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鴻德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299626
由大衛芬奇執導,改編自暢銷小說《Facebook:性愛與金錢、天才與背叛交織的祕辛》(The Accidental Billionaires)的電影作品「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成為 2010 年最受關注的電影之一。Facebook 這家快速崛起、目前市估已經超過 500 億美元的公司在許多領域都與 Google 激烈較勁,雙方的下一個戰場很有可能會是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消息來源透露 Facebook(臉書)將與 HTC(宏達電)合作推出自己的智慧型手機,未來更計畫推出自己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這款作業系統很可能是以 Google Android 系統為基礎進行研發。為什麼 Facebook 要進軍智慧型手機市場?未來他們將對這個市場造成多大影響?請看手機王的分析。
Facebook 推出手機產品傳聞不斷
隨著 2011 年 CES 消費性電子展的落幕,消費電子媒體的目光轉移到即將開始的 2011 年 MWC 行動通信世界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而日前英國媒體援引消息人士透露,台灣智慧手機製造商 HTC 將於今年 2 月在西班牙舉行的 MWC 2011 會展中發表兩款以「Facebook」為品牌的手機。這條消息將過去數個月關於 Facebook 將推出自己品牌的智慧型手機、甚至深度訂製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傳聞又一次的推到了風口浪尖。1 月中旬也有消息指出 Facebook 正與手機製造商 INQ 合作,計畫推出兩款搭載 Android 系統的手機並於未來幾個月內登陸歐洲市場。
消息來源指出 MWC 2011 會展將出現的兩款以「Facebook」為品牌的手機,該款手機將由 HTC 代工製造,手機上印有 Facebook 的商標和藍白配色方案,機內則採用 Android 作業系統(可能為深度訂製版本、取決於 Facebook 軟體工程師能否及時完成)。由於與 Facebook 的社交服務深度整合,其產品特色為手機螢幕能夠顯示 Facebook 提供的資訊和個人資料內容,以及一個「跑馬燈式」的訊息通知系統:所有即時訊息(Facebook、SMS、E-mail)都會整合至一個「超級收件匣」中。手機內的 GPS 定位功能也與 Facebook 的 LBS 服務緊密整合,使用者除了能夠快速更新訊息及與 Facebook 上的朋友聯繫、剛拍下的照片也可直接上傳到 Facebook 的相簿中。
儘管 Facebook 首席執行長 Mark Zuckerburg 立即對「Facebook 將推出手機產品」的傳聞表示否認,該公司業務發展部負責人 Dan Rose 也表示上述傳聞只是手機製造商利用公開的應用程式編程介面(API)將其整合到自有產品的成果。但不可否認行動上網已經成為未來的大勢所趨:2010 年中國行動上網使用者已經正式突破 3 億人,每個月有 2.5 億用戶通過行動裝置使用 Facebook 的服務,未來這個數字將繼續快速上升、成為 Facebook 流量成長最快的來源!
社群網路成功的代表
2010 年的確是 Facebook 揚眉吐氣的一年,美國知名媒體《Fast Company》評出 2010 年度世界最具創新力公司榜,社群網站的霸主 Facebook 成為世界最具創新力公司,而 2009 年它只排在第 15 位。同時在 2010 年該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當選《時代週刊》的年度風雲人物。Facebook 也讓 26 歲 Mark Zuckerberg 名利雙收,據《富比士》的全球富豪榜排名,他的財產以在 2010 年 9 月價值為 69 億美元,全球排名第 212 位。2008 年 Facebook 用戶剛剛突破 1 億、2009年底已經超過兩億,2010 年底投資銀行高盛稱 Facebook 每月的活躍用戶超過 6 億,不但把 MySpace 等競爭對手遠遠甩在身後,也成功壓制住了包括 Twitter 等新進入者的挑戰,鞏固了自己在社群網路的霸主地位。
沒有人能夠忽視 Facebook 的用戶數目與流量成長速度,根據美國網路資料研究公司 Experian Hitwise 的數據,2010年前 11 個月 Facebook 的流覽量已經超越 Google,以美國所有網站流覽次數 8.9% 的比例高踞首位。Facebook 所擁有的 6 億用戶其中四分之三為海外(非美國地區)用戶。這些用戶當中超過半數的人是全天上線。Facebook 所有用戶每個月總計會在網站上停留超過 7000 億分鐘(平均每天超過 30 分鐘),而來自 comScore Inc. 提供的資料顯示,全球網路使用者每個月投入 Facebook 的時間已經超過了 Google 旗下所有網站的總和。
.
