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的特殊情境《非域之境(ATOPIA)》
2007/05/21 22:52:04瀏覽922|回應0|推薦3

 52nd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展出日期:2007/6/10 - 2007/11/21

展出地點: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

本館主辦〈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於2006年10月16日對外公開徵求展覽策畫案,2006年12月15日截止收件。本屆共收到三件提案,由本館聘請甄選委員王俊傑、王嘉驥、何政廣、林平、袁廣鳴、陳界仁以及黃才郎館長等七位於12月17日進行甄選,最後由林宏璋所提策畫案--《非域之境(ATOPIA)》獲得甄選委員的支持,脫穎而出。林宏璋身兼藝術家與獨立策展人,現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副教授。
〈威尼斯雙年展〉的台灣館展是近十餘年來台灣與國際藝壇對話、交流的重要場域。此次台灣館展也將於已舉辦六屆的展場普里奇歐尼宮邸(Pallazzo delle Prigioni)展出。
1995年本館積極爭取台灣首度加入〈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至今已是第七次擔綱台灣館的參展策劃。連續六屆參展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藝術家累計有26位,其中四屆邀請國內客座策展人策展。這是90年代到新世紀台灣當代藝術國際展出的重要經驗,透過十餘年來威尼斯台灣館的展出,具體呈現屬於台灣文化圖象的區域美學與當代藝術的發展趨勢。台灣藝術家的成功展出,也成為國內外藝壇關心與注目之盛事,不但獲邀參與其他地區展覽,對台灣國際文化交流具體貢獻,也贏得不少國際友誼,意義深遠。

〈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以《非域之境(ATOPIA)》作為展覽主題,一方面借用德國社會學家維克(Helmut Willke)對全球化中新的文化地理觀察,對全球化過程中,世界版圖的縮小、空間的錯置、以及都會化等等面相中關於疆界消弭的問題予以呼應;另一方面則希望藉由作品的呈現,回應台灣處於全球化的邏輯下的特殊情境。

《非域之境》的英文為「atopia」--將「a-」的字首(意為:非∕not)放置於地方(topia)之前,翻譯成「勿托邦」。簡言之,《非域之境》是個非地方,不是地方的地方,或不是平常定義之下的空間。一方面它指出空間界限的消失狀態;另一方面,它也指涉「無法被視為空間的空間」的概念。這種看似吊詭的空間表述實質上呼應了全球化中政治、經濟、生態、社區等的運作邏輯,也是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身體的實踐方式。《非域之境》也是一個無法被邊陲化的邊陲,因為它無法被慣常的空間概念所再現及表徵,而有著特殊的開展。「勿托邦」是「非」可以平常方式再現的空間,其特性就是「無地方性的地方」;對應於當代文化情境下的「勿托邦」是個特殊而吊詭的空間表態:亦即是非社區的社區,非國家性的國家,非文化的文化等....不可再現性的空間。

《非域之境》對應於台灣的文化特殊性,可說是以「別名」和「文化畸想」所展開的政治寓言空間。台灣的別名是浮貼於這個「無國家性的國家」島嶼上歷史的並行寫照,一個以《非域之境》在不同時空脈絡下所拼貼的多項稱謂,並以台灣之名所開展的政治寓言。其身份魅影的修辭方式,是一個以「補充(supplement)」的方式以其他之名呈現的差異性,意即在差異過程中創造自身意義的語義情境,同時也是公開的秘密身份的不斷重述(reiteration)與記憶。
       本屆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共五位:蔡明亮、湯皇珍、李國民、黃世傑、VIVA,是代表台灣當代跨領域藝術的傑出藝術的傑出藝術工作者。蔡明亮將以跨領域方式呈現他在後電影(post-cinema)及劇場的藝術新作,影片場景設於馬來西亞的一個荒廢電影院中,地點的選擇一方面指涉1970年代全球電影工業的黃金時期,另一方面則呈現作者童年時期對電影的特殊情境。黃世傑的科技藝術裝置,透過低科技的大眾消費產品探討科技與人的處境,並維持著與現實短路的科技情境。他的作品展現對未來的想像科技情境中歇斯底理的狀態,是一個科技在未來的焦慮,也是「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反諷情境。李國民以記錄性攝影的方式敘述寶藏巖及三重空軍一村居民與其環境、歷史的關係,是一種觀念攝影與社會記錄的表達。湯皇珍從一張著名的台灣風景明信片出發,在法國、韓國、台灣等地展出一個失去的影像在現實中再度出現的錄像行動,其作品《我去旅行V》有著重現一個私地方的視覺文化記憶的意義。VIVA的作品的創造性在於呈現模擬(mimicry)在地文化,藉此方式過去的文化得以被保存,也彰顯當代的新文化,這是他的作品中在地全球的一面,重新定義了在地∕全球框架下的文化與社會脈絡。在這次展覽中VIVA將以技客(Geek)文化作為其作品的主軸。

《非域之境》是一個針對目前全球化邏輯下社會、生態、經濟、文化等領域,以藝術表現的方式重新梳理,透過這些作品中的不可再現性與其所強調流動的狀態,也是透過當下全球化的認知圖誌概念呈現的特殊的地理空間情境,同時更是對應台灣作為國家及國際社區的特殊性的徵候。這是台灣當代藝術的課題之一,藉由創造一個藝術書寫於內的自我流放意識,又寄生並縈繞於在地文化的樣態,企圖將在地政治與文化肌理編織於作品中,用以呈顯台灣全球在地化的反思。《非域之境》是一個在他者命名缺席的證明:在流浪、旅行、都會邊緣、科技狀態、次文化等非地方以「之外」的樣態,游走於現實沙漠中的特殊經歷,是一個反應於在地並作為其文化、社會、政治空間開展的鏡像社區,藉由地理心理學所操演的神奇反轉策略而開啟的一段文化對話。

From  TFAM

atopia

電子請柬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ddoris&aid=975111
 引用者清單(1)  
2007/05/22 13:52 【藝術講堂】 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非域之境(ATOP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