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03 00:03:59瀏覽229|回應0|推薦6 | |
我這次回台灣,在飛機上看的電影 ----[時時刻刻],維吉尼亞•伍爾芙在1923年寫的小說。她在寫之前就壓力極大,甚至寫一個句子都好困難!禪坐過程也是這樣子的,你在突破的時候,都極度的困難,也會感到內在有一種恐慌,但就是要面對這個恐慌。 所謂的『修』,就是『面對』,就是一再去面對最困難的東西,很放鬆的面對,然後,心眼全開、沒有抓取。越放,張力越大;再放,張力更大,它一波一波的上去,上到高峰,你就會害怕,感覺到高處不勝寒。但是你越放鬆,就看到整個生命能量,真的展開了。 維吉尼亞•伍爾芙說:逃避生命而得到寂靜、得到平安,我絕對不要。換句話說,逃避生命的痛苦而得到心裡的寂靜,我絕對不要,我寧可選擇死亡;在生命的痛苦與寂靜之間,我選擇生命的痛苦,在生命的痛苦與生命的莊嚴之間,我選擇死亡。 這部電影就是一直在談,如果一直把死亡放在心上,你的生命態度是什麼?這部電影對好死不如歹活的生命態度做最大的抗議,我寧可死亡,也不讓我的生命活得不精彩。 對一個重視生命的人,說螻蟻尚且偷生,可是對一個重視生命莊嚴的人說,我又不是螻蟻,才不願意像螞蟻這樣過日子,當然不願意!這樣的一部電影主題就值得我們一起來關懷。 生命的過程需要有人引導,否則,生命很容易迷失,每個人都一樣。面對苦難,我們不去承接前人留下來的經驗,真的是蠻困難的。靠自己的力量,你會靠不到的。然而你又不願意靠宗教,或是說整個社會對宗教很有成見,讓我們都不想接近。 想靠自己的力量,去救贖人類共業裡一些原始、下墜的東西,很容易灰心喪志,佛教叫無有愛,一種自殺破壞的傾向,那種不能美好,就完全毀滅的無有愛,在我們生命的細微處一直是很大的力量。 維吉尼亞•伍爾芙在世間人的眼光中是個躁鬱症患者,曾經自殺過兩次,跟先生也不能溝通,雖然先生很愛她。為了她,從衝擊較大的倫敦搬到較沒有人干擾、較安靜的地方,可是維吉尼亞卻說:我住在這裡等於死亡,因為我的生命沒有再受到任何的衝擊,所以堅持回去倫敦,先生也答應,但她還是選擇死亡,內在還是有種無法消解的苦悶,感覺生命沒有辦法負荷的重量,然後又不願意去接觸宗教。好像接觸宗教,生命的力量會被抑壓下去,這是對宗教的誤解。 為什麼我們會對宗教誤解?因為主流派宗教呈現出來的面貌,我們都不喜歡,包括我在內。這會影響很多從事藝術工作者對宗教抗拒,我們缺少了另外一條路。像米開朗基羅、巴哈,他們的創作跟宗教密不可分! 所謂宗教,就是把自己完全的交出去!就是心量一直打開,不用我來看你,看到你就是我,看到整個世間就是我,那種感覺,就是不用我的心來投射你的心,我沒有心,你的心就是我的心,把我的心一直放掉,放掉自己就是在打開心量!剛剛談藝術創作過程,會有一段低潮期,其實非常多時間是沒有辦法下手的,就是要學會在這些節骨眼,完全地放鬆。 摘自大卿導師 宗教與藝術的對話~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