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27 12:28:51瀏覽341|回應0|推薦3 | |
舞影有天在看一個電視劇 ,劇中播到一段,是描寫一位校長在師範學校就讀的時候,她們踏入校門的第一件事事先繳交鋤頭和鐮刀,沒有這兩項工具就無法入學.老師所上的第一堂課是帶她們到菜園子裡,教導如何種菜,並請學生自己體會為什麼老師要教導他們學種菜?那時候這位校長很聰慧,立即心領神會,明白了「種菜」與「教養」之間相通的道理,所以她畢業之後,將自己的所有心力投入教育,也將她的老師教導的教育觀念發揚光大,嘉惠了許多學子 ,這位校長的事蹟令舞影感動,因為她把每一位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教育,舞影相信被她教導過的孩子都是幸福的!!
「種菜」與 「教養」的道理為什麼是相通的?
我們先好好想一下,如果想享受到豐嫩的蔬菜,除了要有種子,選擇種菜的環境(土壤,陽光充足....),雖然有時我們不一定能擁有最好的環境,但這不是重點,最重要的工作在於種植的技術,時時關注它,要每天澆水,施肥,但又要拿捏得好,太少與太過都不行,有雜草的時候要除掉,有菜蟲的時候要根治,否則整株菜很快就被蟲子吃光,而且會慢慢侵蝕旁邊的菜,最後整個菜園的菜都爛掉,只要一不小心,你之前所做的一切,可能付諸流水,最後可能要花更多的力氣去整理那塊地,再重新種一次,能不能成功?還要看那塊地復原的程度如何?所以,要當一個好園丁,種出好的菜,絕對是不容易的工作,一點一滴都是要付出心力,任何一個關節都不能疏忽的. 舞影覺得不僅當老師要學習做園丁,做父母的更需要學習(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師),什麼叫做「教養」 ?就是要養育也要教導,兩者缺一不可.一個孩子出生落地,我們除了每天要餵養他食物,要陪他說話,玩耍,還要照顧他的情緒.........最重要的是要適時陪伴與關注,用「愛」去灌溉,用「心」栽培,帶領他體會及學習為人處世之道,他自然能向最好的方向生長.在成長過程中,父母若看到他出現了不好的習慣,就要立即引導他改正,讓他明白正確的價值觀.若一個小問題被忽略了不處理,慢慢累積至二個,三個..........最後會嚴重到無法處理,等錯誤價值觀養成後,孩子就我行我素,不理會旁人的感受,甚至會影響整個家庭,班級,學校,步入社會後更無法掌控,那時父母可以做的事就是「傷心」而已,什麼也改變不了.菜可以重新種,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錯過了,教育並不能重來.等孩子長大了,你能影響他的力量也越薄弱了,他能不能變好,是在於他自己,那個「舵」是在他的手中,他想往哪個方向就往哪個方向,誰都別想控制他.所以,孩子小的時候的教養責任絕對是在父母的身上,小時後教導正確,長大之後你擔心他的機率也就越低. 舞影觀察現今在台灣的教育,很多孩子的問題出現,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於「家庭教育」沒做好,很多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都忙於工作,把教養的工作都託付給別人(阿嬤,保姆,外傭......),認為孩子還小,只要給他們吃喝玩樂就好了.結果孩子只有身體的長大,但『心靈』卻沒有成長,所以很多孩子一進入學校,他不知道要遵守校規及上課的秩序,不懂得要尊師重道,整天在學校惹事生非.如果在小學階段就注意到這種問題,只要有耐心及愛心慢慢引導他,要導正他是有很大的成功機率,若等他進入國中階段才要插手管教孩子的偏差行為,說實在的是有點太慢了,因為現在孩子接受的資訊比以前發達,很多錯誤的觀念都提早植入腦袋中,因此現在最適當完成教養的年齡已往前提至八,九歲之前,在這個之後,父母想要改變孩子的挑戰很大. 舞影常在想大部分的父母若從孩子出生後不學習如何管教,等孩子出了很多問題之後通常也會一籌莫展,無所適從,根本不知道要從何著手.這時就要求助於學校的老師或專業輔導的機構,共同來幫助孩子走出迷途,孩子的前途才會有另一線生機.奉勸有這種困擾的父母,要勇於面對,不要覺得面子掛不住,躲起來不處理並不表示就沒問題,孩子只會更無助,更目中無人,一步一步地踏入歧途而無法自拔.孩子往後的路還很長,只要有改變的可能,都要盡力去挽回,畢竟他是自己的孩子,只有父母的觀念改變,接納及面對他,孩子才有轉好的機會.父母要先重視自己孩子的問題,出面與老師共同商討面對問題,老師及學校才有協助的機會,否則旁人的努力最後都是白忙一場.教育問題的根源是在於「家庭」,這個點要先打通後,其他的原因才有探討的空間. 「家庭教育」是一個持續性的,是一生的教育,在任何階段,隨時都要進行檢驗及關注,唯有得到用「愛」灌溉的孩子,他才會用「心」去學習一切,我們給予他的愛是沒有條件的,在這個基礎下長大的孩子才會有自信去面對他人生所有的課題.好好靜下心來想想最簡單的「種菜〕哲學,就會發現其實教養孩子並不難,只要心中有愛就做得到!!!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