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国华裔科学家谈免疫系统
2014/11/21 08:54:20瀏覽97|回應0|推薦0
美国华裔科学家谈免疫系统
 
本文作者為陳昭妃博士,著名美國華裔科學家,“營養免疫學”的創始人。1997年,她榮獲“美國十大傑出青年獎”,是59年來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也是獲此獎項唯一的女性。
 
 
你如果想健康地活到100請先看這結論然後再詳細閱讀內容.
 
結論 :  一個人經過化療,免疫系統需要一年的時
間才能恢復正常,但給他比較有營養的植物的
話,免疫系統6個月以後就恢復正常了。一系列
的研究報告表明,免疫系統和植物營養是分不o
開的。
人的健康不是一天就會得到,疾病也是一樣。要得癌症也很不容易,人體裏必須有100多種錯誤,才會產生一個癌細胞。我們的生命就像一棵小樹,需要精心地澆灌、呵護才會茁壯起來。這裏,我談三點重要的結論:
第一,營養。完整的植物,多種類的植物,代表著營養。人如果比較喜歡吃蔬果,少吃肉類,就會比較健康。美國現在提倡素食的漢堡,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保持一種很平靜的心情。因為一旦有壓力或生氣、緊張,半小時以內身體免疫功能就會下降。
第三,適當的運動和休息。很激烈的運動對身體是絕對沒有好處的。奧林匹克的運動模式是自我犧牲的一種表現。適當地休息,免疫系統在白天會比較弱一點,晚上的時候才做修補工作。舉個例子,兩個學生一個在讀書,一個在睡覺,旁邊有人咳嗽,哪個有可能被感染呢?當然是那個讀書的人。
所以,如果能做到這三點,我相信就算是不能活到120歲,也能活到110歲。我希望大家都能把這樣的智慧帶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更健康的明天。
 
免疫學是一門非常年輕的科學,是有待研究的科學。沒有任何一種化學藥物能夠代替免疫系統,也不可以用化學藥物來刺激免疫系統,否則可能會造成各種副作用。既然不能用化學藥品來提升免疫系統,那麼只能依靠“營養”。
 
 
Subject:  美國華裔科學家談免疫系統的驚天真相,一定要看!
 
