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看見‧史上最大規模青銅器聯展「鼎立三十」特展
2015/08/17 15:38:55瀏覽482|回應0|推薦1

鼎立三十 001

看見‧史上最大規模青銅器聯展「鼎立三十」特展

〈鼎立三十─看先民鑄鼎鎔金的科學智慧〉 立體劇場 潘精華

跨海、跨館、跨時空的青銅器聯展─

「絢麗博館 、鼎立三十」─104年5月22日至105年2月22日在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隆重展出。

年初我就聽聞為慶賀本館創立三十週年

將由人類學組策劃「鼎立三十」特展,

同時也看到人類學組主任屈慧麗博士和館內同仁日以繼夜的為特展規劃而忙碌。

鼎立三十 002

過去本館「惠來遺址」考古隊田野工作老朋友「酋長」﹝泰雅族陳先生﹞告訴我:

「潘老師,五月份即將推出百聞不如一見的「鼎立三十」特展,

由我們人類學組負責布展,會場需要人力支援,可能要徵求導覽和服務志工」。

鼎立三十 004

「謝謝『酋長』,我已經知道此一訊息,

但,館方『鼎立三十』特展徵募志工有年齡限制,規定18歲以上60歲以下,

我年齡已超過 不符合規定,因為國寶級文物必須要年輕有體力的志工來擔當,

可見策展單位對海峽兩岸提供古文物展品的維安及教育推廣上的慎重安排」。

鼎立三十 006

四月布展期中 人類學組老朋友林德牧、趙啟民先生每天在第四特展室忙碌,

具藝術美工專長的林德牧老師特地在川堂澎湖古象複製標本旁兩側建構了附加展場,

參考大陸銅綠山遺址,設計了古銅礦坑採礦井架和古銅礦坑模型實景,

配置轆轤、竹籃讓觀眾實際體驗將礦土上下提升,林老師的苦心和專業令人敬佩。

鼎立三十 033

5月22日「全台唯一 貫穿古今 千年工法 鋒芒再現」

海峽兩岸五大博物館 商周銅器精銳盡出,

以科學角度貫穿鑄造工藝四千年歷史「鼎立三十」特展開鑼登場了!

鼎立三十 034

我只能以「感動」兩個字形容我內心對偉大展品的觀感與讚美,

海峽兩岸珍貴的古文物在科博館展出,

鼎立三十 035

以學術立場它是我國古文明的象徵,以藝術眼光它代表先人的智慧與美感,

是值得一看再看的經典之作公開展示。

鼎立三十 042

2016年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成立三十週年紀念,

三十年來,科博館與國人一同成長,

鼎立三十 046

孫館長維新先生在今年志工表揚大會上告訴大家:

目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獲選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

鼎立三十 047

此次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湖北省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聯合在第四特展室推出「鼎立三十─先民鑄鼎鎔金科學智慧」特展,

從商代早期到戰國時代各類青銅器展品超過200件。

鼎立三十 096

為了加深對特展的認知,

建議大家能閱讀「科博館訊」4月號 人類學組劉克竑老師的─「鼎立三十特展裡的鼎」。

黃釗俊先生的─「鼎立三十-看先民鑄鼎鎔金的科學智慧」特展科學教育活動。

5月號 劉克竑老師的─「青銅器上的動物形象」。

魯志玉.高依虹老師的─「鼎立三十-帶您體驗青銅之妙的科教活動」。

7月號 人類學組主任屈慧麗博士的-「青銅禮讚知推廣與實踐」。

「鼎立三十特展」APP-展覽票券結合新科技。

葉蓉樺老師的-「趣味復原『饕餮』」。

鼎立三十 113

「靜電」6月號 志工室的-「跨海、跨館、跨時空的青銅器聯展」… …

都是珍貴的入門導覽指引。

鼎立三十 116

[期待八月之後能見到更多館內陸續登載的論文或資訊]

為了方便大家參觀百聞不如一見的「鼎立三十」偉大特展,

人類學組特別公開參觀指引大綱:

上古先民在材料科學上累積了豐富經驗與智慧,

發展青銅合金鑄造,將文明由石器時代帶入青銅時代。

大約四千年前先民就懂得開採銅礦、冶煉銅錫合金鑄造青銅器技術,

製造許多禮器、兵器和日常用品器具。

這些器物出土之後傳世至今,精緻的藝術性和先進技術 讓我們讚嘆不已!

鼎立三十 119

「鼎立三十」特展 展區分成五部份:

1. 青銅器的起源、世界青銅器的分布,以及青銅器在古代社會的地位與重要性。

2. 古代開採銅礦、煉銅方法及煉銅各種工具,礦石、煉渣、礦坑、煉爐的復原模型。

3. 青銅器的鑄造技術方法,包括「塊範法」、「失蠟法」。

4. 展出商代早期到戰國時代各類青銅器,揭開上面銘文、族徽奧妙。

5. 介紹現代鑄造工業技術,了解鑄造技術傳承與發展。

由「鼎立三十」特展可以瞭解:什麼是自然之銅?湖北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青銅是什麼?範鑄法和鍛打法。

鼎立三十 122 

青銅的歷史。

展示內容:

1.編鐘2.引言3.採礦與煉銅4.青銅器的鑄造技術

5.商代的青銅器6.西周的青銅器7.春秋的青銅器8.戰國的青銅器。

教學研習:

1.現代鑄造2.鑄造展演3.人類學組林德牧老師建構設計的早期礦坑體驗4.科學小教室

展場放映短片:

1.編鐘介紹2.銅綠山幻影成像3.塊範法鑄造4.越王「勾踐」劍5.曾侯乙墓挖掘。

互動查詢:

1.古字查詢2.展品查詢。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科博館訊」、「靜電」

記錄隨筆:科博館前人類典藏組、立體劇場 志工潘精華

( 興趣嗜好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motherschool&aid=2807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