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淚癡狂,永相愛
2024/10/17 02:08:42瀏覽2|回應0|推薦0

大姐小名叫杜招娣(弟),名字叫杜桂花。二姐小名叫杜引娣(弟),名字叫杜梅花。從大姐和二姐的小名看出,父母對兒子的期盼。這種期盼和渴望早已刻在他們的骨髓中。 1957年深秋,哥哥的到來給這個家帶來了無限的希冀和歡樂,大姐二姐終于有了弟弟,她倆好奇地圍在哥哥的身邊,一會用手摸摸哥哥的紅撲撲的小臉,一會把哥哥那吸吮在小嘴中的手握在自己的手中,總是不小心將睡覺的哥哥弄醒。 大姐坐在哥哥的身邊,看著熟睡的弟弟說道:“別睡覺了,聽姐姐給你講課“,說完就捧起她一年級課本念了起來:”大、小、多、少、啊、喔、鵝……“。 二姐乘母親不注意,將自己舍不得吃的炒瓜籽塞到哥哥的小手里,迎來母親狠狠的一頓訓斥。 哥哥是個添加劑,給整個家族添加了些許的喜悅,雙目失眠的爺爺,柱著拐杖微微顫顫地來到家中,摸著哥哥的小手連著說了幾個好字。也許是風燭殘年的他,在即將閉眼前,還能摸摸自己的孫子而叫好,也許是一生不如意的爺爺為些許的滿意叫好吧。 時光不老,日月穿梭,冬天已經過去,新的春天又蹣跚著走進了人們的歲月,哥哥已經五個多月了,媽媽的奶水不能滿足哥哥的需要,(說明一點:媽媽在一年前生過第三個女兒,由于種種原因拋棄了,因此哥哥到來后,媽媽是有奶水的)由于家就在集體的羊圈旁,父親每天早晨第一任務就是給哥哥擠羊奶,如果擠得晚了,羊羔就會將大羊的羊奶吃完,擠不了太多的奶,哥哥就有挨餓的可能。 東方的魚肚白挑起了黑黢黢的天空,父親跳進了羊圈中,他的到來驚醒了臥在圈中正在反芻的羊群,轟地一下站立起來,羊群擠到了一起,有的小羊羔隨著母羊跑動起來,有的跪在母羊的后腹部,仰著頭銜著母羊的奶頭,吸吮著,用頭不斷地撞擊著母親的乳房。父親快速地抓住附近的母羊,等到母羊安靜下來后,墩到母羊身體旁,左手拿著一個鐵缸子,將缸子伸向羊腹后側的羊乳下,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挾著母羊的奶頭上下捋動,羊奶隨著捋動嘶嘶地沖入鐵缸內,熱氣騰騰的羊奶散發著暖暖的奶香。小羊羔不甘心自己的食物被人搶奪,跪在另一側,不時地用頭撞擊著另一側的乳腺。 一只、二只、三只…… 鐵缸內的羊奶越來越多,羊奶隨父親的移動蕩動著,表面的奶皮隨著搖動粘在了缸的壁沿上,厚厚的,濃濃的。父親滿意地端著羊奶,仿佛看到哥哥胖胖的小手緊緊地抱著奶瓶,肥嘟嘟的小嘴吸吮著,那樣的可愛,那樣的安祥。 1958年,大躍進運動如日趨炎熱的天氣一樣,一浪熱過一浪,逐漸進入高潮,人民公社大食堂,不花一分吃飯忙。一日三餐人們都在集體食堂吃飯,哥哥的吃飯真成了問題,進入夏季以來,羊奶越來越少了,大人吃食堂,家里沒有一絲一毫的可食之物,父親只能與糧管員商量著借半斗小麥,給哥哥磨點面粉,維持哥哥那弱小的生命,不管怎么懇求,糧管員以哥哥沒有戶口為由拒絕了父親的肯求。 后來隊長陳云,蘭成的父親,聽說了這事后,對管理員做了吩咐:“杜三好不容有個兒子,總不能餓死吧,給他摸上一斗麥子吧。”哥哥的口糧暫時解決了。 聽母親說,后來還是買了一只奶山羊,哥哥的生活才沒有了后顧之憂。 對了,哥哥的小名叫杜玉寶,如玉石那樣珍稀,似寶貝那樣珍貴。 1958年,全國開展了人民公社化運動,有些地方實現全民所有制,老百姓的所有財產都“共了產”,分配上實行供給制,作為人民公社的不可或缺的新生事物“公共食堂”就應用而生了。 在1958年的秋天,大食堂作為新生事物的先進經驗也傳到了元山子村。