美國華裔科學家談免疫系統的驚天真相,一定要看!
2014-04-29 微百科 太湖之南
 
尋找疾病的真正病因
1928年,抗生素誕生了,我們向世人宣稱能夠
控制所有感染性的疾病。但我們沒有想到,抗
生素會給人類帶來一系列疾病。過去,醫學人
員認為是病毒、細菌製造了疾病。但是現代研
究發現,有10%的病人感染依波拉病毒,但
並沒有死於這種病,原因在於他們身體裏有抵
抗力;同樣,有30%的肺結核病人並沒有出
現嚴重的症狀,而且還可以自行恢復。科學家
認識到,是否患肺結核取決於自身免疫系統
愛滋病,有5%的人感染後5年甚至10年也不
發病。在各種宣傳資料上,都提到HIV病毒,
但我沒有在任何的醫學報告上看到實驗證明
HIV病毒製造的愛滋病。我們所看到的實驗
報告上是這樣寫的:所有的愛滋病人體內都
HIV病毒的存在。這兩種意思是完全不同
的。
我舉個通俗的例子:這裏有一堆垃圾,有垃圾的地方自然會有蒼蠅,但這並不表示說,是蒼蠅製造了垃圾。而以前我們認為蒼蠅就是病因,然後趕快發明一種化學武器出來,將蒼蠅消滅掉;殺死蒼蠅以後,垃圾裏又跑出蚊子,我們又趕快把蚊子消滅掉;之後,垃圾裏又跑出蟑螂,殺死蟑螂,垃圾裏又會跑出老鼠,總而言之,是永無止境的。因為真正的原因並不在於蒼蠅、蚊子,而在於這堆垃圾。得到健康的關鍵是要把垃圾消滅掉。所以現在的科學家開始研究基礎免疫學。
免疫系統涉及不計其數的細胞、特殊物質及器官之間的高度紛繁複雜的相互作用。它隨時處於戰備狀態,能夠預防疾病,並能明確地知道應該什麼時候、在哪里、怎樣採取適當行動摧毀入侵的物質,而不會傷害人體其他細胞。任何藥物也無法取代人體內與生俱來的、兼具防禦和修復雙重功能的免疫系統。
認識我們的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最重要的功能是清除體內各種垃圾。舉個例子,紅細胞的壽
命只有120天,之後,就會死去變成垃圾,這
就需要自身的免疫系統把它清除。
第二大功能,就是抵禦疾病。科學家認為,免疫功能是獲得
健康的一把鑰匙。當垃圾裏產生蚊子時,蚊子
就會到處飛,但是如果沒有垃圾的話,它是無
法繁殖下去的。換言之,病毒、細菌或骯髒的
東西侵入人體,如果人的抵抗能力強,它就沒
有辦法繁殖下去。
我曾受邀於美國最大的一個醫學研究機構。在和科學家們一起討論的時候,得到一個統一的結論,99%的疾病都和免疫系統失調有關。當然有的疾病和免疫系統疾病無關,如基因、遺傳類的疾病。以前,我們對免疫學沒有這麼重視,一直認為還是化學藥物的作用比較強,治病效果比較明顯。有人會說,既然免疫系統這樣強,為什麼還要用化學藥品呢?事實上,免疫系統的功能本身是很強的,但正是由於化學藥品的副作用而使免疫系統的功能下降。我曾經做過10年的癌症研究,看到許多被醫生宣佈只有兩三個星期可以活的病人,過了幾年以後,又回來找我們,奇妙的是,我們居然已經發現不到任何癌細胞的存在。這種藥物無法治癒的疾病,我們的自身免疫系統卻會將其治癒,這就證明,自身的免疫力是比化學藥品要強的。
過去,我們沒有認識到化學藥品的副作用會那麼大。到了如今,美國醫學會不得不警告所有醫學人員:醫生的責任不在於開藥單,而在於其指導的職責,他有責任告訴病人藥品進入人體後,會有什麼樣的功能,會帶來什麼樣的副作用。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人們往往習慣向醫生索要僅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所以美國醫學會發出通知,醫生不可以隨意給病人開抗生素,除非已做過實驗檢查,證實其感冒是由細菌引起的。醫生如果違反這一規定的話,其行醫資格可能被吊銷
據美國醫學統計報告,美國每年有960萬人因為服用化學藥品而必須住院;每年有2.8萬人因服用一種心臟病藥而死於心臟病;每年有3300人因為吃了治關節炎的藥物而死亡(而原來人們想不出關節炎和死亡有什麼關係);每年有16.3萬人因藥物的副作用而導致大腦記憶力衰退;有3.8萬人得了老年癡呆症;有2.8萬人因藥品而導致骨質疏鬆症。總而言之,這個統計結果還是非常保守的,有很多醫院不在調查之列,實際情況只會更為嚴重。
