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土地跌價歸公是暴政嗎?
2013/04/15 16:52:47瀏覽343|回應0|推薦1
  在我之前的文章「建立漲價歸公模型」中,建立的模型可以使土地「漲價歸公,跌價亦歸公」。但我知道有些人只是要安靜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他們寧可不要分享土地漲價好處,以換取不要分擔土地跌價的壞處——這和為什麼有些人不買股票的理由一模一樣。然而土地「漲價歸公,跌價亦歸公」,似乎剝奪了這些人不願承擔這種風險的權利。真的是這樣嗎?別忘了,模型中「免稅坪數」的設計,就是政府在有限的土地上,保障基本人權的一種方法。

  它讓長期持有超過「免稅坪數」土地的人,才需負擔土地增值捐以及每年1%的地權歸公。比如說,超過一甲的農業用地或是超過80坪的住宅用地,就會是「漲價歸公及跌價亦歸公」的課稅對象。除非該土地的地權經過數十年後,地主持份因為每年下降,最後低於免稅坪數,才會停止歸公。這樣不但保護了上一代個人財產(指的是房子、動產,而非土地。土地不可以是私有財產),也保障了後代子孫可以用較廉價的方法取得土地(因為政府是最大地主)。如果不這樣用政府(憲法)的力量慢慢向地主收回土地,那後代子孫向地主唯一取得土地的方式就只能透過革命或戰爭,這不是我們樂見的。

  通常有土地的人,就擁有權利/權力,古代最大的地主,叫做皇帝。以前要推翻皇帝,只要人多就會贏。可是在民主政治中,政府受財團贊助,地主受憲法保護,民眾受現實約束,最後還是由子孫承受物價和地價之苦。有人會說,看看美國,已經建國200年了,而且仍是超級強國,自由資本主義沒有問題。在我看來,美國的消費力和強大的國力有一半是建立在印鈔機上,美國土地增值,日本以降的所有經濟大國功不可沒。(當然現在日本不是第二大經濟體了)

  讓我們站在地球的外面來想這個問題。以星際旅行者的想法來看,地球土地漲價,應該歸公,可是要歸哪個國家,還是哪個星球的人呢?在阿凡達電影中,地球人為了潘朵拉星珍稀礦產,派大軍前往開採,所以使得潘朵拉星以及生存在星球上的納美人面臨生死存亡。用這樣的場景,來討論「漲價歸公模型」,想必非常有趣。當地球資源耗盡,土地價值下跌,大批移民向潘朵拉星遷移,使潘朵拉星的土地價格上漲。而且不只這樣,潘朵拉星的納美人,還有可能為了「賺錢」,到地球上來當「外勞」(外星勞工)。最後,當地球人都不用工作,都是外勞在做時,潘朵拉星的土地價格上漲,到底是地球人的功勞,還是納美人的功勞呢?那如果地球土地價格仍然繼續狂飆,又是地球人的功勞,還是地球上的納美人的功勞呢?

  這個問題的確非常有趣,我看就算是孫中山先生再世,也未必可以回答。但是起碼「漲價歸公模型」可以告訴你,「歸公」後的土地持份,是屬於「子孫」的。因為每個未出世的人,我們都要替他保留「免稅坪數」,這是受憲法保障的「生存權」和「居住權」。誰如果想要比免稅坪數更多的土地,只要可以付得出「土地租金」以及承受每年 1%的地權減損(如果土地漲價),誰都可以向政府標購想要的土地。誰如果擁有太多的土地,而無法付擔「土地租金」時,政府會先忍耐個幾年,等待每年轉移 1%的地權給政府,最後政府以51%地權持有者身份拍賣土地,取得應得的租金及拍賣所得,新的土地得標人自會有更佳的利用。

  但是,政府只持有51%的土地所有權,就將私人土地拍賣,是不是另一暴政呢?我想,這得從立國主義說起。我國是以三民主義立國,從來不是以自由主義或資本主義立憲。不過對於到底土地是國家的,還是私人的,其實孫中山沒有說清楚就過逝了。只說了私人可以擁有土地,但是產生的非勞動利益則歸公,卻沒說歸公的方法。而蔣中正沒有正視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只補述了幾篇不實用的民生主義),也就是應該將歸公的方法提升到憲法層級。如果他當年可以在死前,讓憲法直接規定私人土地(不是房子喔,房子的問題以後會談)每年以 1%的速度收歸國有(國家負責收租金),但個人仍保有使用權。則百年之後,我想沒有人會靠炒地皮賺錢,民國102的執政黨也不會想破頭了要如何才能抑制房價。以釣魚台而言,也可以大大方方的跟美國人/日本人說是中華民國憲法一年一年從私人手中慢慢收回來的,所謂的「島主」根本無賣權。任何財團/外資看了這樣「漲價歸公」的憲法後,還會有膽來圈地養地嗎?中華民國的稅收,光靠土地租金收入,就可以支持一半的政府預算了,營業稅就可以減少,所得稅免稅額(這裡有理想的免稅額理想的 104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稅課稅級距及累進稅率 Excel公式)可以提高,輕稅薄賦才有可能實現。

  所以,比起粗暴的「強制徵收」或是「都市更新」拆屋,將「土地所有權每年 1%收歸國有」寫入憲法,才是照顧子孫萬世的德政。

***註:土地所有權每年 1%收歸國有的1%是約略值,應視人類壽命彈性調整。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toukk&aid=7508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