分析報告指出在不久之後的 2012 至 2013 年,全球行動上網用戶數就會超越電腦上網用戶,未來在包括印度、中國等新興市場,行動上網更會是主要的上網途徑。
.
Facebook 的高速成長也吸引了一群超級投資者的垂青,當年有很多人錯過了 Google 的高速成長期,這個教訓告訴他們這次不能輕易錯過 Facebook 這條大魚。香港首富李嘉誠早在 2008 年就看中了 Facebook 的未來潛力,並以個人基金會的名義入股 Facebook,兩次注資共 1.2 億美元取得了 0.8% 的股權(目前帳面報酬率已高達 233%)。2011 年初高盛投資銀行和俄羅斯投資公司 Digital Sky Technologies 在一筆私募交易當中向 Facebook 注資 5 億美元,而高盛更希望透個成立特別投資工具(SPV),將 Facebook 沒有上市、不流通的股票證券化,讓其頂級富豪客戶有機會投資總值達 15 億美元的Facebook 股權。根據前一次交易的規模推算,投資人相信 Facebook 目前的價值已超過 500 億美元!這意味著 Facebook 已經與瑞士信貸、美國運通及波音飛機公司的價值不相上下,即使它存在的時間只有短短的 6 年不到。
未來維持高成長的重要關鍵
Facebook 的價值超過 500 億美元,這究竟是高還是低?2010 年 Facebook 的廣告營收約 19 億美元,我們假設其淨利率與 Google 相同(25%),則淨利大約 5 億美元,500 億美元的估值推算其 2010 年本益比約為 100 倍左右。這個數字乍看之下或許風險很高,但私募基金圈內人士指出哪怕 Facebook 從現在開始再沒有一個新增用戶,500 億美元的市值平均到用戶身上也不過才等於每人 90 美元。考量到 Facebook 手上的用戶的資料:客戶名稱、客戶職業、客戶行為模式與偏好一應俱全,廣告客戶很難拒絕向這些用戶精準推銷商品的機會。目前外界給出的 500 億美元身價在沒有任何用戶或者流量成長的前提之下,如果想獲得 20% 的年度回報率,就等於 Facebook 每年必須獲利 100 億美元,這意味平均每年在每位用戶身上賺取 15 至 20 美元,或者在每位用戶花在 Facebook 網站上的每小時賺取區區 7.1 美分。許多風險投資基金都相信 Facebook 是目前最有可能超越 Google 的網路公司,未來市值超過 1,000 億美元、成長為可與微軟、Intel、Google 並駕齊驅的偉大公司也並非痴人說夢。但這必須建立在一個前提:Facebook 能夠跟上「行動上網」的大趨勢!
