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文/佚名
2014/03/06 10:33:38瀏覽534|回應0|推薦2
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文/佚名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號稱是全球獨居首府,「你知道我們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獨居嗎?」瑞典人很自豪地說:「因為我們可以。」

聽懂了嗎?「因為我們可以!」這句子裡包含了多少層面的意義?因為遠在1965-1974年間,瑞典政府就規畫興建了一百萬個新住宅單位,提供給達到法定年齡的中產階級年輕人能搬離原生家庭,住進屬於自己一人的小公寓,這對於瑞典年輕人來說等同於一種成年禮,這意味著他們從此可以獨居,並且自由自主的展開他們的新生活。⋯⋯

瑞典人喜歡社交活動,獨居反而促進他們的社交關係,未婚或離婚分居的人,都想擁有這樣的獨居空間,直到結婚成家生兒育女才會遷出,這些小公寓非常炙手可熱,候補名單排長龍,很多父母在新生兒出生後就開始在長長的候補名單上登記,以確保他們的孩子在高中畢業後就能順利搬進小公寓住。

瑞典,有高達47%的家庭只有一個居民,這數據實在令人驚訝!

瑞典人非常注重個人主義和自力更生的文化傳統,政府既有良好完整的規畫,人們就免於獨居的恐慌,有針對各種年齡和需求的小型公寓設計。其中有一棟專供40歲以上無子女同住,不必等到65歲就能入住的大樓型社區,居民的年齡多樣化,從全職的中年人到退休人士都有,它的性質又不像養老院,比較像是有興趣在人生下半場和他人共同體驗「一起獨居」的人居住,這種大樓社區,乾淨又摩登,寬敞明亮的大廳和餐廳,多數住戶一起用餐(每餐餐費大約4美元),大樓裡設備齊全,有圖書室、視聽室、電腦室、洗衣房、木工區、休憩室、健身房、三溫暖、宴會廳、露天平台...,難怪瑞典人自豪地說:「因為我們可以!」

在台灣,獨居的人口有多少?我不知道,因為沒有明確統計數字,聽來聽去都是令人感到悲傷的獨居老人,獨居老人愈來愈多固然是事實,但是因為年輕世代經濟能力低弱的普遍現象,獨居的年輕人也愈來愈多,付不起高房租,居住的品質也非常差。我們的政府有認真想過該如何規劃從年輕到老年人選擇獨居的居住問題嗎?

獨居是全球崛起的新風潮,獨居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

我們要學習一個人生活,並且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創造自己的生活方式,增加生活技巧。獨居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最理想的狀態是:能擁有親情愛情友情,最好住得近一點,但不要住在同一屋簷下;可以常見面,但不要住在一起。

相對於許多害怕寂寞孤單而不得不找個人作伴的,我看見的是,大多數會引來更大災難。個性不合,興趣嗜好不同,人生觀、價值觀相左,生活習性難容,腦袋裡裝的東西質量落差太大,沒有比跟錯誤的人在一起生活更寂寞的事了!

延伸閱讀:

書名:「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
《Going Solo:The Extraordinary Rise and Surprising Appeal of Living Alone》
◎ 艾瑞克•克林南柏格 著◎漫遊者文化出版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98165

作者是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他和他的研究團隊針對三百多位住在大都會的獨居人士所做的長期訪問結果,這些獨居人士的年齡從28歲至65歲以上,其中有年輕專業人士、中產階級中年人、單人房的貧民以及退休的老年人。

這本書告訴我們:

(1)全球獨居者大幅崛起:

‧十年內,全球獨居人口增加了33%。
‧美國有七分之一的人獨居,大多集中於都市。
‧全球獨居比例最高的四個國家:瑞典、挪威、芬蘭、丹麥。(有40%至45%的家庭為獨居)
‧傳統社交生活仰賴家庭為基礎的國家如日本,約有30%的家庭獨居。
‧德國、法國、英國獨居比例高於美國。
‧獨居家庭增加最快的國家:中國、印度、巴西。

(2)為什麼要獨居?

‧年輕人的成年禮。
‧追求自由與隱私:追求第二青春期。
‧拒絕為不盡理想的伴侶犧牲自己的事業或生活方式。
‧不再相信婚姻是快樂或安定的可靠來源。
‧富有的長者多半喜歡一個人住,勝於與友人或子女同住。

最重要的是:獨居,因為我有能力!
更多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ooxxx52&aid=11539906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9 19:48 【udn】 比價後還有更低價!保健 後悔 拒絕 漫遊者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