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907年-960年)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891年~979年)的合稱,也指唐朝滅亡到宋朝建立之間的歷史時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北宋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基本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唐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再一次進入了大割據時代。在北方廣大地區,軍閥混戰的結果是先後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較強大的王朝;與此同時,南方各地又陸續並存過九個較小的割據政權,即吳、南唐、吳越、楚、前蜀、後蜀、南漢、南平及閩等九國;而北方河東地區則有北漢勢力,史稱「五代十國」。
此外,這一時期在邊疆地區還有一些並存的政權,東北有遼(契丹)、西北有高昌、西南有吐蕃、大理等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五代十國,一般認為是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建立,共五十三年時間,實際上十國當中有六國是在960年之後滅亡,北漢在最後,被滅時已是979年。
五代十國是個大混亂大破壞時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大小統治者激烈角逐,兵燹不斷,社會經濟、文化受到頗大影響。但這時期又是走向統一安定的時期,在後周世宗柴榮時,採取了許多改革措施,發動了北伐戰爭,為北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其他方面,如火藥、印刷術的發展,詞的出現,也是有所成就。(五代十國年代表: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吳、南唐、吳越、楚、北漢、南漢、前蜀、後蜀、南平、閩)
【本篇文章非正式學術論文,如有不同史實觀點,歡迎留言指正】
文章來源:津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