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31 20:10:17瀏覽2840|回應1|推薦16 | |
精進課程之 (十) 普門七菩薩之金剛琉璃心。 註一、與普門七菩薩相契法門。 1、合掌先持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自淨其意)。 2、次持誦南無普門七菩薩。 3、問訊。 4、禮拜,依七菩薩順序各七拜。 5、問訊。 6、合掌持誦南無普門七菩薩。 7、次持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圓滿禮佛。 註二、 普門七菩薩之相契點(經文),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真觀示現虛空藏菩薩,居於上方。 清淨觀示現地藏王菩薩,居於北方。 廣大觀示現大勢至菩薩,居於東方。 智慧觀示現文殊師利菩薩,居於南方。 悲觀示現觀世音菩薩,居於西方。 慈觀示現彌勒菩薩,居於中央。 常願常瞻仰示現普賢菩薩,居於下方。 六合各以金字塔狀居於一方, 中央以方型六面聯結上下四方,形成一堅固結界。 此結界於脈輪中呈現清淨白色透明光,稱之為『金剛心』。 若以不同顏色之清淨透明光,則稱之為『金剛玲瓏心』。 若離相,法性清涼,則稱為『金剛琉璃心』。 此結界之心可依不同顏色而產生不同之方便,於身於心於靈,各有妙用。 20090206新課程第二堂課(鬆身、問訊、禮佛、靜坐)--- 金剛心的結界 2009/02/08 05:37:41 http://blog.udn.com/omhon/2627340 共修共振 2009/02/09 01:41:32 http://blog.udn.com/omhon/2630018 答2009/02/25 00:11無明盡問【金剛玲瓏心】? 2009/02/25 11:00:38 http://blog.udn.com/omhon/2684427 20090508第十四堂課 --- 禮拜「八十八佛」( 五 ) 2009/05/12 19:01:25 http://blog.udn.com/omhon/2942256 (從「普門七菩薩」到「寂滅」是一個「基礎」, 你們可以反覆去進行、紮基!) 圖神相契,出入無礙(三)次第加持開陣 2009/12/30 20:01:39 http://blog.udn.com/omhon/3639572 保任的著力點 2011/02/23 12:34:44 http://blog.udn.com/omhon/4914949 四寶自言自語: 身心覺受微細後,靜坐自能離相而相契。 日久功深,七菩薩法性於七脈輪,分別結界成「金剛玲瓏心」, 結界離相後,轉為「金剛琉璃心」,最終以「金剛心」示現實相。 而入於真空體性。 楞伽經(請佛品第一)中說:......「楞伽王!彼諸佛法皆離分別,已出一切分別戲論,非如色相,唯智能證。為令眾生得安樂故,而演說法。以無相智,說名如來,是故如來以智為體。智為身故,不可分別,不可以所分別,不可以我人眾生相分別。何故不能分別?以意識因境界起取色形相,是故離能分別,亦離所分別。 楞伽王!譬如壁上綵畫眾生,無有覺知。世間眾生悉亦如是,無業無報。諸法亦然,無聞無說。 楞伽王!世間眾生猶如變化,凡夫外道不能了達。 楞伽王!能如是見,名為正見;若他見者,名分別見。由分別見故。取著於二。 譬如有人於水境中自見其像,於燈月中自見其行,於山谷中自聞其響,便生分別而起取著。此亦如是,法與非法,唯是分別。由分別故,不能捨離,但更增長一切虛妄,不得寂滅。 寂滅者,所謂一緣;一緣者,是最勝三昧。 從此能生自聖證智,以如來藏而為境界。」 (魏云:「如實見者,名為正見;若他見者,名為邪見。若分別者,名為二取,皆是虛妄,不得寂滅。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如來藏者,入自內身智慧境界,得無生法忍三昧」)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