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助道品如望遠鏡欲看多遠自己決定
2011/04/14 13:10:27瀏覽1795|回應18|推薦29

引用文章請購助道品的輾轉心情 

助道品如望遠鏡欲看多遠自己決定

這一趟師父來台北,又帶著滿滿的行李前來,師父像是掏寶物般,一件一件交給同修。看到同修拿著向師父請購的助道品,內心非常欣羨。當晚師父也提到了乾隆大藏經(龍藏)的殊勝處,能夠請到這套龍藏是很有福報的一件事。

四寶多言:
古人一生一方向,今人一日千百相;
福報相對世間法,離相方契功德階。

為此,心中百轉千迴,想想這些水晶、碧璽、天珠都是非常好的助道品,龍藏可安家鎮宅,然而想請又有許多難處。為了釐清自己念頭,不想一再為了助道品出現,就陷入思緒膠著。也許對別人來說,是否請購是很簡單的問題,但對我來說,需不需要請購......種種問題與考量卻是一件心頭大事。我希望心中有定見,即便最後決定不請了,我的內心也可以很踏實,不會一直懷有遺憾。

四寶多言:
昨日返澎,珮珊代璟堂於機場接送返家,回程中亦談及請購「乾隆大藏經」之因緣,請購回家擺設是裝置空間美感、鎮宅是福報、若翻閱欣賞是因緣、開悟離相方達功德力。

我把心中想到的幾個問題列了下來:

一、我有錢買嗎?如果看到不錯的助道品就請購,我有那麼多資本嗎?(這個問題其實是白問了,如果有雄厚的資本,我也不用提出以下這麼多問題,想買就買啊!)

四寶多言:有許多人能輕鬆請購助道品,卻有無法圓滿的因緣(如:家人不同意、家無多餘空間存放或擺設、不想額外攀緣、否定助道品……)

二、既然資本是有限的,便要評估自己有沒有需求。到底我的「防禦指數」夠不夠?如果要買,我要如何運用呢?是靜坐時候使用呢?還是上班外出時需要?還是練習使用?

四寶多言:隨緣圓滿,不須多慮。如出門穿衣、化妝、配件會很困擾嗎?若是。得詳細學習如何採購、使用、保養及珍惜。

三、買了助道品之後,當然就要好好發揮它的價值,但是我會不會買了就放著?是不是只會買、不會用?助道品當然是要搭配功法來提升,但我有那麼認真嗎?

四寶多言:每個人家中之物,約有七成以上都是備用。可有細想,是否丟棄?
新光人壽公司的長輩買地一丟超過50年,於今價值不斐,可曾想過?或是評估?或是遠見?大藏經即是心(智慧)的空地,任您栽種、開發、與收成。

四、我是不是貪求呢?我常會擔心錯過好的助道品,就像之前的天外三寶,錯過了便沒有機緣了,所以只要有能力便想辦法先請購下來嗎?那我是不是太執著了,落入貪求的現象?

四寶多言:一切皆隨緣,四寶心路歷程的痕跡,留下一些垃圾,卻是方向的指引,若有緣,接著就是善巧方便的學習。如天外三寶共有15條,到今日能相契次第及法性者,”難”。但擁有助道品,即有機會。

五、我是盲目請購嗎?看到別人請了不錯的助道品,自己怕落人後,所以就跟著請嗎?那請購是求安心嗎?就像買保險一樣,買了就是圖個保平安,這是我的目的嗎?

四寶多言:若只盲從,那的確是"笨”,若是善因緣那盲從是”福”,待時日因緣聚足是”慧”。聰明人的選擇佔九成成功機會(頓悟),若愚的選擇佔十成的成功機會(漸修)。

六、我能不能契入助道品呢?如果自己氣很粗,體會不到、沒有感覺,就表示與那助道品「不來電」,那還要買嗎?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正因為自己細密度不夠,不就更需要藉助道品來提升嗎?

四寶多言:聽音樂時,是睜眼還是閉眼呢?還是隨順半開眼。

七、擁有越多的助道品越能提升,是嗎?我認為修行不是這樣的,不是擁有越多助道品、就可以提升越多,還要從本門的三心(恭敬心、清淨心、慈悲心)、四功(動靜道禪)做起。

四寶多言:四寶走過的心路歷程亦留下一份助道品,隨時反觀自省,而再微細,藉此理解,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之無分別,也理解五時設教之善巧。

八、請不到助道品是不是表示沒有福報?師父說能夠請到龍藏很有福報,那轉個彎來講,是否意味沒能請到龍藏就是沒有福報?師父說可以買了暫不開封,裝在紙箱也可,但我現在與父母同住,只有3坪的個人空間,勉強放在客廳,儼然成為空間上的障物,這樣好嗎?無法如願,講好聽一點叫做「機緣不到」,事實上我可不可以坦然接受自己就是沒有福報的人?

