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拍一部好片與爛片的生命意義 費啟宇
2012/01/07 08:46:35瀏覽200|回應0|推薦8

一齣電影的製作與完成,無論在前製作業、拍片過程、後製完成,所需動用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時間與精神,何其龐大與複雜,簡直在整個製作的過程中,每分鐘皆是在「燒錢」,不可疏忽每一個環節。

然而人生有限,人的壽命也是有保存期限,如同拍一部影片一樣,你也在這個當下,亦即你這一生的某個保存期限裡正在進行這一件事,這些片段段所累積的膠捲或數位檔案,要與不要全在導演的思緒中作取捨(其實每一個人不也是自己的導演?天天在導自己的抉擇),或多或少也是一種對自己或者時代的記錄,還是對社會與未來的歷史有所貢獻。

可是我一直認為,拍片不在於拍的數量多寡,而在於質精的沉澱與反省,試想假若我自己拍了一大堆「數位垃圾」的影片,或上檔不到一個星期,即從院線下檔的影片,且觀眾看了沒有討論的空間,我得在未開拍前重新思考這一部影片,是否對於我的人生有何意義?那得看我拍片的「起心動念」的動機為何?也許有兩者說法,一種是「形而上」的說法,對自己或者別人說:

哼!我拍的是曲高和寡的藝術電影,沈悶、冗長、長鏡頭等的結構全都出籠,讓人看不太懂的「非商業電影」絕妙精典之作,爾後再束之高閣或藏諸名山;或是另一種「形而下」的說法,我拍的是「自我感覺良好」、「爽到爆」的電影,爾後再成為十大爛片的「爛草莓」的代號名詞罷了,那又何必浪費自己生命中某一片段的時間,得到的結果竟是被人噓聲連連呢?

唉!人生苦短,何不把握時機,寫出好的劇本,找出好的製作團隊(例如優異的導演、製片、所有劇組人員等)皆到齊,共同為一部好的電影製作努力,這一切得花點心思在未來的電影製作上。

總之,台南社大《迷你電影一起拍》課程,在新銳導演曾也慎老師的帶領下,一個學期以來,他孜孜不倦地教導學員們各盡其職與所司,人人均扮好職份,完成一部片子,並請對拍偶像劇有興趣的謝宛穎,擔任《風箏》這一部迷你電影的編劇工作,將劇情結構修飾更加緊湊、完整,且請初試啼聲的林筱彗導演導戲,朝向一部好的影片製作邁進,相信在片子殺青後,《風箏》會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與期待!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c010876&aid=6010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