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走春…瑪礁古道出擎天崗
2011/02/19 12:06:21瀏覽546|回應1|推薦7
    大年初三小走了一趟唭哩岸山、軍艦岩後,覺得有點意猶未盡,趁著還有好天氣的假期,再出門走走吧。聯絡了需仁,約好在劍潭站集合後,再搭小19到內厝,今天就去「瑪礁古道」走走。

  從擎天崗到平等里,個人只走過竹篙嶺下平等里這一條路線,民國80年代中期,山岳界突然興起古道踏查的風氣,一時間一堆名不見經傳的古道,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實在讓人一下子也搞不清楚,古道的定義標準何在,雖說都是前人曾經走過的舊道,但它的用途、歷史等等田野考證,結果卻不夠明確。在加上有人喜歡使用譁眾取寵的名稱,讓人有霧裡看花的錯感。

  扯遠了,回到正題。從擎天崗到平等里,學者的考證說是魚路古道的一部分,這條南支線大致上有四條。自西到東分別是「竹篙嶺古道」、「礁坑古道」、「瑪礁古道」以及「內雙溪古道」。在【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128篇
http://www.tonyhuang.idv.tw/ 】中有與個人大致相同的看法,大家不妨撥兀點選參考一下。
古道位置概念圖

 
在劍潭捷運站搭上0810的小19公車,抵達內厝時已是0850,脫去多餘的外套,整理一下背包,0900正式啟步,花了5分鐘抵達步道入口。


花崗岩面的步道,下雨天要小心打滑。


路旁野生的芎蕉


清風亭,亭後就是瑪礁古道的入口




這裡也是坪頂古圳、大崎頭步道的分叉點


進入古道前就可以看見的巨石


山棕(果實)


看到這棕簑,就知道它的用途是做什麼的吧


竹林


台灣山桂花


竹林路


茜草科九節木


光影多變的稜線路


不知不覺的走到了新圳頭山(瑪礁山),從清風亭到此,才花了18分鐘。


北市都計四等點


續行,桑科榕樹屬珍珠蓮的新生枝芽。這是在中高海拔森林內常見的攀緣藤本植物。葉革質,披針狀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圓或鈍,3出脈,側脈6-11對。雌雄異株。能在這裡見到,屬證大屯山、七星山等高聳的火山群,導引季風使得植物有北降現象。不但如此,在這條路線上要是看到「風剪樹」林,也不會很意外。


不一會,看到「陽明山農場」的界碑




這裡是下內寮古道的路口


風剪樹林內的步道


瑪礁古道稜線路與溪谷線路的分叉點,溪谷線路還可已接上內雙溪古道


大石上有點斑剝的路線導引文字




兩旁樹上的指標(溪谷線、稜線路),稍後走稜線路上擎天崗


在路口休息喝咖啡,等著後人過來,拍一張照片


稜線風剪樹下的古道






另外一條經番婆厝下內寮古道的路線


過此處後路線變緩,雖然大至還是在稜線上,但是從路徑上可以看得出來,是跟牛路同行
 

愈接近草原,牛路越分歧,也越是泥濘


進入芒草區了


可以看到左側有碉堡的地方就是竹篙山,竹篙嶺古道的陸路,就是由那裡下去。稍中的就是七星山。
 

芒草中的牛路,好在這幾天天晴,路面也較樹林內要乾燥了些


左下是竹篙嶺古道溪谷線路口,至此需採右行


需仁父子倆在拍牛路照


接到竹篙山步到了,回望路口…看得出來是從哪裡來的嗎?


取步道右邊往擎天崗


環形步道叉路口的對空雕堡


擎天崗草原與小竹子山


七星山、冷水坑與七股山


準備下山找地方午餐


鬼傘科鐘形斑褶菇


看到了此菇,2011年的春天真的到了。
 
路線踏查的行程就此劃下句點,三月12日安排了瑪礁古道連走內寮古道完成一個小O行縱走,這樣那段泥濘的牛埔路,就不會造成大家的困擾。因此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同來此體驗踏青,併前往【
山林遊子】報名,以便統記人數。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wls&aid=4901107

 回應文章

需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1/02/19 12:47
這個季節遇到這樣的好天氣實在是很難得

這樣說起來,如果在富士坪或是竹子湖看到可能的中海拔植物
就不是不可能了

夕陽依舊那麼美麗,明天還是好天氣^^

http://jac3158.com/blog
owls(owls) 於 2011-02-19 13:06 回覆:
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