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27 04:01:57瀏覽1857|回應3|推薦205 | |
開啟寶庫,黃金"比喻"與其收藏備忘錄,反覆盤旋一段時間於人們茶餘飯後 ,能如此輕鬆一起遞傳黃金的價值,多少是安置心底,任人高低衡量的提款帳簿。 過去被嫌棄為傳統老土的黃金打造款式,在急用時又如及時雨以供交易變賣,就 曾聽聞於戰時, 為了急難保命之需,遂將黃金縫入遺失不得的逃難鞋底,慌逃…追趕…躲藏處…,伴人平安走過暗藏鑄造,時而搖醒一股生命歷練的純金流液。 個人金律: 與定居加州年過八十的安爸相聚, 歌聲渾厚動人,除了以音樂自娛他也常主動表演,不同場合裡總會帶給朋友許多歡樂。 年齡並沒阻礙他與人的互動,仍舊安排指導學生通過音樂鑑定,且鼓勵不同年級學生訂定目標或參加比賽,開朗樂觀的個性,實是許多人難得學習的生活典範。 年青時他曾親手畫出一個音樂小圖, 請位住在鎮上手藝好巧的金匠, 打造個寬一寸多的純金五線譜小別針。近日他將別針放入盒中,交託我來好好收存….這個和他常出現在公開場合,西裝領上的"愛樂"紀念小飾品,也附予安爸個性開朗與人快樂分享的"金律"。
黃金比例: 切割比例在理論教導上,"黃金律"又常被寓意於藝術美學、宗教、哲思、倫理… 自然界裡舉如海螺的天工旋體, 幾何圖形精準的對稱比例、人體美顏,出於天生自成的端正調和,掠影取鏡下敏感希求之完美角度。又延伸至常被提及的達文西畫作"最後的晚餐",更可謂為藝術構圖中所謂的黃金比例,經典代表巨作之一。 銀律→金律: 子貢和仲弓兩位學生皆曾求問孔子有關仁德行為準則,孔子回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一般被解釋為恕道,恕,如心也,就是將心比心。約於同一時期,西元前六百年左右,波斯聖哲..索羅亞斯德,以及印度..釋迦牟尼皆有類似的人生哲理訓示。 何以將其一說法引為銀律,又提出金律的說法在於… 其以 "禁"… "勿"或較消極的看法角度對待人,也多被解釋於禁止嚇阻的規範勸戒,被動式的嚴格教條,執行意念表達 。 跳脫銀律而提升到金律的解釋,有若正面思考積極的疏展引導,金律有別於銀律的積極講法: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你"不要"人如何待你 ,你就"不要"如此待人--〕 轉而成為主動態度… 〔你"要"別人如何待你 ,你"也要"如此待人… 帶出正面的生活行為準則〕 藉此比喻也能了解,經上教義裡--愛人如己的另一面同理心。為何在理解教導上,以金律有別於銀律的道德倫理意念表達,皆指向金律的解釋,通常化為正面積極的行動引導。 歷史金言: 迦納王國---黃金遺物相當輝煌奪目 來自波音公司及懷特女士(Katherine White& the Boeing Company ) 的過去收藏品 ,於SAM博物館的展出時…寫出迦納王朝的金飾意義。 當初歐洲人來到迦納的阿善提時,發現當地礦產豐富即相中黃金與在地人民相互交易物品,直接將此地特色命名為"黃金海岸",記載著加納王國獨立之前也被如此稱號。
SAM博物館展市櫃中有幾樣標示解說,出現這些不同形狀飾品,打造較小的配件物,大多以生活中常見的田地農作。 鑄在金戒子、項圈上的豆莢,似其離不開的平凡簡單亦即顯出生活慧言,另有, ‹結› -- 需要被"解" 餽贈金飾結,戴上"智慧"意義的金戒子,見之形如結捲球根狀,表示人們面對問題得以外來建言而能親手來解開它,乃是象徵‹智慧結 ›。 ‹豆子› ,則含意--- 埋種於土壤的渺小豆粒,卻要帶來農作生長與土地永久延續連結。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