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探索「身為台灣人」的意義 ~~ 阿嬤交代 豬肉攤里長送肉濟貧 ~~ 好人! 好人! 好人!!!
2009/10/20 00:25:12瀏覽259|回應0|推薦4

探索「身為台灣人」的意義

阿嬤交代 豬肉攤里長送肉濟貧

                                                 自由時報 10-19-2009

〔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以賣豬肉為業,不忍見貧困的人受苦,送豬肉、設貧生獎學金、幫助獨居老人,南投縣草屯鎮的「豬肉里長」簡煥基,因數十年來助人無數,也贏得「豬肉善人」之美譽。

上午賣肉 下午巡田

「不要緊,這塊豬肉你拿回去吃啦!」南投縣草屯鎮公有市場內的豬肉攤,「攤主」簡煥基殷勤地把一袋豬肉塞給一名獨居老人,要他帶回家燉鍋肉補一補。像這種免費送豬肉給獨居老人或貧困人家的情況,已不是第一次,當了11年里長的簡煥基,靠賣豬肉行善出了名,「豬肉里長」、「豬肉善人」都是簡煥基的代號。

今年71歲的草屯鎮中山里長簡煥基,上午賣豬肉,下午巡田水、照顧水稻,每天還要抽出時間幫人解決疑難雜症,或是找錢找資源幫助貧病的人,他說:「阮阿嬤有一個乞丐和豬肉的故事,這個故事教我們一定要行善助人!」

祖母說有量才有福

原來在數十年前的窮困年代,曾有一個乞丐不曾吃過豬肉,知道簡煥基的祖母賣豬肉,家裡應該有煮豬肉,大膽向她乞討一、兩塊豬肉嘗嘗肉味,簡煥基的祖母一口氣給了一碗滿滿的燉豬肉,乞丐感動不已,「吉祥話」說不停。

老祖母從此一再叮嚀兒孫有能力時務必要盡力助人,強調「有量才有福」,並說「助人獲得的幸福和感動超乎想像」,簡煥基從此牢記祖母的話語。

11年前設獎學金

從年輕至今,簡煥基就常送豬肉、捐錢濟貧,聽到賣香腸小販工具被偷,擔心其失明老母生活,捐錢應急外還幫忙添購新工具。而11年前更設置清寒子弟獎學金,幫助貧困學生就學,濟助對象更加擴大,他說,幫助別人可以讓自己快樂,好處多多,當然要多做。

平日除了賣豬肉、種田外,他還要抽時間為人解決疑難雜症、到公所洽辦公事,但從不喊累。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ufashion&aid=3419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