來時路,我就是喜歡「心想事成」這四個字。

每當我心裏想著惦掛著,或者拿起手機正要撥打甚至已經撥打,鈴聲就響起,正是我要打電話找的人,常常是老公或是女兒,有時候是朋友。這是「心電感應」還是「心想事成」?都算吧?

以前在教會,有一位可敬的白人長老夫婦常與我們吃飯小聚,分手時他習慣說,「我會為你們禱告。」,有時候會說,「We will think of you。」我對這個 think 的說法特別有感覺。我個人的經驗告訴我,單純的「想」就有與禱告同等的威力。

信佛的人有「念力」的說法,在我聽來不過是一個「想」字。基督徒出聲禱告的時候像是背誦金句,加上代禱的事情或問題,可以花好長的時間,說得落落長。我這個人的禱告工夫不到,速戰速決的辦法就是用「想」的。沒事常常想著家人親戚朋友,有「想到」就是有功效。

我這樣說可能有很多人會有意見,如果腦子裡「胡思亂想」呢?所以別胡思亂想,常常想自己關心的人,關心的事,把他們掛在心上,那就是加持。

前天晚上,我們母女一起在電視機屏幕上觀賞下載電影少年時代。電影一開始,聽到劇情裏的媽媽在給孩子讀哈利波特,女兒就興奮的說,「這是我的年代啊!」

我想,怎麼這麼巧,我才在格子裏談學生時代的夢想,這邊電影也在談童年的記憶!我也感覺興奮,我是跟誰心有靈犀呢?

這個電影主人翁Mason年齡比女兒小三歲,還真是一個年代的。

2 全家人一起成長

聽女兒興奮的喊,也勾起我那個時候的記憶,那是學齡孩童家長的年代。哈利波特第一本書出版的時候,我的「媽媽讀書說故事」責任已經告一段落,女兒認識的英文字應該比我多了。咻!我真是幸運,看到哈利波特那麼厚的一本書,讓我讀還得了!

劇情中的女兒薩曼莎(演員是導演自己的女兒)比梅森大幾歲,(大概就是我女兒的年齡)有一些典型叛逆期孩子的說話表情、語氣,正是我女兒叛逆期的翻版,我看了大笑說,「瞧!那不是你嗎?」我們隨著電影情節也走入我們自己的回憶,很親切的感覺。

電影結束我跟女兒談論劇情,問她的感想。她不喜歡薩曼莎那副自以為是的樣子,直到她長大看得出懂事了。梅森小時候的成長她都喜歡,就是最後18歲的模樣她不以為然。這點我們母女的觀點一樣,顯然18歲是個轉型期,每個孩子都差不多。

3 溝通的奧妙

梅森15歲生日,父開著新車與新婚已經懷孕的太太來接兩個孩子。在車上,父親侃侃可談自己開始正經工作,不玩樂隊,不管政治,老舊車子也賣了。坐在副駕駛座的梅森整個表情沉鬱下來,我插嘴跟女兒說,梅森不開心因為老爸沒有把舊車留給他。女兒說我不懂,梅森是因為父親失去對社會投入的興趣,開始重視世俗的東西,而感到失望,覺得父親不再是他以前所崇拜的父親。

劇情繼續的父子對白證實我說的,兒子提醒老爸曾經說過要把舊車作為他16歲生日禮物的。老爸說他從來都沒有這麼說過。原來那時候老爸跟人家寒暄說話,隨便說說,兒子在旁邊可是聽進去了。老爸明白兒子的意思後,生氣的告訴他,想要車子自己賺錢去買。- 呵呵!這麼簡單的對話,我女兒卻想得太多,把對話中的 sell out 往深度解讀為因為結婚放棄了原有的生活熱情。

呵呵!又一個證明,人如果有先入為主意識,都可能把一句普通的對白解讀錯誤,不管這個人的學問有多高。說真的,「sell out」兩個字放在對白的句子裏作為「賣」的意思,文法似乎有點不通。但是人家是美國人說英文,豈是我這個非英語系的人有資格論斷的,不過我就是猜對了意思。而女兒不只是用英語人的英文水準去解讀,更用她對劇中人物的認知去揣測。她與我最重要的差別是,她用她有限的人生經驗為基礎。

4 教養子女

我也喜歡本片導演說的,他著眼的「回憶」是綜合不同的零星小事,不是大事件。很多人的回憶喜歡談大事情,譬如畢業典禮、結婚、得獎、生病、受傷...等。其實大事件所反射的情緒通常不是真實的人生,只是激動的情緒,對人生旅途的前進沒有實質的影響。能影響一個人的都是很多細微的小事經歷及因之而來的心靈感動或碰撞。

看兩個孩子在車子裏爭吵,媽媽一邊開車一邊用自己的方法來輔導結束孩子的使性衝突。發現青春期孩子的言行應對異於平常的開心和諧,每週見面的父親立刻停車說出自己的感受,是責備也是抱怨,同時也讓孩子有發洩真實情緒的機會,這就是交流與溝通。

