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酸烏梅遇上師尊的時候,師尊看了我一眼,就說:怎麼全身都有藥味呢?醫生都沒有說要注意的嗎?
我小時候不太好養,常常生病,母親養我養的很辛苦.
常常是診所看完了,就必須帶我到林口的竹林山寺拜拜、祈求觀世音菩薩的保佑.
生病的時候像火一般的燒著,長久以來,上燥熱、下虛寒 .
我遇上的醫生都不喜歡說話,母親除了醫生開的藥,也不時打聽各式各樣的偏方、密方、吃得我火上加火.
長大後,很不喜歡看醫生,也懶得多問,醫生開的藥,能治病就好.
到中觀堂同修、當義工、認識了不少婆婆、媽媽級的義工,她們除了介紹那些醫生好,也介紹著那種偏方好用,有一陣子流行養『菌』治病,大家服用下,發現副作用不小,流行就此退散.
這些師姐們也討論著,健保的中藥治不好病,都會介紹xxx醫生用的水藥,療效不錯?傷科藥不錯?我聽了一下藥的價格?千元起跳.
我遇上了一位好醫生,問診用心、詳細、連傷科的檢查也不含糊,這個中醫師就是用健保藥品,不會讓患者,花太多的錢在水藥上.
介紹給師姐們體驗一下,大家都嫌轉車到林口長庚附近太麻煩.
在中觀雜誌看到,有位精於中醫之道的師兄,常以免費的藥方與同門結緣.
只是,不同人有不同的體質、有些人還有多種不同的疾病,免費的藥方是善意,但,並不是很正確的醫療方式.
<><<<<<<<<<<<<<<<<<<<<<<<<<<<<<<<<<<<<<<<<<>
特地抄下中國時報的這個醫藥篇和大家分享:
用藥的絕對『五不』
為什麼要講絕對,因為你一但用錯了藥,不但沒有人會為這個不幸負責,同時還賠上了身體,這五個不是就是:
一、不聽別人推薦
不是醫師也不是藥師的人,對於藥品的諮詢就不具有合格的發言身份,別人並不會為你的身體負責,請問你要聽無法, 為你病情負責的「別人」推薦嗎?
二、不信神奇療效
效果是可以營造出來的,手法千奇百怪,如果一時之間可以讓人看破,那廣播節目也不會拿出來使用的,所以必須堅信有病痛時求診,是唯一的正確的治療方式。
三、不買誇大不實藥品
地攤、夜市、遊覽車、廣播節目的藥品種類無法應對不同的複雜病症,所以它們通常的特色就是仙丹級的產品,誇稱可以治各式病症, 其實是要備妥幾種藥品的貨源即可,主要的原因只是為了方便銷售。
四、不吃來源不明藥品
目前藥害救濟賠償是針對正當合法使用經衛生署核准的藥品所造成的傷害,民眾亂吃來路不明的藥品,非但延誤正規治療時機,吃壞了身子, 也無法索賠,甚至可能危及性命!
五、更不要推薦給他人
如果不是醫師也不是藥師,切勿推薦他人使用任何藥物,因為不同的病情也可能有類似病徵,胡亂推薦可能會延誤親友的病情!
用藥的基本『五問』
與藥師溝通時究竟要確認什麼,除了藥師應該主動提供諮詢,民眾也該熟記『五問』。
包括藥局藥師推薦的藥是什麼藥?
藥的副作用是什麼?
如何用藥?
服藥時間多久?
服藥時應注意什麼?
為什麼是這五個問題:因為藥品是有分級的,不可自作主張隨意用藥。
「成藥」的成份藥理作用緩和,通常不需要專業人員指示就可以購買,但需依照說明來使用,如居家常用的綠油精、曼秀雷敦軟膏等藥品。
「醫師藥劑師指示藥品」是指藥品部份成份或含量與成藥稍有不同,必須透過專業人員指示才能購買,如大部份的胃腸用藥、綜合感冒藥等。
而「醫師處方藥品」則代表藥品未經專業人員指示使用恐有危險,這類藥品須經醫師診斷後對症開立處方,再由藥事人員調劑,方能交給病人服用
,如安眠藥及抗生素。
如果是前往醫院就診取藥時,除了要注意上述的確認,另外由於醫師和藥師通常不是同一位,更要注意藥袋上的基本資料是否與自己相符,包括了姓名、性別和年齡等基本資料。
最後切記:面對醫師和藥師,一定要說也要問,如此才能充分了解病情而精準提供用藥!
本篇資料: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