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實修解惑問答(四)
2007/12/06 12:19:54瀏覽1721|回應5|推薦31

實修解惑問答(四)

答{心}問2007/12/05 21:24

 既非風動.又非幡動.是仁者心動.

一念心動.又墮入了紅塵.

這心動是來自清淨.還是來自業識.因緣.薰習.

還是願力.

是有心.還是無心

如何還有至無.乃至無智亦無得.請智者開示.

四寶(omhon) 於 2007/12/05 23:34 回覆

業識.因緣.薰習皆未見地....是無心(無力)轉境而隨境轉...

若是願力倒駕慈航...是自心轉境而轉法華...

仁者(有德行)有心是恆順,無心是隨順...

行者(初學者)有心是隨順,無心是尚在自覺中...

有無之間,非是常解之有無,

而是身心呈現出來的現象(氣功態或稱證量)粗細之別...

欲還有至無,得依捨離空之次第,

即是金剛經中提到之實修次第{四果}先入流,次往來,再次不來,最終第一離欲...
進而離四相證入無餘涅槃,再捨法相非法相,最終離一切諸相...無智亦無得...

再答{心}問:2007/12/05 21:59  

金剛經篡改''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改成''

凡所有相皆是不即不離相.若見諸相是相.即見如來.

懇請智者開示

四寶(omhon) 於 2007/12/06 11:27 回覆:

經典不宜更改,原典有其不可思議的加持力(諸佛菩薩與護法)

若有不同體會或心得只能另行補註或敘述...

觀照的方法來探討[即離]兩字,可概略分為三個次第,

一是,即"離...二是若即"若離...三是不即"不離...

以偈說即是{即離觀照身口意}....

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是金剛經特有的三論法,

是相(現象界)非相(法界)實相(真如界)

是由凡夫眾生修持至二乘菩薩如來的過程...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mhon&aid=1431542
 引用者清單(1)  
2012/03/26 01:42 【道玄之門(四寶)】 實修解惑問答(五) 助念問題?

 回應文章

Buck
有無之間
2008/01/09 21:03

     有無之間,並非相對,而是延續,綿綿密密。

    有無之間,時時刻刻,在在處處,常相左右。

    有無之間,凡夫執持,聖賢笑看,悟迷之鑰。

    有無之間,充滿神秘,一但透徹,柳暗花明。


Green
有 無
2008/01/09 17:26

        有無之間,非是常解之有無,

     而是身心呈現出來的現象(氣功態或稱證量)粗細之別...

  古來行人,於有與無之間,絞盡腦汁,嘔心瀝血,只為了爭個對錯。而在對與錯之間,不知虛擲了多少時光,卻忘了這盡在煩惱中打轉。

  聞師ㄧ席話,勝讀萬卷書。也唯有悟道之人才有如此精闢之見解。

              感恩!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有與無隨境而安
2007/12/07 13:38

仁者(有德行)有心是恆順,無心是隨順...

行者(初學者)有心是隨順,無心是尚在自覺中...

仁者.行者.修道者  

無意則落空

有意則著相

道何在?

道在有意無意之間~

四寶(omhon) 於 2007-12-07 13:42 回覆:
如是如是

Buck
廚房
2007/12/07 10:55
進了廚房,一昧慈悲,管他有心無心,有意無意,就不怕熱了.    共勉之
四寶(omhon) 於 2007-12-11 11:17 回覆:

嗯,行話說:

怕熱就不要進廚房...

在修行上的[香積菩薩]功德最殊勝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
2007/12/07 09:16
看到這個部落格, 嚇了我一跳, 解釋的很清楚, 很少見...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一切真空, 才能見到實相(真如界)...
四寶(omhon) 於 2007-12-07 13:40 回覆:

四寶合十

嗡阿吽--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