由于內蒙的特殊性,不可能公社辦大食堂,因為每個村落之間的物理位置相距太遠,即使共產主義的理想再遠大,也不能克服地理上的距離,因此就以村子為單位辦起了大食堂。 人民公社大食堂是向共產主義制度成邁進的積極探索,為廣大農民展示夢想家園的美好生活,吃飯不要錢,老少盡開顏;飯菜不限量,吃菜不重樣。敞開肚皮吃飯,鼓足干勁生產。為了吃飯,農民幾千年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努力,今天就要實現了,熱情洋溢在他們的臉上。 今天是食堂成立的日子,大柜的院內,紅旗飄揚。走進大院,在大柜大院中間窯門的右側掛著一塊方形木匾,用紅色油漆寫著四個大字“公共食堂”,在其他窯的前掌,側斜張貼著”大躍進向太陽照耀大地;總路線似明燈指引方向”的紅色的標語。每間窯的土炕上都擺著兩張紅色的飯桌,在窯的后掌上,張貼著“吃飯不花錢,努力搞生產”紅色的標語,每個桌子上擺放著一個大黑瓷盆,盆內盛滿熱氣騰騰的豬肉燴粉條,在大盆的一側放著一個紅瓦盆,里面放滿了炸的黃橙橙的油糕,桌子的周邊擺放著六個青花邊的大瓷碗,每個碗的上方排放著一雙木筷。 隨著吃飯的鑼聲響起,早已回到食堂院內的大人小孩按照食堂的劃分區域,呼啦啦地跑入窯內,找坐位的吵鬧聲,舀飯時勺子和盆子的碰擊聲,嘶嘶的吸粉聲,還有清脆的吃糕聲,形成了特有的氛圍。 有的人一大碗燴菜,只用三五口,就進入了肚里。有的人一口氣吃了二十五個油炸糕。有的人吃著飯,松了松褲腰帶接著吃。有的人不服氣,開展了吃飯比賽,好一個熱鬧的大場面。 大食堂在這樣熱熱鬧鬧的吃飯競賽中,堅持到了1959年開春,實在是有點堅持不住了,在國家高額的統購政策下,本來留有不多的口糧,很難添滿大胃王們的肚皮,不得不采用飯票制,這樣,吃的少得人就可以將節約的飯票換取面粉或食物,拿回到自己家里。 北方地區,冬天特別寒冷,本來每家做飯還可以取暖,但由于大食堂,家里不做飯,取暖問題就成了過冬的關鍵問題了,食堂需要消耗大量的柴火,每個家庭無取暖之柴,馬糞和牛糞就成了家里取暖的必備之物。 元山子的冬天,寒風刺骨,太陽無精打采,好像沒有睡醒,草坡上、田埂邊、道路側都留下拾糞人的腳印,田野里,草從中,小山上,都映襯出檢柴人的身影。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用摟柴耙在莜麥茬地里來回走動。耙子后邊卷起的滾滾塵土如駿馬奔騰。草場上,拿著糞筐的人們,點綴著枯黃的荒涼,如覓食的獨狼那般的孤獨無助。 出場的牛群后,跨著小筐的孩子們,發紫的小臉上,兩孔鼻涕自主地流到了上嘴唇上,小孩抬起右手,袖口擦過了嘴唇,在袖口上留下亮亮的清光,兩個小臉上的鼻涕痂層巒疊嶂。 “屙了,屙了。”一個小孩叫道。 “那個屙的牛是我看到的。“另一個小孩爭著說。 ”這幾頭牛是我的,你們去看其他牛去。“ 還有的小孩跟在牛后邊,邊走別用手撓著牛的屁股,刺激著牛的排便欲望。 整整一個冬天,就在到處都上演著搶糞大戰。 父親除了飼養院干活外,每天也去摟些柴草,母親經常用掃帚將羊盤(羊出場時經常停過的地方)上的羊糞掃回來,放入灶臺燃著的火上,這樣可燜火保持火不熄滅,還可讓炕保持恒溫,我家總是比別人家熱一點。 元山子村的大食堂堅持了兩年多,從敞開吃到飯票制,從集體就餐到打飯回家,從整年食堂開飯,到冬天自己做飯,最后還是在1961年的上半季關了門。 >>>更多美文:心情故事

( 時事評論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28fecyk78963&aid=18118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