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27 13:25:48瀏覽356|回應0|推薦0 | |
1. 先秦兩漢時期諸子百家中重要的學派或學者,對於理想政治制度的主張為何? (1) 儒家:冀求一個理想的大一統世界。其間,每個人各司其職、各在其位,亦即君王有君王的領導才能與施政權威,臣子有臣子的輔助與服從。此外,君王必須施以仁恕之道,將萬民視若己出,以求天下和諧、大同。代表學者為東周的孔孟、西漢的董仲疏。董仲疏雖以儒家為本,更雜以陰陽家,認為自然、人事都受制於「天命」,並將儒家的倫理思想概括為「三綱五常」。 (2)法家:冀求一個強勢君王所帶來的大一統世界,但達到此目標的手段與儒家不同。儒家講仁恕之道,法家則注重君王應具備法、術、勢三道—— 制定嚴刑峻罰、運用治人之術、展現領導權威,邁向統一的世界。代表學者為東周的韓非、秦朝的李斯。漢朝初年,有鑑於秦朝暴政而亡,已經沒有完全的法家,但法家思想常常包覆在其他思想中,如晁錯實為法家化的儒家。 (3)道家:冀求一個君主無為(不用做太多事)而天下大治(充分受到治理)的世界。道家強調小國寡民可達到世界大同,認為回歸自然、與民休息,便能與世無爭。代表學者為東周的老莊,西漢初年的汲黯、黃生等。 (4)墨家:冀求一個簡約、博愛、沒有戰爭的世界。墨家是一個最站在下層人民立場的思想,其「尚賢」、「非樂」觀點,強調不分貴賤、不受有等級的禮教束縛。代表學者為東周的墨子。墨家本身由於訓練艱苦、標準嚴厲,並非人人可達到,因此西漢以後便即消失。 (5)農家:冀求一個主政者與人民共耕、共治的社會。 (6)名家:冀求一個以法治國、君臣身分明確而天下大治的世界。歷來對名家的印象皆著重於邏輯與哲學的探討,但此學派仍有其政治理想。如前所述,「以法治國」類似法家,「正名」類似儒家,實可謂儒與法的結合。代表學者為東周的惠施、公孫龍。 (7)雜家:雜家號稱「兼儒墨,合名法」,追求的也是一個大一統的世界。代表學者為呂不韋。
2. 漢唐間佛教傳入中國,對於中國歷史的各部門,如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產生何種重要的影響? (1)正面: A.佛教在東漢以後盛行於中國。佛教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帶來很大的影響,諸如在哲學、道德、文學、雕塑、建築、美術、科學、音樂、舞蹈、醫學等領域,中國都從中獲益良多。 B.佛教的傳入也豐富了中國社會的風俗、思想、語彙,如「和尚出家」、「輪迴」、「報應」、上「西天」等說法都是來自印度。 C.此外,佛教對於中央政權與少數民族(蒙、藏族)間的維繫也有所幫助。 D.佛教在山林間建築寺廟,對於書院的發展亦有所助益。 (2)負面: A.在某些朝代,由於佛教的出世概念,造成人民對於政治的抗爭心灰意懶,有利於統治者的極權政治,故得到發展。 B.由於僧侶不必納稅,在經濟困苦的時代,人民為逃稅而隱身於寺廟,造成役兵不足、納稅不足的窘迫情況。 C.佛教塑造「金身」所用的金屬甚多,造成鑄造貨幣的原料減少,間接影響政府能控制的貨幣經濟。由B、C兩點,而有歷史上發生的「三武毀佛」。
3. 從北宋到明清,中國的商業活動日益興盛,商業的發達對於這段期間社會和文化的變遷有何影響? (1)商業的發達首先挑戰的傳統中國「以農立國」的思想。由於中國是農業社會,因此如秦、漢、隋、唐等大一統朝代對商人皆持較為鄙視的態度(重農抑商)。但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亦即當中國陷入分裂之時,商業貿易、對外海洋貿易反倒興盛,如戰國時代、魏晉南北朝時代。 (2)宋朝是一個未有效統治中原的「偏安朝代」,政府因對外須付出為數不少「歲幣」,首重理財政策與對外貿易,宋代甚至出現類似現今的「銀行貸款」制度,非常新潮。由於商業與手工業的興起,許多農民自土地上被解放,投入工商業生產的行列。此外,政府甚至雇用工人開採礦產,工商業的發展大大改變了中國職業結構的人力分配。 (3)從北宋一直到明清,商人地位升高,甚至可由捐貲為官,改變「士人才能進入政治圈」的傳統。而商業團體(行號)勢力漸大,資本雄厚的商幫,甚至能以雄厚的財力發展文化事業,造就「士商一體」、「儒商」的景況。 (4)工商業的發展伴隨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宋代以後都市生活型態的轉變包括作息時間延長、活動空間增加、休閒娛樂多元化等。宋金元明清不再嚴格區分居住區與商業區。而勾欄與瓦舍則豐富了文化生活,成為雜劇團等專業表演場所。茶坊除了提供解渴及提供社交場所外,也結合民間藝人,表演說唱,豐富了庶民生活。 (5)但商業繁盛亦造成兼併嚴重,貧富差距拉大,甚至造就經濟掛帥的價值觀。此影響一直到現今21世紀的社會。