這一對離異的父母不放棄各自當父親,當母親的教養責任,讓我感動。

我女兒也對劇中的父母角色讚美有加,說他們是好媽媽,好爸爸。

我趁機又問女兒,她媽媽是好媽媽嗎?(我喜歡示範女兒不要等候別人肯定的辦法)女兒一點不含糊的肯定她媽媽是好媽媽,她爸爸是好爸爸。而且她比劇中的孩子幸運多了。

5 婚姻的價值

有一句對白,女兒很有興趣,她因此評論她媽媽比劇中的媽媽有智慧。

那是梅森的爸爸對兒子的告白,他說,「我現在終於成為你媽媽曾經期望的人了,可惜她不能等。」

哈哈!女兒明白她的媽媽聰明,因為她媽媽能等。(「等」是一種說法。)

我在電話中跟老公轉述女兒的評論。老公聽了不甘示弱,他說,他也能等,所以才有今天這麼好老婆。

我曾經跟女兒說,「結婚是必須的,就怕嫁錯人,遇到一個不好的男人。」(不好的男人怎麼說呢?一下子不好解釋。)

女兒問我,「要怎麼小心不會嫁錯人。」

我說,「結婚後你會發覺這世界上的確沒有完美的人。你婚前以為極好的男朋友,婚後都會讓你發現他很多無法接受的毛病。女人也是一樣。所以婚姻是在生活中彼此提攜,一起成熟的。選擇對象時候最重要的是看他的人品。」

女兒說,「要怎麼判斷一個人的人品呢?」

我說,「你看看牆上的照片,你爸爸的臉上就明白寫著人品兩個字。否則我怎麼會嫁呢!」

我是成年人,對電影主人翁Mason這個孩子沒有我對他的父母成長的興趣大。

結婚成家的價值就是讓自己跟著自己所愛的人一起成長。

[後記]

本文標題為電影觀後感,其實不離格主一貫的寫作風格,屬於「心情日記」。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26 15:36

希望另一半走向期待的方向
用"等"只是消極的方式

更積極而成熟者
也許可以用適度改變自己
來慢慢影響並引導對方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pearlz01) 於 2015-01-26 17:36 回覆:

謝謝多硯坊的回應。

同意你的意思,婚姻讓兩個不同生活背景的兩個人,朝夕共處,是人間最親密的伴侶。因為親密所以會有摩擦,摩擦之間就是彼此互相造就,互相學習,截長補短。所以成長的確是兩個人的,不是一個人,不是單方面的等待。

說「等」的確不是很實在,但是也說出了人的心,主觀的,認為自己比對方好。其實對方成長後,自己也可能沒有成長變成退步了。- 說到這點,台灣與大陸就是最好的寫照。呵呵!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補充回覆笑笑格友
2015/01/26 14:18

遺漏回覆相貌部份。

人長得好當然吃香,不管是找工作,還是找對象,但是外表也會騙人。

所以看人還真的需要一點功夫。哈哈!

長期觀察言行舉止,談吐與修養,最重要的就是人格了。



笑笑-綠洲 明湖 故鄉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26 13:54

這篇文章珍珠寫得很有意思,從電影寫到與女兒對話!珍珠告訴女兒說:

人品可從人的面貌上讀出!笑笑很同意這種說法,凡五官端正的人,

心地也是光明正大!凡是鼠輩其貌都不揚!尤其是自光閃爍的人,更不

可信!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pearlz01) 於 2015-01-26 14:13 回覆:

謝謝笑笑先生的回應。

我這個人比較實際,讀不來,也寫不來理論。說道理不如親身經歷的現身說法,我別的沒有,親身經歷的實驗見證最容易分享。

現在的人拍照很容易,用手機分發團體照很方便。年輕時候大夥出去照相,洗印出來大夥再聚,各人選自己喜歡的照片加洗。一般人選照片就是看鏡頭裡的自己好不好看。人們只對自己有興趣。

我們看電影,劇情或演技能夠讓自己有共鳴的,當然最有興趣討論了。呵呵!


老魔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26 12:40
結婚前, 聽其言行, 觀其眸子, 人焉嗖哉!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pearlz01) 於 2015-01-26 13:01 回覆:

謝謝老魔王的回應。

你是深諳識人的智者。


Lans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26 10:15

以過度曲折的想法去解讀簡單的對話

輕則自己一肚子悶氣重則弄得幾方都不高興

有經驗有差

看人看事的本領

女兒不弱

媽媽又比女兒道高幾丈大笑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pearlz01) 於 2015-01-26 10:37 回覆:

謝謝 Lansing 的回應,還有美言。愛你喲!

是的,溝通的技巧不只是技巧而已,真的需要「智慧」。大笑 不過誤解也沒什麼,稍後明白就好,只是不要反應過度,造成遺憾。

看人啊!呵呵,媽媽是老生常談了。大笑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