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張寶琴發行人訪談稿 ——台師大台文系博士生趙文豪先生採訪
2020/06/03 11:07:01瀏覽1288|回應0|推薦0

  訪問對象簡介:

美國田納西大學企管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系畢業,為《聯合文學》雜誌的發行人與創辦人,聯合報系企業第二代王必成先生的夫人,現為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及創辦人,肩負推廣文學的使命。為何《聯合文學》可以打破傳統文學同仁刊物的侷限?為何《聯合文學》可以自負盈虧,朝永續經營的方向前進?已進入第36年的《聯合文學》,張寶琴以個人體驗提出對《文學教育》的建議!

 

訪問對象:張寶琴

訪談地點: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時間:2020115

 

    陽光、爽朗的笑聲,言談間充滿滿滿的活力與行動力,是對於張寶琴的第一印象。為了了解《聯合文學》的開端,來到位於基隆路的寶瓶文化辦公室與張寶琴進行訪談,即便在忙碌的公務與行程中,仍為了最喜愛的文學撥冗與研究生訪談。張寶琴是《聯合文學》的重要推手,若沒有王惕吾的慷慨創辦,以及張寶琴專業與創意的經營策略,就不會有今天已進入第36年的《聯合文學》。

    《聯合文學》雜誌在1984年11月創刊,創刊時便締造驚人的好成績。透過張寶琴「永續經營」的理念,來自於她在臺大商學院的背景與對於文學的愛好,通過訪問了解是什麼樣的經營模式,才使刊物能夠持續發展?另外,關於《聯合文學》雜誌的誕生,有些說法是《聯合副刊》籌辦「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獲得迴響後順勢產生,也能見到有些說法是在梅新、瘂弦、鄭樹森的想法激盪,透過這次訪談,才深入了解到《聯合文學》創刊的完整背景。《聯合文學》在創刊的醞釀和籌備期間,張寶琴對於她心目中嶄新文學雜誌的構想,做了多方面之規劃,也就是以永續經營的商業管理模式來經營一個「文學出版事業」,例如:總編輯人選、收支成本觀念(財務管理)、編印生產流程(時間管理)、行銷推廣(市場機制)、美編設計、週邊活動、讀者互動等,完全打破傳統文人刊物或同仁刊物之模式,是創意,更是創舉。

    趙文豪(以下簡稱趙)問:「有人問張寶琴你是學商學的,為何會來辦文學雜誌?」

張寶琴(以下簡稱張)答:「白先勇經常提到創辦《聯合文學》是張寶琴的天命。1984年,尚在「戒嚴時代」,也就是黨禁、報禁年代,只有三大張,報紙都有副刊。而《聯合報》的文學副刊叫《聯合副刊》簡稱「聯副」,這裡面刊出來的文章影響力很大,當時訂戶高達百萬。可是「文學讀者」與「報紙讀者」是不完全相同的,用十二分之一的篇幅去刊登艱深的學術考據或論文,對於普遍的讀者來看是不容易的,所以當時梅新在聯合報系的系刊寫了一篇文章,建議董事長何不辦一本文學刊物?將那些文學學術論文、考據之類的著作放在文學刊物內,報紙副刊以適合廣大讀者閱讀的品味為主。

    1980,臺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尤其當時還在報禁的時間,報社經營不論發行與廣告都相對現在有利潤,所以王惕吾本著回饋社會、貢獻社會的想法,慷慨創辦《聯合文學》。當時王惕吾問了寶琴是否願意擔任發行人,兩人一拍即合。不過,原本編輯第一人選是促成《聯合文學》創刊的梅新,瘂弦、丘彥明向寶琴遊說,希望初期能用瘂弦,當時是聯副的主編,可以有人力協助,這樣才成就瘂弦擔任《聯合文學》第一任總編輯。直到後來寶琴覺得有些遺憾的是梅新未能擔任《聯合文學》總編輯,但他後來轉職《中央日報》副總編輯暨副刊主編,連續11年榮獲《金鼎獎》。」

趙問:「《聯合文學》的創刊初期是有聯合報系的資源協助,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人力包含《聯副》的團隊支援;物力如借用聯合報系的小辦公室;財力如薪資、行政耗材等開始是聯合報支付,如何能永續經營呢?」

張答:「寶琴認為這不是長久之計,一個事業想要永續經營,必須要有商業管理的健全經營模式和制度:

第一、    總編輯人選

在創刊初期,從瘂弦、高大鵬、丘彥明、馬森、鄭愁予、鄭樹森六任總編輯,大都是年度邀約制,以上各位都是資深作家學者或編輯,對剛創刊的《聯合文學》,需要借重他們的專才、經驗和稿源人脈等優勢,他們只負責每一期的編輯內容,但對經營成果不需負責任。

106任總編各有人脈、稿源、文學派系、中外文學專長等的差異,也分別呈現出不同的文學編輯風貌,使讀者閱讀到更多元化的文學作品和觀念,同時也培養可擔任專職的總編輯人才。當《聯合文學》進入第10年時,少年了!應該可以漸漸自立自力了!

