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書】韓國第一個素人選秀節目的誕生《Super Star K》
2015/11/29 12:20:00瀏覽293|回應0|推薦2

大韓民國第一個國民選秀節目:《Super Star K》。

事實上,跟《美國偶像》或《X Factor》這類國外選秀節目一樣,很多經紀公司也相當關注於優秀新人的發掘,因此從2000年代初期開始,這類選秀節目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是都無法達到原本的期待,往往都是不了了之收場。在有線電視頻道也是如此,公司準備選秀節目超過三年,我在負責這類節目之前,只要穿過公司走廊,就會看到辦公室門口掛著「選秀籌備中」的告示牌,不斷地被掛上、拿下,再掛上、拿下,因為節目經常被替換和改變。

 

到了2008年,《徐仁英的KAIST》實境節目剛結束時,有人向我提因為是以一般人為對象來進行選秀,「所以將各個參賽者的真實故事融入進去應該就可以吧」,我想得很簡單,所以便回答對方:「那我們就做做看吧!」沒經過深思熟慮的我,一口就咬下魚餌,等到我真正看清這件事的廬山真面目,才發現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當時投入的製作費,以現在來看並不算多,但在那時可是無法想像的大規模,投入的人力也是一般節目的兩、三倍之多。

 

公司只告訴我,要帶著決一死戰的心情投入。

我回答得很爽快,但當時心裡的負擔可是很沈重。辦公室的門牌那樣反覆掛上又拿下,是其來有自的,連無線電視台也做不到的素人選秀節目,卻要在收視率低迷的有線頻道做,真能掀起風潮嗎?人們會有興趣來參加嗎?就算招募得到參賽者,也必須有觀眾熱烈的響應,必須有那樣的迴響,選秀才能真正造就出明星。這樣的畫面真的會在有線電視頻道成真嗎?四面八方湧進無數擔憂的聲音,我也是一邊做準備,一邊擔心要怎麼辦才好,但也因為必須說到做到,我掉入一個月十個節目的工作量當中。

 

2005年,我一邊說要選拔「神話第二」,一邊在做《Battle神話》選秀節目時,還無法引起那麼大的迴響,當時其他競相模仿的節目也只達到那個程度而已,而我真的能做得更好嗎?當時這樣的想法自然而然進入我的腦海中。我將助理導演和經紀人聚集起來,天天開會討論這個選秀要如何打響第一炮,才會受到人們的歡迎。由於會議室的白板太小,於是我們環繞360度,將紙張貼滿四面牆壁來寫字,一週內總要換上幾次新紙。

 

選秀基本上是相當燒錢的節目。因為是全國性規模的選秀,每個地區都必須去一趟才行,想租借個體育館,一次就得花上幾千萬韓元。過去的選秀節目無法受到矚目,問題就出在沿用大型經紀公司的選秀模式,因而成為只有年輕、漂亮又帥氣的年輕人才能出場的節目,但是對於那些真的喜歡唱歌、懷抱歌手夢想卻未能如願、而坐困在日常生活中的人,我們打算給他們機會,所以才推出這個節目,這就是我們的製作宗旨,因此我們將廣告詞訂為:「從一歲到九十九歲,為歌唱豁出生命吧!」


《MAMA》、《Super Star K》、《花漾爺爺》、《一日三餐》、「請回答系列」……

你最愛看哪個韓國綜藝節目?

投票選出你的最愛,就有機會獲得韓國綜藝製作人的創意秘笈:《綜藝就該這樣玩!》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mnibook&aid=3685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