根據統計目前全球已有 43 億人口使用手機,加上最近三年行動上網與 SNS 社交網路的快速興起,各種移動上網設備如智慧型手機、小筆電、MID 等行動上網裝置出貨量高速成長。2010 年各種類型手持上網設備總和超過 4 億台,正式超過了 PC 和 NB 的總量。分析報告指出在不久之後的 2012 至 2013 年,全球行動上網用戶數就會超越電腦上網用戶,未來在包括印度、中國等新興市場,行動上網更會是主要的上網途徑。這個趨勢目前已經在日本市場出現,而中國市場由於行動上網的資費低廉,手機也是華東地區眾多移動工作人口(打工仔、打工妹)上網的主要方式。根據投資銀行 Morgan Stnaley 的預測,全球 3G 以上的通訊技術滲透率將在 2010 年超越 20%,一旦超越這個普及度的「甜蜜點」,所有相應的商機、應用範圍在歐美市場都將快速起飛,其後的一、兩年內這一趨勢更將在全球遍地開花。
Facebook 看中兩大行動應用
我們從過去 Facebook 的人事以及瞄準 Google 員工挖角的歷史,也能明確看出 Facebook 對於手持裝置市場的重視:Erick Tseng 過去任職 Google 時擔任 Android 研發團隊的高級產品經理直到 2010 年 5 月,之後加盟 Facebook 並負責 Facebook 在 iPhone 和 Android 系統內應用業務,他的加入對提高 Facebook 行動產品業務運營能力起到了巨大的幫助作用。在 Google 奮力打造行動廣告業務時,失去 Android 團隊的關鍵員工是一大打擊,而 2010 年 6 月 Matthew Papakipos 離開 Google 加盟 Facebook 對 Google 而言是另一個重大打擊,因為 Papakipos 過去是 Google Chrome OS 作業系統項目的工程總監,加盟 Facebook 之後 Matthew Papakipos 的職位是 Facebook 工程總監。
從 Web 2.0 的資訊傳遞平台角度來看,多數應用如音樂、拍照、Internet 所瀏覽的內容都值得使用者間互相分享,這類平台分享文化目前已在電腦為主的 Internet 使用中快速成熟,並總括稱為「社群網路」(Social Network)服務。根據 NOKIA 在歐洲成熟市場進行的手機使用者調查,可發現在智慧型手機滲透率提高後,使用者對於手機各種功能的依賴性也隨之提高,其中包括社群網絡在內。原本從 PC 領域起源的社群服務如 Facebook、Twitter 逐步將服務從 PC 延伸至手機上,激發出行動與社群服務結合的火花。雖然智慧型手機的硬體(運算功能及螢幕尺寸)比不上電腦,卻有一個無可比擬的優勢:搭配 3G 行動上網服務後,智慧型手機就擁有「隨時」與「隨地」使用社群服務的能力,讓使用者在第一時間共享自己的心情或照片。畢竟社群就是要建立朋友間的溝通平台、黏著度非常高。
隨著智慧型手機與行動上網的普及,SNS 社群服務擁有更為強大的通信功能。過去多數人把 MSN、QQ 與 GTalk 歸類為 IM(即時通信),而 Gmail 與 Hotmail 則屬於電子郵件服務,而 Facebook、MySpace 則被稱為 SNS 社群服務。若以這個定義來區分,手機其實比 PC 更早擁有了 IM 功能(透過 SMS 短信服務)。在行動上網普及之後,把各種網路服務「即時通信化」的努力從未停止過。 Blackberry 以提供最好的 Email 即時推送服務而崛起,Apple iPhone 內的「Push Notification」服務則讓 E-mail 、Twitter 、Facebook 等各種網路服務都「即時通信化」、進而讓即時通信軟體市場被邊緣化。如果 Facebook 能夠更完美提供「Push Notification」服務,其結果將是手機短信、MSN 與 E-mail 的使用機會大幅降低。
除了行動通信功能之外,Facebook 還有另一個著眼點:移動社交遊戲。近兩年由於 Facebook 的崛起,帶動了「快樂農場」、「德州撲克」等社交遊戲的蓬勃發展,這類遊戲遊戲領域擁有「低開發成本」和「高用戶流量」兩大優勢。開發一款傳統電腦遊戲需投入 1,800 萬到 3,000 萬美元,但如果開發給 Facebook 或其他社交網站的社交遊戲則僅需投入 3 萬至 30 萬美元。最近結束的多倫多 2011 GameOn Finance 研討會上,行業專家估計社交遊戲的成長速度高於整個遊戲行業平均,以社交網站 Facebook 和 MySpace 上的遊戲為例,Zynga 公司的「快樂農場」約有 6,100 萬月活躍用戶,PlayFish 公司「Pet Society」遊戲擁有超過 2,00 萬月活躍用戶。社交遊戲的付費玩家在 2010 年已創造了近 8 億美元的營收,也是 Facebook 除了廣告之外的第二大收益來源。在智慧型手機快速普及後,社交遊戲玩家的遊戲平台從電腦快速轉移至行動設備(在通勤或等人時打發時間),如果能夠推出和電腦版網站類似的系統平台,Facebook 將可明顯提升來自移動社交遊戲的相關收益。
.