從微觀角度來看免疫系統,自身的免疫系統就像一個軍隊,裏面有空軍、海軍、陸軍各類軍人,一旦有敵人侵入身體,就會將其消滅掉。
在免疫系統裏幾個最重要的器官
骨髓生產各類血細胞。從骨髓裏產生的細胞,會
被送到胸腺裏。
胸腺就像一個訓練營,兒童時期,沒有訓練出足
夠的軍隊,所以很容易胸腺腫大。當人慢慢長
大以後,訓練出一批“軍人”後,胸腺慢慢萎縮
下來,但並不表示它沒有功能了。
扁桃腺也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不應輕意地被割
掉。
脾臟裏面有很多V細胞,產生各類抗體。當人感
冒或小孩注射疫苗以後,脾臟會稍微地腫大,
這是很自然的現象,它是在拼命地生成武器來
抵禦外來的敵人。
淋巴就像一個篩檢程式,將所有的敵人集中起
來,然後免疫細胞就會將其消滅。所以,感冒
時淋巴摸起來會硬硬的,這說明身體裏的免疫
系統正在打仗,感冒過後,就會自然而然軟下
去了。
盲腸是免疫系統很重要的一部分,抵抗下腹部各
種各樣的感染。
血液裏的白細胞都是免疫細胞。白細胞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稱為T細胞,另一類稱為V細胞。V細胞
功能在於產生各種抗體,而這相當於軍隊裏的
武器、子彈。有戰爭,就會有死亡的軍人,就
必須將死亡的細胞清除。這就需要依賴我們胸
腺訓練出來的一批細胞。
對“死亡之吻”的研究
我在研究癌症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現任何的藥物、化療、電療能夠真正治療癌症。化療只是賭博,
成功率在1%左右,用作化療的藥品無法識別哪一個細
胞是癌細胞,哪一個細胞是身體裏的好細胞。
所以我最終放棄研究這些化學藥品,而轉向研
究免疫細胞中一個被稱為“死亡之吻”的細胞。
這個細胞一接觸癌細胞,癌細胞就破裂了,被
消滅掉了。
免疫學是一門非常年輕的科學,是有待研究的科學。沒有任何一種化學藥物能夠代替免疫系統,也不可以用化學藥物來刺激免疫系統,否則可能會造成各種副作用。既然不能用化學藥品來提升免疫系統,那麼只能依靠“營養”。
免疫器官對人體至關重要
免疫學是一門新學科。在美國,我是第一批的免疫學家,在這之前根本就沒有人學習免疫學,對免疫的瞭解僅限於各種疫苗而已。但如今免疫學已經變成一門很受重視的學科了。舉幾個例子,在1960年以前,我們甚至不知道胸腺的功能,認為胸腺是一個沒有用的器官。而根據後來的跟蹤調查發現,所有胸腺被毀的人都得了癌症,因為他們喪失了最重要的免疫器官;現在很多人認為扁桃體沒有用,就把它割了;有些人在做手術時,順便將盲腸割掉了,認為可以預防盲腸炎。可是您知道嗎?盲腸是由免疫細胞充塞而成的,能夠抵抗各類的感染。如果有人認為可以用摘掉某些器官的方法來預防疾病的話,那麼是否可以用割掉心臟的方法來預防心臟病呢?實際上,如果您的免疫系統不工作的話,您只有24小時可以活。
營養來自於完整的食物
談到營養,每一個人對營養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我有一位很要好的女朋友,她每天給她的兒子兩個雞蛋,兩個雞腿,兩杯牛奶,如果兒子沒有吃下這些東西,她會很著急。我問她,為什麼要給孩子吃這麼多肉類呢?她說,因為孩子身體不好,別人一感冒,他就感冒,別人一咳嗽,他就咳嗽。我對她說,肉類並不代表營養。當人們吃到很多肉類,身體裏就會產生荷爾蒙,整個免疫系統就會下降。在美國,以前小學裏有一個食品金字塔量表,它把最重要的營養劃為肉類、牛乳製品,如今,這個量表已經被禁用了。研究發現這種教導導致今天美國各種癌症、心臟病不斷地上升