4. 台灣的地位在19世紀下半期有日趨重要之勢,為何會發生這樣的改變,請分別由中國及列強的角度加以說明。 (1)台灣國際地位的升高,開始於17世紀大航海時代,荷蘭人、西班牙人東來之時。由於台灣位於樞紐位置,故成為北往日本、西至中國、南至東南亞的貿易中繼站,受到各國商人甚至是海盜的覬覦。 (2)中國在英法聯軍之役(1858~1860)失利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規定「須在台灣開港通商」。因此陸續開放滬尾、安平、雞籠、打狗等港。台灣的貿易地位日益重要,同時,台灣的茶葉輸出也大大生產起來。 (3)對中國而言,發生改變的關鍵在於「開港通商」;對列強而言,如此的改變是其進軍中國、努力爭取的結果,老早就覬覦的這塊貿易好地(原因見第1點),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進駐發展。
5. 古典時期希臘文明精神的代表是人文主義。請解釋何謂人文主義?並舉例說明。 (1)人文主義來自古希臘價值觀,意即「以人為本」,用理性來發展思想、哲學,更擴及對萬事萬物的理解。古希臘的「人文主義」可對照中古時期的「以神為本」來理解,中古人們的一生是為上帝而存在、為上帝而耕作,個人是渺小而不被重視的,整體來說是「消極出世」的價值觀。然而,在人文主義的復興下,人們開始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尊嚴與價值,以及該如何以理性經營人際關系,追求美感與自我興趣等議題,整體來說是「積極入世」的。 (2)舉例來說,義大利詩人佩脫拉克反對中古時期對個人情感的壓抑,他創作的十四行詩,真切表達了個人的情感,此即人文主義「注重個人」的一例。再者,但丁的代表作《神曲》,以含蓄的手法批評和揭露中世紀宗教統治的腐敗和愚蠢,便企圖脫離「神對人的主宰」而邁向「人的理性」之價值觀。
6. 歐洲中古時期的歷史從11世紀開始常被稱為中古盛期或中古高峰期,你同意這樣的分期嗎? (1)11世紀的歐洲發生了幾件大事。首先是1054年東西教會正式分裂,繼而法國諾曼第公爵於1066年入主英格蘭,成為英國的統治者。末期,則有1096年開始、持續兩個世紀的十字軍東征。 (2)位於君士坦丁堡的東方教會,因為不服羅馬教宗「宗教高於政治」的立場,加上距離遙遠,教義的規範、解釋皆與羅馬不同,而脫離西方獨立。亦即,11世紀的東方已出現強勢的政治,而歐洲仍在封建割據、宗教至上的局面。就這點而言,可說是仍處於中古時期。而諾曼第公爵征服者威廉進入英國時,引入了歐洲大陸的分封土地制度,同時藉由領主效忠、強化了英王王權,可謂英國封建的開始,英格蘭島於11世紀與歐洲的中古「同步」。而十字軍東征的組成分子雖然複雜、目的亦不同,但事實上卻是透過教宗號召組成的,可見宗教力量的強勢。 (3)綜上所述,11世紀仍是中古「宗教至上」的價值觀穩固的時期,謂之「中古盛期」,是有理的!
7. 請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全球性影響。 (1)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來自十九世紀帝國主義者為爭奪殖民地,組成聯盟(英法俄義←→德奧土保),彼此間因利害關係衝突而形成戰爭。 (2)戰後的全球影響分為幾個層面: A.民族自覺風潮:由於四大帝國覆滅(沙俄、土耳其、奧匈、德意志),加上大戰期間,列強無力顧及殖民地,巴爾幹半島的捷克、南斯拉夫、匈牙利,以及中東的伊拉克等民族乘機獨立,此民族自決風潮影響全世界,包括中國與台灣。 B.復仇主義埋下二次大戰種子:戰後《凡爾賽和約》充滿復仇思想,英、法等國堅決要德國負起戰爭責任與賠償,德國不堪負荷,經濟因而蕭條,在此狀態下希特勒乘機崛起,對此展開報復。 C.共產主義崛起:一次大戰期間,俄國發生布爾什維克革命,列寧掌權。此後一直到1989年 D.美日興起:由於戰場在歐洲,戰爭造成的破壞極大,英、法等國勢力較戰前衰弱,而未受戰爭波及的美國、日本崛起,在二次大戰中極其關鍵的角色。 E.其他:婦女地位提高、軍人待遇改變、反戰思想影響文學藝術等。
|
|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