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孩子,我應該留給你什麼?
2006/05/31 00:46:58瀏覽264|回應4|推薦9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孩子,我應該留給你什麼?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文╱Carol ( 奧林大穎文化總編輯 )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一個小男孩有一個好朋友,小男孩從小就跟這個好朋友每天形影不離,這個好朋是一隻小豬,而這個小男孩的爸爸是個以殺豬為生的屠夫,小豬養大了,有一天會是爸爸要屠宰的對象。

小男孩一直很怕小豬長大,他怕失去最要好的朋友。
可是,小男孩不知道的是── 爸爸也快死了,因為爸爸得了癌症,醫生告訴爸爸只剩半年的時間可活了。

爸爸還是每天靜靜的工作,他想只剩半年了,更要好好工作,多賺點錢留給兒子過日子。
「除了錢之外呢?孩子,我還應該留給你什麼呢?」爸爸這樣想著。
爸爸告訴小男孩:「再過一陣子,我要殺你的那隻小豬了,到時候,請你當我的助手,在一旁幫我。」

小男孩不只悲傷,還很生氣。他想:「爸爸真過分!真殘忍!」
爸爸依然每天工作、殺豬;小男孩對小豬很不捨,全心全意珍惜跟小豬相處的每一天,也因為對爸爸的不諒解,小男孩要求自己要更堅強面對這一切,他不願在爸爸面前示弱。

到了該殺小豬的那一天了 .......
爸爸沒有殺小豬,因為爸爸在那一天死了。
小男孩靜靜的流眼淚,他終於了解爸爸的心意了。小男孩沒有嚎啕大哭,
因為他對 「失去」一直有準備,現在他更知道──爸爸要他一直有這種準備。

每個父母都愛孩子,愛的方式通常只想到「保護孩子、給孩子快樂、讓孩子得到很 多」,但是,人生不只是一直得到的吧?我們還要面對很多「失去」。

 大一點的失去,是像那個小男孩一樣,失去至親;小一點的失去,有可能是丟掉一個心愛的玩具, 或是一個好朋友搬家、轉學。
這些不都是孩子每天都在面對的嗎?怎麼能不教呢?

怕孩子被綁架,最好的保護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時跟著他,而是教他遇到狀況時如何自保;怕孩子生病,不要將他關在無菌室,而是教他懂得自我保健,萬一生病了,又該如何自救;怕孩子跌倒受傷,更要教他如何讓自己避免跌倒,萬一跌倒了,自己又該如何處理.....

愈是愛孩子,愈要想:「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他身邊時,我該留什麼給他?」
讓孩子學會面對「失去」、面對不那麼完美的人生、有能力安慰自己,我想是必要的。

《莉莎的星星》《獨自去旅行》《好好哭吧》
是三本以不一樣的故事討論「失去」 這個議題的童書。
說是童書,其實裡面有很多的涵義也是很適合大人去想想的 ......

《莉莎的星星》講的是一個小女孩莉莎生病了,需要長期住院、不能去上學,其他小朋友對同學生病這件事的反應。 

有些孩子一開口就問:「莉莎生的病會不會傳染給別人?」 有些孩子則是擔心莉莎會不會死 ......
每一個孩子面對同樣狀況,所思所想都不太一樣,這就是個可以跟孩子好好討論的點。

最難過的是莉莎的好朋友班尼。莉莎生病後,班尼很自責,覺得一定是自己沒有對莉莎好,她才會生病。
又在心裡偷偷許願要把玩具都送給別人,如果這樣可以使莉莎好起來的話....

班尼的這些屬於孩子的天真、善意情懷,讀來真是令人動容。
我們經由一個故事,看到了生命的美好,也學習到一種新的對應生命挫折的態度......

《獨自去旅行》則是用很童話式的可愛動物、鮮豔色彩去詮釋一個有點小悲傷的「失去朋友」的故事。
兔子要遠行,浣熊、鴨子、大象雖然不捨,但大家以「回憶和兔子度過的快樂時光」來互相安慰,
讓「失去」這個本來是負面的情緒,轉化成積極的生命能量。

《好好哭吧》卻是由一個溫柔的死神說故事給孩子們聽,把生跟死、快樂跟悲傷、歡笑跟哭泣,這些原本看似對立、但其實應該是並存的情感放在一起看,讓孩子理解

生活裡本來就有正面和負面的東西,應該快樂去面對正面的、好的事情,
也需要有度量接受生命中不好的、負面的人事物。

所有對孩子的發展觀察及研究報告都一再顯示,
一個孩子將來賴以為生存的、足以跟別人競爭的能力,

絕不是 英文、數學、電腦這些技能 ,

而是抗壓性、挫折忍受力、處理問題的能力、

能不能自我管理、知不道自己要什麼、能不能體諒別人、跟別人好好共處.....等等

這些作為一個人的 " 完整人格特質 " 

技能,只要想學,一段時間就可以學會;
天生的人格特質,則需要從小很精細的觀察、引導、培養,

長大了,帶著這些特質去面對自己人生的種種問題,

從小沒學會這些,長成大人了,人格特質成形了,再要彌補往往辛苦加倍,有時也未必能扭轉得過來。

一個有美好人格特質的孩子,不管父母在不在身邊、不管將來會碰到多艱困的環境和人事,
我想他都可以自己泰然自若的生活下去吧!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laf&aid=293188

 回應文章

妙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精采的在後面
2006/05/31 08:23
後面三個故事更具啟發性,是內心的深度。

妙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留給孩子生活的能力
2006/05/31 07:39

女兒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自己搭捷運去上英文課,國小畢業自己去考私立中學、註冊,在國一的時候自己搭火車到樹林找同學。她會做點簡單的家事:洗衣、洗碗,炒豆芽菜、煮乾泡麵...等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去年小學畢業我跟先生送她到機場去參加新加坡英語夏令營,所有的行李都是她自己打理。

我出國不在的期間,她上英文課時候發燒,打電話通知爸爸來接,告訴爸爸沒關係,只要買些柳丁回家榨汁喝,再泡個熱水澡就可以了....(因為她只要發燒我都是這樣處理)

當然該注意的事項一定會不厭其煩一再叮嚀囑咐。

有一位智者曾說過,在抗戰期間一個八歲的小孩就需學會煮飯菜的基本能力,並將隨身的家當包一個包袱,要準備隨時逃命,會這些技能的原因是萬一跟家人分散的時候能夠活下去。

做父母不可將所有事扛在肩上,表面好像幫了子女一把,事實上是父母沒盡責、沒盡到本分,而是應該把孩子應盡的本分回歸給孩子。

世間無常,我們究竟能陪在孩子身邊多久誰都不知道,與其走的時候造就一個生活白痴,不如現在就教會她必須學習到的。


拂風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RE:繡花枕頭
2006/05/31 02:41
是啊!這位父親的用心良苦!就彷彿日本北野武的母親一樣偉大!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發人深省
2006/05/31 01:28

殺豬的故事,很發人深省。

謝謝分享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