關於牛奶的問題。牛奶和人奶是完全不一樣的蛋白質,人類只能消化50%的牛奶蛋白質,消化吸收90%的母奶蛋白質。有一部分人喝牛奶會肚子痛,喝母奶則不,因為其蛋白質不同。一隻小牛生下來以後大約90磅,而兩年以後大約成長到1000磅;人生下來是8磅,而十幾年才成長到100多磅。換言之,我們是屬於不同種類的,所需的營養也是不一樣的。牛奶裏含有很多的荷爾蒙,它可以刺激小牛快速地成長,但這種荷爾蒙到孩子身體裏面,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現在已有研究表明,牛奶會阻止小孩大腦的發育
關於咖啡的問題。兩種咖啡,一種沒有咖啡因,一種有,喝哪一種好呢?不要多喝有咖啡因的咖啡,因為它會加速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也有實驗報告表明,它會製造皺紋;但是沒有咖啡因的咖啡更不能喝,因為將咖啡因從咖啡中提取出來需要一種化學藥品,而這種藥品是致癌藥品,美國衛生局已禁止使用了。所以,問題並不在於咖啡因的好壞,而在於咖啡因是如何被提取的。同理,我們不是說維生素不好,而關鍵在於維生素是如何提取出來的。
維生素與營養的關係
芬蘭政府曾做過一個世界最大的維生素實驗,可以說是比較公正的實驗,出資4300萬美元,總共2.9萬人參與被試,長達5-8年時間。分為兩組,一組是吸煙的人,讓他們每天吃維生素A和維生素E;另外一組的人員什麼都沒有吃。過了5年、8年,吃維生素A和維生素E的這組人員死於癌症的比例要比另一組高出18%。更重要的一點,吃維生素E的人得心臟病、死於心臟病的人要高出另一組50%。當科學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真是很羞愧。一直以來,所有科研工作者在小型實驗裏面得到的結論,都是維生素E可以防止血管硬化,防止心臟病,這麼大的實驗,為什麼會得出一個相反結論呢?
美國的衛生局研究報告表明,當維生素C存在於橘子等整體時,被稱為抗氧化劑,能防止心臟病、癌症。當維生素C離開橘子後,能製造上億的自由基,相反會造成心臟病、癌症。對於這個問題,我把它看得很簡單。我認為,橘子是自然生成的,維生素C是人造的,人造的不可能比自然的要好。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創造一個橘子或蕃茄出來。蕃茄裏面含有一萬多種營養素,這些營養素是什麼我們都還搞不清楚,哪里來的智慧和權力對大眾說,裏面最重要的是維生素呢?所以一個完整的食品才代表著真正的營養。
美國衛生局希望把所有的維生素製品列為藥品,不讓人們隨意在市場上買到。服用維生素不當會帶來很多副作用。美國有3萬多兒童,因服用維生素而出現中毒的現象。小孩吃下過量的維生素,血液裏的鐵質就會上升,就比較容易得癌症;過食維生素E會造成關節炎;過食維生素D會造成肝功能的損傷。
結論
一個人經過化療,免疫系統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但給他比較有營養的植物的話,免疫系統6個月以後就恢復正常了。一系列的研究報告表明,免疫系統和植物營養是分不開的。
人的健康不是一天就會得到,疾病也是一樣。要得癌症也很不容易,人體裏必須有100多種錯誤,才會產生一個癌細胞。我們的生命就像一棵小樹,需要精心地澆灌、呵護才會茁壯起來。這裏,我談三點重要的結論:
第一,營養。完整的植物,多種類的植物,代表著營養。人如果比較喜歡吃蔬果,少吃肉類,就會比較健康。美國現在提倡素食的漢堡,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保持一種很平靜的心情。因為一旦有壓力或生氣、緊張,半小時以內身體免疫功能就會下降。
第三,適當的運動和休息。很激烈的運動對身體是絕對沒有好處的。奧林匹克的運動模式是自我犧牲的一種表現。適當地休息,免疫系統在白天會比較弱一點,晚上的時候才做修補工作。舉個例子,兩個學生一個在讀書,一個在睡覺,旁邊有人咳嗽,哪個有可能被感染呢?當然是那個讀書的人。
所以,如果能做到這三點,我相信就算是不能活到120歲,也能活到110歲。我希望大家都能把這樣的智慧帶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更健康的明天。
 