社交遊戲的付費玩家在 2010 年已創造了近 8 億美元的營收,也是 Facebook 除了廣告之外的第二大收益來源。
.
與 Google 的競爭關係將更為激烈
雖然推出自己的智慧型手機產品(甚至系統)能夠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但 Facebook 眼前仍有不少阻礙,其中最大的阻礙來自於主要競爭對手 Google!Google 在搜索引擎和搜索廣告領域仍居於無可爭議的領導地位,在智慧型手機市場雖然與 Apple 的競爭非常激烈,Android 陣營至少在數量上擁有優勢。不過 Google在社群網路領域卻明顯居於劣勢:外界認為 Google 在社群網路領域遠遠落後於 Facebook 主因是前任執行長 Eric Schmidt 對這個市場的反應過於緩慢(這也導致了他的下台),其主力產品「Google Buzz」從未能得到市場的積極回應。
Facebook 與 Google 雙方在廣告市場的激烈競爭注定了兩者不可能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或任何市場)上開誠布公的合作。在 2010 年 11 月中旬 Google 宣佈禁止 Facebook 導入其 Gmail 郵件通信錄資料,Facebook 隨即推出了自己的郵件服務:將用戶的電子郵件、即時通信和短信功能整合為一來挑戰 Gmail。以 Facebook 將近 6 億的用戶基礎,推出的電子郵件服務保守預估即使是 Google 電子郵件服務 Gmail 用戶數目的一半,對於 Google 的衝擊也是不可忽視的。
有趣的是,日前 Facebook 技術長 Bret Taylor 在「Inside Social Apps」大會上表示未來 Facebook 應用升級時可能需要升級 7 個版本:包括 Facebook.com(電腦版)、m.facebook.com(行動版)、touch.facebook.com(觸控版)、iPhone 特別版、Android 特別版、黑莓特別版和他們自己系統的專屬版本。這讓不少行業人士相信 Facebook 正在研發自己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而可行性最高的就是以 Android 的開放平台為基礎,研發自己的深度訂製版本!這種方式十分類似中國移動的 OMS(Open Mobile System)與 HTC 推出的 Sense 使用者介面。但由於 Android 更新版本時、底層 API 變動將造成大量相容性問題,極端情況下甚至將導致整個應用程式必須重寫,過去 HTC Sense UI 與 OMS 都嘗盡苦頭,可以說 Android 的升級之日就是這些業者的痛苦之時。
我們有理由相信 Google 內部絕不會坐視讓 OMS(Open Mobile System)或 HTC Sense UI 這類 Android 衍生產品反客為主,更何況是最大的潛在競爭對手 Facebook,而最有效的手法就是頻繁升級 Android 版本同時持續修改 API 以造成相容性問題,進而重新取得主導權。由於多數消費者希望購買搭載新版本系統、擁有新功能的產品,如果 Facebook 選擇與中國移動和 HTC 走同一條路,未來可能面對來自 Google 更多檯面上與檯面下的不配合,Facebook 如何突破眼前困境、進而在智慧型手機與行動上網市場擁有控制權?值得我們在未來仔細觀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