四寶多言:此福報是「助道品」的個別因緣,不可起分別心。

九、我應該分期付款買助道品嗎?師父給了同修方便,請購助道品可以量力分期。雖然師父有玉成的美意,但是弟子也應該多替師父設想,為了想要擁有助道品,就該把財務負擔加重在師父身上嗎?如果選擇分期償還,我有否以精進來回報師父呢?

四寶多言:四寶曾說
(事件一)與天珠因緣之特殊狀況,存到一定額度的零用金,就出現一些助道品。(事件二)與水晶之因緣,兄弟分開各自飲食餐點後,留下的費用,才移至購買水晶,也因此漸次體會水晶對實修路的助道。
(事件三)檀香寶罐的原料,是三十年前,父親投資藥品公司解散後(虧損)的一些收回品,在今日因緣聚足成為珍品。

這些問題也許沉澱個幾天,可以理出頭緒。

四寶多言:

走修行路得靜下心來,進而開智慧,最終契入般若(佛智慧)。


--

--

--

--

--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mhon&aid=5090051
 引用者清單(2)  
2011/04/15 16:12 【 安然自在】 自省需要勇氣
2011/04/15 09:40 【咖啡 & 幻化】 喜悅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空也
不見江山舊顏色
2011/04/18 17:13

心無他物樹一熾

冰風勁雪雨花臺


心平何勞持戒
空何礙
2011/04/18 13:33

雖然不知空也善知識何許人也

但很期盼常見您老婆心切 振聾發聵

此乃吾輩之福


小火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金剛心總持論
2011/04/18 11:30
敬致空也師兄

真不好意思,讓您屢屢撥出時間來關心這個話題。
我很珍惜交流的機會,藉由相互的回應檢視一些現象與問題,並反觀自己。
如有讓您覺得不愉快,是我冒犯了,對不起。

小火子謹復

見詭了
我有來過
2011/04/18 11:22

既是學佛之人,除應有三心,亦該學習包容心,同理心
窮追猛打的目的令人疑竇,看來是...對人不對事了
不見"討論"的風範與格局
似非而是,似是而非,其實...無是無非(台語)

說空玩空弄空...空空(台語)空也


空也
2011/04/18 01:03

空也又來.

空也覺得您的反應有點激烈...沒有誰和誰要對槓...

您的問題過度的剖析內自心的聲音...同時又不動聲色的酸人...證明您是文書好手..

空也沒甚麼朗朗清楚..更缺少覺他之智慧...請不要過度褒揚...

在這只是疑惑您發問的動機而已...切勿過度激動...

更勿須把過錯獨攬一身..事情還未到如此之嚴重...

提出問題討論.是眾人得利沒錯....但..是否圓滿...還得討論討論.....


自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喜悅
2011/04/17 19:27

看到空也與師姐的對話   很開心也很緊張

心   一直撲通撲通的跳

但是也讓自己了解到原來懺悔比講出來更好

懺悔兩個字   幾乎人人都知道也認識

但是   真正的懺悔   是甚麼

懺悔不是用心   是真心

能知道問題的癥結   才能真心發露懺悔

用心只是徒增執著罷了

謝謝空也師兄的提點


小火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自覺與覺他
2011/04/17 12:34
謝謝師兄引用我的文章,這是我的榮幸。

修行路上是自覺、覺他行。有些人懂得許多道理,但是要他講出來,未必能侃侃而談,就像做父母親教導小孩子,如何把自己的知識、經驗,轉換成孩子可以接受的語言和方式,不是那麼容易。

對於我提的問題,師兄內心有一番見解與答案,朗朗清楚,這是師兄自覺的甚深修為。但是如何轉成眾生可以接納的語言,這就是覺他的智慧。

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會遇上各式各樣的人,當別人問了某些我們認為不該出現、不適切、很愚笨、很奇怪的問題,是要選擇對槓呢、指著別人問這問題太不應該、太不淨信呢?還是循循善誘,化解對方疑慮,導向正途呢?

