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2/02 15:50:15瀏覽303|回應0|推薦4 | |
上海交流參訪的觀察紀實 .................... 十一月廿八日下午三點三十分,我們一行四校十三人:含四位國文科、兩位社會科、兩位藝能科老師,在校長的帶隊下在浦東機場著路,說句時興的話:就像談戀愛,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兩個小時後完成入關手續,一路上所見巨幅的路招標題極為吸引人,諸如:「有什麼可學,不是有什麼可挑剔!」、「現在沒什麼不好,在未來誕生之前。」、「世貿不是第一,但我們正在努力!」等等。整個蘇州園區,在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率領的投資商團造訪之後,全面蓬勃發展起來。第二天,到達位於虹橋路68號的上海徐匯母校,看見大樓前二十尺紅布標語寫著:「育民族精神,立報國志向,一片丹心愛人民;樹遠大理想,明做人之理,全面發展成英才。」走在校園裡一塵不染,上下課的鐘聲曲目十分悅耳,特別吸引我的是:每個班級都會在上課開始前,男女同學會井然有序迅速坐定位,利用一分鐘配合學校擴音器播放的韻律節奏來進行捏捏眉心、柔柔眼角的保健按摩,如果班上正在進行重要活動,擴音器旁邊有開關可以自行斷電消音,不會妨礙到老師的進度,像這樣的許多小地方都充分流露非常實事求是的人性化考量,這比起在台灣自詡自由民主地區卻肆行許多蠻橫的措施要可愛多了。 上海徐匯中學的行政團隊,由甫當選「勞動楷模」的語文科汪勁松校長繼續領導,下屬三位副校長乃至處室主任極其幹練有為。大門口的電子看板會每週刊登一篇校長嘉言,目前已集結到第三輯。整體說來,活動中給我的印象是全方位的服務,所有的細節做到鉅細靡遺,連突發狀況的處置也乾淨俐落,合作無間,任何一位成員都足以獨當一面,沒有一分人力是閒置的,就連陪同遊覽的行政主管均張口能唱、坐下能聊、出手能擋凶悍的街頭掮客,剛柔相濟、收放自如,這樣的行政團隊當然能贏得欽敬。我相信在這樣的校園裡,即使師長是嚴苛的,學生也心悅誠服。所以久聞上海徐匯學生對師長尊敬的情形,如今目睹當是其來有自的呀!所以你在教室內牆上所看見:「拼搏立人,教學互動」、「不需揚鞭自奮蹄」的標語,不僅極有啟發性,更不是口號,而是具體檢證的學習目標。 由於人口的增加,上海把小六提升為預初一,所以徐匯中學七個年級總共有兩千六百多人。每班學生約五十人,擠在不及我們面積大,又無空調的教室裡,沒有教官也絕無體罰,但紀律感是十分明顯的。同學們來此非常珍惜自己的學習環境,升學是他們唯一嶄露頭角的機會,這一點對他們不只是知道而已,更是徹底地在實踐。所以他們沒有午休,老師會主動到班上指導功課,同學大都藉此自行運用班上電腦與投影設備,學習報章上的英文時事。學校也無須強制輔課或晚自習,因為他們很清楚光憑上課的振筆疾書或認真聽講是不夠的,所以課餘時間瀰漫在同學間與老師之間的,是經由競爭而來力爭上游的氣氛。我還注意到許多同學制服上別著一枚紅色徽章,那是代表由鄧小平生前所倡導的「共青團」,這個組織在校園裡形成一股強而有力的自制力,半數的學生均志願加入這個共產黨員培育的搖籃,使他們在團體生活中保持高度的榮譽感,並接受全體師生對自己言行舉止的檢驗。這使我想到單樞機主教二十多年前翻譯的《獻身與領導》,描述東歐共產國家,人民以身為黨員為榮的可敬現象。這樣的榮譽感帶到校園學校當然會強大,也更激勵了全體教職員的幹勁。陳之藩先生在〈哲學家皇帝〉一文裡提到他所看到美國青年「作卑微的工作,樹高傲的自尊,變成了風氣以後,崢嶸的現象,有時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這段話在這裡我從同學嚴整的紀律感得到印證。