Finally, we are attaching an article about antibiotics in support of this very meaningful e-message.
Please share both with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to help save innocent lives!
***********************
Forwarded Message Attachment 抗生素每年“带”走八万人,您的分享或许会挽救一条生命!把爱传出去!加油 (YS)
Antibiotic medicines and supplements took away 80,000 lives every year. Please read this and take necessary precautions. Children are the undeserving victims of antibiotics!
 
Subject:  抗生素每年“帶”走八萬人,您的分享或許會挽救一條生命!把愛傳出去!加油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Y3MDAwNA==&mid=200356702&idx=3&sn=e1ccbfeac60929831c2790b91c82ea00&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2014-05-23 转转 蒋宛

鎖定行業前沿資訊!轉發即有機會獲得意外驚喜!

抗生素每年帶走八萬人生命!!!
 
抗生素每年帶走多少人?
抗生素每年帶走八萬人生命?!救星還是殺手?
濫用抗生素,禍及千秋
首先是會增強細菌的耐藥性。抗生素在殺滅細菌的同時,也起到了篩選耐藥細菌的作用。隨著突變,少部分細菌產生新的耐藥基因,它們在抗生素造成的生存壓力下存活下來並繼續繁殖,久而久之,耐藥細菌就會越來越多,造成抗生素失去治療效果。如果太多地把抗生素用在不必要的地方,就會增加環境中的細菌接觸到抗生素的機會,從而加快耐藥軍團的擴張。
其次是會出現藥源性疾病。指在藥物使用過程中,如預防、診斷或治療中,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後誘發的生理生化過程紊亂、結構變化等異常反應或疾病,是藥物不良反應的後果.世界住院病人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20%5%出現致殘、致畸、致死、住院時間延長,3.6%-25%出現藥源性致死(我國國內為20%以上)。
同時,還可能會出現二重感染,即大量使用抗生素後,出現真菌感染。
抗生素誤區
誤區1:抗生素=消炎藥 
  抗生素不直接針對炎症發揮作用,而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殺滅的作用。消炎藥是針對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鎮痛藥。
誤區2:抗生素可預防感染
  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對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有害無益。抗生素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殺滅微生物的。沒有預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引起細菌耐藥。
誤區3: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貴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其實每種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優勢劣勢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選擇,堅持個體化給藥。例如,紅黴素是老牌抗生素,價格很便宜,它對於軍團菌和支原體感染的肺炎具有相當好的療效,而價格非常高的碳青黴烯類的抗生素和三代頭孢菌素對付這些病就不如紅黴素。
誤區4:使用抗生素的種類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現在一般來說不提倡聯合使用抗生素。因為聯合用藥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藥因素,這樣不僅不能增加療效,反而降低療效,而且容易產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細菌對藥物的耐藥性。所以合併用藥的種類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發生率就越高。
誤區5: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屬於病毒性感冒,細菌引起的感冒屬細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用。
誤區6:發燒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發熱,對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有害無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為病毒引起,抗生素無效。
誤區7:頻繁更換抗生素
  抗生素的療效有一個週期問題,如果使用某種抗生素的療效暫時不好,首先應當考慮用藥時間不足。此外,給藥途徑不當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狀態等因素也可影響抗生素的療效。如果與這些因素有關,只要加以調整,療效就會提高。
誤區8:一旦有效就停藥
  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個週期。用藥時間不足的話,有可能根本見不到效果;即便見了效,也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夠必須的週期。如果有了一點效果就停藥的話,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經好轉的病情也可能因為殘餘細菌作怪而反彈。
制止濫用藥物,防範法規需升級防範濫用法規需升級
  應該說,我國目前的藥品及食品管理法規中對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是有相關規定的,但這些規定主要限於衛生部門的內部規章及醫院管理中抗菌類藥物使用的操作流程,法律效力等級較低,法律強制力及處罰力度也相對疲軟。因此,在法律層面應該出臺更為嚴厲的法規。
加強臨床使用的監管
  患者只有在醫院,經過細菌藥物敏感性試驗後,具有嚴重的感染症狀且醫師認為必須使用,才能由醫師開具處方使用抗生素。此外,還必須經過醫護人員認可,並由藥房最終審定,強調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性、針對性及方案性,使用程式審定非常嚴格。
  另外,患者在必須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制度上應該不允許執業醫師直接運用最高端的抗生素類藥物(例如第四代頭孢),而是首先使用毒副作用較低的低端抗生素類藥物.
小常識:幾種常見的抗生素
阿莫西林,又名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殺菌作用強,穿透細胞壁的能力也強。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口服青黴素之一,其製劑有膠囊、片劑、顆粒劑、分散片等等。青黴素過敏及青黴素皮膚試驗陽性患者禁用。
紅黴素,別名:威黴素、福愛力、新紅康,是一種鹼性抗生素,無臭,味苦;微有引濕性。適用于支原體肺炎、嬰兒肺炎、生殖泌尿道感染、白喉(輔助治療)及白喉帶菌者、皮膚軟組織感染、百日咳、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以及淋病、梅毒、痤瘡等。環丙沙星合成的第三代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具廣譜抗菌活性,殺菌效果好,幾乎對所有細菌的抗菌活性均較諾氟沙星及依諾沙星強24倍。臨床主要用於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皮膚軟組織等的感染及膽囊炎、膽管炎、中耳炎、副鼻竇炎、淋球菌性尿道炎等。
青黴素又被稱為青黴素Gpeillin G、盤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黴素鈉、苄青黴素鈉、青黴素鉀、苄青黴素鉀。可用於治療咽炎、扁桃體炎、猩紅熱、肺炎、中耳炎、腦膜炎、炭疽、破傷風、梅毒、白喉,但不可與同類抗生素連用羅紅黴素(羅力得)、Rulide。為紅黴素衍生物,抗菌活性與紅黴素相似,用於敏感菌株所引起的感染,尤其上、下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生殖器(淋球菌感染除外)及皮膚感染。
Please share this information with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to help saving lives!
Cheers,
Sam and Elaine
******************************************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ulhsu333&aid=19158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