於是在「總編輯」人選上,寶琴決定用公平競爭方式來甄選。當時希望擔任總編輯的人甚多,但以在《聯合文學》擔任編輯的優先考慮。

好像是1994年,有東年、陳平芝、初安民三人願意參加競選,每人設計一專輯,由發行人決定誰來擔任總編輯。

東年策劃了「寂寞」專輯,成為《聯合文學》零售最多的一期,至今尚未被打破。

陳平芝設計的「人生的困惑與抉擇」開啟許多年輕讀者的迴響。

初安民設計的「背叛」專號,讓他從「代理總編輯」升為「總編輯」,與《聯合文學出版公司》簽約。負責編務與業務,按每年經營盈虧,分享利潤,如虧損,寶琴承擔。

這樣的「總編輯制」經營模式沿用至今。這樣的模式也培養一些有企業管理觀念的文學人。

第二、    建立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完全要遵照國際標準的會計制度!每一筆收入,開發票,每一筆支出,要索取收據或發票。

在創刊初期,薪資、印製、稿費等都由《聯合報》支付。1990年代黨禁報禁解除,新的報業媒體如雨後春筍,競爭非常激烈,報紙經營的利潤也漸漸降低,寶琴主動要求會計部門將有關《聯合文學》的各項支出逐步移出《聯合報》,並獨資成立《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來吸納人力、物力,漸漸完成《聯合文學雜誌》由《聯合文學出版社》領養的獨立經營事業體。

自創刊以來,只要是在《聯合文學》刊出的文字、圖片,全部按「稿酬支付標準」支付。

第三、    行銷推廣市場機制的建立

一篇文學作品完成後,作者賜稿《聯合文學》發表,當然是希望愈多讀者愈好!正是寶琴在創刊詞上寫的理念:『文學不應只是少數文學人口的奢侈品,而應是全民生活的必需品;文學不應只是象牙塔裡的雕琢與吟詩,而應主動與社會脈動溶為一體。』

如何為作者與讀者提供最好的服務,這就用上了寶琴行銷學上的知識了!

1.     廣設銷售管道(channel of distribution

全省各大小書店、書報攤,甚至美國的華文書店都鋪設了零售點,使讀者可以最方便地買到當期的《聯合文學》

2.     長期訂戶之招攬

申請郵政劃撥帳號,讀者可以就近郵局訂閱《聯合文學》。初期聯文零售每本新台幣99元,長期訂戶一年12期只要980元,但創刊時,推出特別優惠訂閱一年只要700元,第一年之內就收到一萬個訂戶,第一萬號訂戶是「高速公路員林交流道全體員工」,當時在媒體上與員林交流道員工代表拍照感謝!一時傳為佳話!

1985年代,700萬元的現金收入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這700萬元除了支付各項費用成本外,也因寶琴的理財觀念和專業背景,使《聯合文學》永續經營的企圖心得以延續。

第四、    周邊活動的推動

1.     為了開源,增加收入,在《聯合文學》上刊登廣告,這也是創舉,當時有些作家不以為然。在「讀者來函」中,例如:劉紹銘先生來函,寶琴回覆:為了讓讀者用較便宜的價格買到《聯合文學》,何樂而不為!有的廣告也很賞心悅目,增添常識。

2.     全省巡迴文藝營的舉辦

1985年起,每年8月在全省各大專院校巡迴舉辦文藝營,使一些對文學有興趣而無法在學校接受文學教育的人士得以圓夢。自創辦以來,不論颱風大雨,都照常舉辦,已進入第36年。

3.     各種藝文活動

例如「晚清小說學術研討會」、「中國經典小說導讀」、「林語堂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高陽先生作品研討會」、「王禎和作品研討會」等百餘場,每年繼續舉辦中。

4.     「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

1987年共舉辦27年,發掘新人作家無數,如吳錦發、邱妙津、王文華、蔡素芬、林錦昌、駱以軍、董啟章、聞人悅閱、賴香吟、郝譽翔、瓦歷斯諾幹、謝曉虹、韓麗珠等,使文學長河,後浪推前浪,新人作家在文學創作的浪濤裡得以嶄露頭角。

第五、    多樣化之書籍出版

顧名思義,《聯合文學出版社》當然是以出版文學類的書籍為主,但文學類的書籍通常銷量有限,於是腦力激盪,有一些較大眾化的叢書推出,例如「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英文小魔女」、「生死遺言」、「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等,益助不少收入。

趙問:「寶琴發行人同時擔任過製作人、作家、台大教職、行銷分析師等,擁有相當豐厚的文學傳播經歷。對於文學雜誌與文學界,有著什麼樣的期待與發展?」

張答:「文學教育,尤其是大學的「中國文學系」、「台灣文學系」的課程中,應增加法、商、經濟、理工、農牧、生物、醫學、工程、科技等的選修課目,使文學系畢業的學生就業時前途更寬廣,創作時層面更豐厚多元。

「文學創作者」要跳脫士、農、工、商幾千年來封建的價值觀,現在已是民主、法治、資本主義的時代,寫作關懷的層面要不分士、農、工、商、貧、賤、富、貴,本著平等心、平常心去觀察、參與、了解、關懷,而不侷限在小小同僚的小圈圈內。誠實、勇敢、又謙虛地面對人性的貪、嗔、痴、慢、疑。真誠感人的作品一定如泉水般湧出,我們期待中。

    在千年的文學長河中,《聯合文學》微不足道,只是盡棉薄之力,加入長河的洪流中,留下一些浪花。

我引用聖經羅馬書828:『我們曉得萬事相互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寶琴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感謝!珍惜!祝福!」

兩人談的愉快,不得不結束了!下班時間到,勞基法規定下午6點以後,辦公室同仁都得下班、鎖門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ulawang&aid=13769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