當同修心底難過的問我:「不能請到龍藏,那他是不是沒有福報的人?」
我應該這樣回答嗎?
「量力而為就好了嘛」、
「又是我認為....就說不要管別人了嘛..」、
「請了就是有需求.不用或是不會用就是欠缺福報.沒關係的趕快懺悔..福報就來了..」、
「閣下管別人幹麻...有人盲目你管他...這是人家有福報..」

師父的回答:
「四寶多言:此福報是「助道品」的個別因緣,不可起分別心。」

師父講出重點:能否請龍藏是個別因緣,是個別事件的福報,不是全盤論斷這個人、這一生有沒有福報。

師父一席言,讓自以為沒有福報的人有了信心,也不會讓同修陷入過渡的自責。這番慈悲溫和的回覆,不見刀鋒銳利,正是我所欠缺、要學習的地方。在覺他的過程中,重點不在於問題的難易,而是如何回答的適切圓滿。

我的重點是「分享」,與其一個人知道答案,還不如大家都能聞師父法語。所以不管是我的文章、或是整理師父的筆記,都是如此。一個人提升、不如大家一起提升。如果有錯,我一個人錯就好了,不要跟著我錯。過程中大家充分討論,互相獲益。

師兄可以說我沒有淨信,才會問出這些問題,那也不要緊,我不會掛懷。
也謝謝師兄的指正提醒,讓我知道對師父的淨信度有欠缺。

最後澄清一件事,我是母的,不是公的,不能叫我大哥,可以叫師兄、師姊。
很高興認識空也師兄!

小火子合十

空也
不曾來過
2011/04/17 02:03

空也來也

之前說過..修行人(尤其學佛之人)就是有過多的..我認為...然後落入一個叫做"執"的東西......

在這兒稍稍引用(火子)大哥的文章.希望別見怪呃..

一、我有錢買嗎?---量力而為就好了嘛

二、既然資本是有限的,沒那麼多錢,便要評估自己有沒有需求。---還是量力而  為嘛..修行不是100分就是0分..自己最清楚的.跟人起舞幹麻..
三、買了助道品之後,當然就要好好發揮它的價值,但是我會不會買了就放著?是不是只會買、不會用?助道品當然是要搭配功法來提升,但我有那麼認真嗎? ---請了就是有需求.不用或是不會用就是欠缺福報.沒關係的趕快懺悔..福報就來了..
四、我是不是貪求呢?---貪求啥?法?世間事?助道品?
五、我是盲目請購嗎? ---閣下管別人幹麻...有人盲目你管他...這是人家有福報..
六、我能不能契入助道品呢?如果自己氣很粗,體會不到、沒有感覺,就表示與那助道品「不來電」,那還要買嗎?---又管別人(有點酸呃)
七、擁有越多的助道品越能提升,是嗎?那修行不就是富人的權利囉?我認為修行不是這樣的,不是擁有越多助道品、就可以提升越多,還要從本門的三心(恭敬心、清淨心、慈悲心)、四功(動靜道禪)做起。也曾聽聞過,有些同修因為心性或某些緣故,即使擁有助道品卻無法運轉開來,那些寶貝看起來反而都呆呆的、被覆蓋的感覺。 ---又是我認為....就說不要管別人了嘛..
八、請不到助道品是不是表示沒有福報?師父說能夠請到龍藏很有福報,那轉個彎來講,是否意味沒能請到龍藏就是沒有福報?---再說一次...陳老師.陳師父不是商人更不是業務員......這不是推銷.....
九、我應該分期付款買助道品嗎?---人的一生不就也是分期付款嗎?陳老師有向誰催過款嗎?還說講淨信太嚴重...就是這個問題嘛..

道業若要提升有所成就.懺悔亦是方便法門之一....每個都是.......用心..別光講....


自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執著
2011/04/16 20:33

每當我想再師父的留言板留言

都會考慮太多   太久

不知不覺就落入我執   雖然是好意為出發點

但是掛念太多   反而落入法我兩執

好意   也就變成感召

悶著不講   也是執著

所以   就勇敢的講吧   不論結果

有問題就勇敢接受 改過  

講了   就容易看見自己的缺點與長處

我對修行的體會就是修正與保任


淨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1/04/16 12:37
師姐所提出的問題讓很多人對此”助道品”的觀念有迷思的人獲得了更棒的解答…
不是愚痴弩鈍的問題,而是在某些層面的問題上,”有些人”真的還不是挺清楚了解,是否盲從、分別?在取捨之間掙扎而起煩惱…
之前的我也很喜歡發問…因為真的什麼都不懂。如今經過長時間的修習,知識累積,雖然還不足夠,但回望過去,問的都是些相當簡單的問題。看著從淨空道場請的書本”答疑解惑”,翻看時會發現到…還有人的問題比我更”叮咚”。由此可知..同樣的問題,往後還是一樣會繼續出現,可是答案還是一樣不變。面對這樣狀況的我們,還是繼續以柔軟心來引導他們,用同理心去包容體諒。
我擁有不少的”助道品”,很少使用,但看著它們時會起歡喜心,並不會去想它們對我有多大的影響…
每天做好師父指定的”功課”外,”師父”是我最好的助道品…不是用來求救的。而是每天聆聽師父的”錄音”,是我最好的”精神食糧”,裡頭最受用的字句是…離相清淨。
離相清淨…是我前進的目標..很多事情,清楚了就放下………小昭(合十)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