也許有人會認為上海徐匯的學生擅思辨、詞鋒健、談吐得宜、落落大方是長期以來訓練有致,但我在他們筆觸間每每領受到極其深刻豐富的濃烈情感,連說話都是一個字一個字那麼斬釘截鐵、鏗鏘有力,這背後無疑是一股強大的向心力在激盪著他們的潛力,特別是年輕學生對自己的生涯規劃昂揚到令人感動的地步,真的!這個國家當然會強! 尤其是老師的部分,上海徐匯中學擁有一位特級教師,五十八位高級教師,教師分級制在這裡很清楚。語文課老師授課十二堂,社會科老師十五堂,但我看不到老師把個人營謀帶到辦公室來,更沒有老師敢把學生留在辦公室裡為自己做事。同樣地學生雖然會找老師發問,但也不敢把辦公室當作閒逛和聊天的地方,師生間的分際拿捏得很清楚。老師之間研究討論很頻繁,備課審慎嚴謹,作業批改紮實,教材份量很充足,著重深度的探討,每堂課就像一場小型專題報告,不似台灣教材比較偏向廣度。每次段考語文科考兩個半小時,命題試卷不得少於五千五百字,其他科目考兩個鐘頭,每天以考兩科為限。因此整體看來,上海徐匯的老師均能練就要言不煩、分秒必爭、脈絡清晰、統整性強的優點,做嚴肅的升學工程毫不花俏也不打折扣;相較於上二十幾堂課的自己,看在他們眼中直呼不可思議,其鬆散浮淺相形見絀也就不難想像了。 校園的整潔除了養護階段的草坪外,均由學生負責打掃,每班一學年輪值一個禮拜,利用早上七點至七點半完成,執行校園清潔工作非常辛苦。午餐統一外包給餐廳,一筐筐的不銹鋼餐盤整齊衛生,廚餘留在餐盤內加塑膠蓋由餐廳統一運回處理,不會把教室當成處理廚餘的廚房,這是值得參考的。 這是我利用七天活動空檔,透過上海徐匯校長、主任及師生交換來的印象,我們八位老師兩天完成共廿七堂教學觀摩,區台辦全程錄影,教室內擠滿旁聽的師長,重視的程度令人感動。尤其學生即席應對的流利口才令人咋舌,這種面對面的衝擊,對每一位成員來說都是頗為震撼的。 臨行之際,我再度向校門口的馬相伯校長銅像致敬,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親切感,因為早在1980年我在編輯二十四期校刊時,即特別規劃了馬相伯校友的專欄,對於這位創辦震旦大學及復旦大學的教育家景仰不已,還效法他也擺了尊骷髏頭在桌上來鞭策自己:人生苦短,沒想到二十四年後我會實實在在地踏上這塊土地,學習像朝聖者的心情頂禮這作育英才一百五十多年的殿堂。 我要說的是:汪校長口口聲聲稱我們是前來「傳經送寶」的,但我短短兩天所見:行政團隊指揮若定,有大將之風,老師團隊是昂揚的,學生是振奮的,自己真真確確升起拋磚引玉的收穫。當然,也許走在上海街頭,從將近兩千萬人的身上你會感受到貧富的差距與階級的對立,以及一些跟不上步調的現象,但這正足以說明一個騰起飛越的國家猶如「長江大河,懷泥沙以俱下」,雖有濁物,然其滔滔水勢澎湃壯觀,足堪懾人心魄。 上海徐匯的成功不是一蹴可幾的,老師告訴我:「政局的穩定」是他們最大的資本。在締造高考驚人錄取率〈今年只有一位學生落榜〉的措施上,他們按部就班的措施(注重積累、培養習慣、指導學法、滲透思維等)具體有效,而且貫徹執行,絕不是曲意承歡,迎合學生水平的逆勢操作。在這樣競爭激烈的大環境裡,遇到陣容堅強的領導團隊,學生沒有自暴自棄的權利。 這篇心得是真實的感受,為了對得起支助費用的學校與家長會,反省的聲音是一定要帶回來的,希望能對自己產生激濁揚清的作用。如果這樣的朝氣蓬勃令我們起而生羨的話,是不是我們也能虛心地反思時下年輕人放誕妄為,我們也要對學生過度自由的訴求,負一些推波助瀾的責任?不必再護短飾非乃至節外生枝了。末了,再次向促成這次交流活動的各級長官致敬!頓時心中一股重生的喜悅冉冉而升。................2004.12.20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