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支援朝鮮抗日,光緒二十年(1894年)七月,清廷對日宣戰,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經過大半年的交鋒,清廷連連敗績,被迫議和。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李鴻章被迫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在《馬關條約》中,日本提出了諸多苛刻條件:其一,確定朝鮮為獨立自主國;其二,割讓遼南地、台灣、澎湖各島;其三,賠償軍費二萬萬兩;其四,增設通商口岸,任由日本商民從事工藝製造;其五,暫行駐兵威海。
後來,在德、法、俄等國的干涉下,遼東半島算是贖回來了,但台灣卻沒能保住。日本對台灣覬覦已久,早在1874年就有了侵占台灣的計劃,目的是佔領台灣諸島後,「把中國大陸以半月形勢包圍」,進而「制御東亞」,二十一年後,日本終於如願。
消息傳到台灣,台灣官民留下了血淚。自康熙皇帝從鄭氏手裡收復台灣,台灣已經安定了二百餘年,如今讓權、賠款、通商、駐兵,損失的是清廷利益;而割讓台灣,台灣人民則將成為沒娘的孩子,從此淪為亡國之奴。
當年,台灣巡撫為唐景崧。同治四年(1865年)進士,在京擔任下級官員多年;光緒八年(1882年),協同劉永福抗擊法國侵略,因功得以升遷;光緒二十年(1894年)升任台灣巡撫,至此僅一年,台灣被割讓。台灣民眾很難過,作為台灣末代巡撫的唐景崧也很難過。當時,日軍已著手接管台灣,而清廷派出的「台灣交地全權委員」李鴻章的兒子李經方卻遲遲未到。
此情此境,台灣何去何從?唐景崧何去何從?在歷史的漩渦中,台灣官兵、民眾決定團結起來,誓死捍衛台灣、抵抗日軍,並請求唐景崧出面擔起這副重擔。與此同時,一艘法國軍艦抵達台灣,表示給予支援。受此鼓舞,思想前衛的巡撫主事、鄉紳代表丘逢甲等人倡議台灣實行自立。不久,李經方從澎湖發來信件,要求唐景崧配合交接;而清廷也下令唐景崧履行條約,交出台灣,返回中國,而「台民洶洶欲變,並引公法力爭」。
在忠君和保台的十字路口,唐景崧內心很是矛盾,想走,也想留,既想安穩返回京城復命,也想在台灣有一番作為。在猶豫不決之際,丘逢甲等人聯合眾官兵、民眾,效仿西方國家政治體制,成立「台灣民主國」,在半推半就中,唐景崧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五月初二日接受「台灣民主國總統之印」,就任台灣民主國首任總統,換用「藍地黃虎」國旗,年號永清。
在當時,台灣在特殊背景下宣告獨立,應視為一個獨立政權,但從其年號「永清」看,它仍奉清廷為正朔。在當日發表的《台灣民主國獨立宣言》中,唐景崧稱:「台灣民主國總統,前署台灣巡撫布政使唐為曉諭事:照得日本欺凌中國,大肆要求,此次馬關議款,於賠償兵費之外,復索台灣一島。台民忠義,不肯俯首事仇,……惟是台灣疆土,荷鄭大清經營締造二百餘年,今須自立為國,感念列聖舊恩,仍應恭奉正朔,遙作屏籓,氣脈相通,無異中土……從此台灣清內政、結外援、廣利源、除陋習,鐵路、兵輪次第籌辦,富強可致,雄峙東南,未嘗非台民之幸也。」
台灣民主國的成立,激怒了前來接管的日軍,一場激戰在所難免。然而,唐景崧畢竟是文人出身,他在排兵布陣、駐防抵禦方面不是強項,加之其所用非人,且糧餉和外援匱乏,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台灣軍民屢遭敗績,傷亡慘重,唐景崧一籌莫展,「不寢者五夜」。危急時刻,日軍「懸六十萬金購總統頭」,攻勢越發猛烈,台灣風雨飄搖,危如懸卵,大勢已去。
五月十二日,日軍攻占總統府,「景崧微服摯子遁」,被迫帶著兒子、巡撫印信,乘德國商船逃往中國。五月初二日就任,五月十二日逃跑,唐景崧前後當了十天總統。抗旨不尊,逆了聖命,宣布獨立,還當了總統,相信唐景崧逃亡路上心裡也不踏實。不過,清廷並沒有殺他的頭,只是下令讓他隱退。
當年五月三十日,唐景崧「休致」,從此離開了官場。回到家鄉後,唐景崧效仿京城的「京劇」,在廣西創辦了「桂劇」,還親自譜曲、表演,招收學員,將廣西戲曲表演發揚光大。
唐景崧離開台灣後,台灣官民在劉永福的帶領下跟日軍繼續抗戰,直到當年九月初二劉永福內渡,台灣民主國滅亡,台灣民主國僅僅存活了五個月時間。
【本篇文章非正式學術論文,如有不同史實觀點,歡迎留言指正】
文章來源:劉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