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7/11 15:04:38瀏覽1000|回應0|推薦1 | |
從Passion到Profession 誰會想到,有一天水晶球也可以變成飯碗?然而社會的需要、工作的型態,本來就是不斷演化,機會永遠超越眼前的想像。沒有哪一種特質應該被全盤否定,關鍵只在能否將個人的“passion”(熱情)成功轉為獨一無二的“profession”(專業)。 不過,要領先開發一個專業的處女地,意味著不能落入「非熱門戰場不取」的迷思。對大部份6、7年級生而言,當有機會選擇時,思考更要跳脫過去框架,不能讓「安全感」阻礙了未來的可能性。 基礎創意科技創辦人張嘉倫跟本名牛毓麟的美容教主牛爾,兩人面對生涯選擇時都打破了這種窠臼。 最近,基礎創意成功拿到風靡亞洲的日本公仔「親子豆腐」授權,進一步結合在地意象,推出具有台灣特色的“SMERY”臭豆腐。張嘉倫與插畫家崔永嬿組成的團隊,更為故宮完成第1批從典藏文物轉化出的「寵物宮仔系列」玩具。 跨出原地帶來更大影響力 張嘉倫設計的第1隻公仔,名字叫“So What”,這是他當時的心情,因為所有人對他離開原本建築與多媒體設計的「大好前程」都感到不解,張嘉倫卻覺得“so what?” 他一直喜歡收藏公仔,每年專程到香港看展,也看到商機。為了生產“SoWhat”,張嘉倫赴大陸東莞找工廠,前後花了3個月,來回飛了10幾趟,第1次做好的成品卻完全不能用。香港參展的會場上,他只能用快乾膠拼貼出幾隻,再掛上“preorder”(已訂走)的牌子。一整天,一隻也沒賣走。 想起這些跌跌撞撞的過往,偶爾,張嘉倫會興起這樣的疑問:「留在建築界會不會更好?」但3月份即將在誠品講堂以7堂課主講「角色行銷」的他,確定地知道:「如果留在原地,我不會有像今天的影響力。」 滿足無人服務的市場 同樣的記號,也在牛爾身上看見。大部份人認識牛爾,總是離不開化妝、保養的瓶瓶罐罐。鮮少人知,當他談起生涯規劃,更有著超乎一般人的清晰、決斷。 台北醫學院畢業,牛爾考進錄取率超低的衛生署。別人羨慕他抓到「肥缺」,牛爾卻受不了公務員整天看報紙、閒嗑牙,第2天就辭職,改到化妝品公司當業務。 人人都知道牛爾愛美,對新產品有嘗試精神。可是他能夠顛覆女性長久以來「保養品愈貴愈好」的觀念,去年在網路上締造出1億4千萬營業額。真正的關鍵是他能「將心比心」,從自己出發,滿足了一個過去無人服務的市場。 「我要寫出大家真正覺得好用、便宜的書,」牛爾堅持。所以他寫第1本書花了50萬,配方、價格、哪裡買,列得清清楚楚。他還在書裡印上家裡的電話,免得讀者認為他唬爛。 去年牛爾因為《女人我最大》節目而身價更加看漲,但他卻選在這個時候到紐約進修1年,主題不是化妝,而是“computer arts”(電腦設計)、插畫、肢體律動……等未來他在產品行銷、形象塑造上會需要的能力。 看到這些異軍突起的年輕臉孔,你或許會懷疑,難道非得做出180°大轉彎,或是踽踽獨行,才能走上成為「實力派天邪鬼」一途嗎? 什麼位置都能打好球 不到30歲的葉雲仁去年當選象徵流通服務業金像獎的「全國商店優良店長暨傑出服務店長」,而且拿下評審團「最佳創意獎」。加入統一超商才6年多,他已經當上區督導,轄區有7家店,升遷速度在統一超商的體系中顯得十分搶眼。 店長的工作看似變化有限,然而葉雲仁在台積電三門市店服務時,發現工程師旺季拼命加班趕工,於是靈機一動到台積電8個部門裝設貨架作為「小型7-ELEVEN」,結果單月營收增加18萬。 這不是葉雲仁第1次主動出擊。4年前,他還是工讀生,就主動提案,接洽幼稚園,請營養師把7- ELEVEN的產品配置成適合小朋友的點心。 明明是到處都一樣的7- ELEVEN,在葉雲仁眼中,就是能夠不一樣。 韓第在《阿波羅與酒神》書中曾拋出一個問題:當你被問到「在哪裡高就」時,會怎麼回答? 可能是:「我的老闆是某某人」 「我在某公司上班」 「我是做某某的」 「我是……」 做自己的王者 今天的時代,絕大多數人都會希望用最後一種方式回答。而歸納這許多故事,都脫不了“passion+profession=profit+power”(興趣+專業=事業+影響力)的4p方程式。當等式左邊相輔相成,右邊兩項自然水到渠成。 你覺得世界少了你也沒有什麼不同嗎?也許這不是事實,只是你還沒有找到屬於你的最適生涯策略。 做自己的王者其實並不難,就從現在起。 本文出自於:《Cheers》雜誌78號 封面故事:做自己的王者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