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克勞森神父眼中的耶穌
2013/10/07 14:11:47瀏覽52|回應0|推薦0
0

一位出教的神父,約翰 多明尼克 克勞森(John Dominic Crossan )的言論,往往讓許多基督徒發狂,他被基督徒咒罵為邪惡、魔鬼、信仰摧毀者,因為他的異言(~有些甚至源自約穌與早期基督教異端)。

我們暫且不管他在基督宗教圈所受的惡毒攻擊,他仍是一名仁慈慷慨的愛爾蘭人,他出生愛爾蘭Tipperary 鄉村,且正式被天主教授以傳統聖職~神父,1969 年在雙方互相同意下,離開教會。

他現年77 歲依然是世上最受尊敬的聖經學者,著名的耶穌研討會(Jesus Seminar)~一個研究歷史上約穌的學術團體,他是創辨人之一,他也是當代有關約穌書藉的最重要著作家,如Jesus: A Revolutionary Biography and Who Killed Jesus?一書就曝露福音書裏約穌死亡的反猶太根源。

他經常受邀基督教社團演講,以下是最近他受訪的片斷。

記者:您看來非常仁慈,是什麼原因讓基督徒看到你就抓狂?

答~嗯哈!就是因我的精準度,我說了許多合情合理的話,這點讓他們受不了,而對我產生極大的反感,譬如我指出:「約穌是神」,或「約穌是主」這些話在第一世紀的涵意。假如你不曉的這是指什麼就會有痛恨我的反應,約穌現已變成Rorschach(一種個人或智力情感的表達方式的測試),這可詮釋每個人他們心裏想要的東西;例如羅馬人也稱凱撒為「世間救世主」同時也有一群猶太人稱耶穌為「世間救世主」,那結論是同一世間有二名救世主,那就是我們所知的問題所在。

記者~您曾說約穌只不過是一個鄉下粗俗人,這是不是一種褻瀆?

答:作為一位歷史學家,我認為他不過是一個鄉下粗俗(農)人,而基督徒卻視他為神,我不認為這已達褻瀆邊緣,我認為我說的是正確的,耶穌獲得的稱號,大部份是後代帝王賜給的。

他宣稱羅馬藉由戰勝敵人的方式達到和平的方式是錯的,他認為藉由大家正義才能達成

記者:你想用正確的事實,引導基督徒再認識耶穌,你也曾粗暴的批抨其他人企圖再錯引耶穌,如Mel Gibson的電影Passion of the Christ{受難記:最後的激情},這影片就受到許多教會與信徒的激賞。你卻稱說,這電影就是希特勒看了也會拍手叫好,是不是有點過份。

答:不,我說的恰如其份,在他當德國總理前的1930 年,希魔看過Oberammergau的受難劇表演,曾說過「這劇應被永遠記得」,我們很清礎,非猶太教的亞利安人支持種族清洗,想要去除像污泥與石塊般的猶太人,如果你看過這電影,就會感受到這種要消滅猶太人的思潮。

電影中羅馬彼拉多與他的太太看起來是好人,但除了耶穌,猶太人都被描繪是壞人,猶太人尖叫要取耶穌性命。是呀,希魔也一定這麼想!

記者:在我一生中,教會一再告訴我,耶穌為我贖罪而死,是否你願意告訴我們這是錯誤的,錯在那裏呢?

答:好的,這沒問題,以「代我們而死」的概念而言,就美國為例,金馬丁路德牧師也可說為我們而死,他反偏見與種族主義而被殺,同樣的耶穌活在非暴力生活,反抗羅馬帝國,為之而死,都是同一意義。

有關「代人死」,它是最糟的人類學,最差的神學與最壞的史學語彙。

耶穌在羅馬人眼中是一個主張非暴力的革命份子,一個叛徒因此而死。要是有人說他將為我們的罪而死,也就是因我們的罪而被人施暴而死,這罪終也是會成另一類暴行,我們也不可能從對他施暴行而得救,如果我們繼續認為如此,那將摧毀我們人類的精神圖像 。

記者:幾週前,復活節剛過,請對我坦白,您認為耶穌真的復活嗎?

答:容我不客氣說,如果復活節早晨,你放個攝影機在石墓前,你想看到什麼?是呀,CNN英國廣播公司什麼也看不到,一般而言都是如此;

但基督教福斯電視Fox News將會看到他們想看到的鏡像; 耶穌死而復生只是比喻「與神同在,更有力量」,而不應照字面解釋。

記者:有人說如果教會照你的教導一定在這一代滅亡,我住的城市的一教派:興旺教會(thrivingchurches)他們說的完全跟您不同,你有何意見?


答:這裏有許多教會信徒他們想聽我的說法,因為他們也有自已想法。每周未都有人請我演講,我發現我正掀起大風浪,若說我制造這事,那真是荒謬,這大浪我只是剛駕騎著它而已!

10-minute interview: Will the real Jesus please stand up?

By Ken Gallinger


出處: 誰說的才是耶穌的真面目! - 佛教新聞天地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acewang3005/5721014#ixzz1aKut0nVI
( 創作另類創作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n575720&aid=8888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