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001.回憶過往‧點滴在心 ~ 太 極 生 風 ~~潘精華老師~~2018年1月號46期
2018/01/31 19:41:01瀏覽253|回應0|推薦0

回憶過往‧點滴在心 ~ 太 極 生 風 ~~

潘精華老師.

「台中空軍子弟學校」校舍是平行式的克難教室,

每棟之間活動空間有限,

好在旁邊的忠烈祠有寬大的通道,

再加上力行路對面台中體育場都是上體育課的好場地,

學生們都喜歡在忠烈祠通道做活動,

因為那裏兩側有高大的樹木遮陰,不怕太陽曬,運動打球都很適宜,

除非田徑運動需要跑道、沙坑才轉移到體專體育場上課。

民國五十六年「台中空軍子弟小學」奉令改制為

「台中市北區省三國民小學」移交台中市政府接管。

國防部、空軍總司令部在現今健行路(過去的育德路)

一塊甘蔗園興建新式三層鋼筋水泥大樓

(當時台中市學校校舍最高只有兩層,大多為木造、磚造舊日式建築)

讓附近的學校及民眾感到好奇與羨慕。

>

那時候「省三」校舍設計成ㄩ字形,

另加建一排平房教職員單身宿舍及學生蒸飯廚房。

北方是農田、南方是民居土角老厝、東邊是菜園、大排水溝、

西邊是洋式建築「美國馬禮遜學校」。

新校園落成驗收後,地面留下大小不等的水泥磚塊,

簡易校門設在「馬禮遜學校」紅磚圍牆水溝旁。

育德路通路很窄,

運用社會資源修築一條瀝青路,有一段緩坡才能進入學校,

四周用分段水泥柱牽拉流刺網作為校園分界。

升旗台和整個活動場都是大小不等的土方泥塊。

校園沒有半棵樹、更沒有花草,

上體育課總得抽個十幾分鐘撿拾水泥塊,用石頭搥碎泥塊,

師生把它當作課前柔軟預備操,也就不覺得辛苦了。

教學大樓前方空洞洞的,

我和徐校長承達先生、總務處宋子鵬主任放學之後脫下上衣,

拿起鋤頭、圓鍬、十字鎬 一鋤一鏟挖出水泥塊,

開闢成小花圃,種了苗木,

徐校長還特別要我到新社鄉農林廳大南種苗繁殖場採購了多種花卉種子。

慢慢的花苗成長綻放,

讓省三校園成了綠意盎然、萬紫千紅美麗校園,

前來賞花的民眾大有人在,還向我們索取花苗共享。

當時每個眷村空間腹地很小,住戶想找個運動地方也很不容易,

那個年代校園為了安全都沒開放,

綠地公園少的可憐,

除了台中公園(中山公園)以外,找不到公共綠地,

「省三國小」南邊的「中正公園」原本是公墓,

除了一條小路通到中華路和平等里眷村,

因為墳墓區很少人路經那兒。

「省三國小」開放式校園成了眷村晨運人士選擇好地方。

每天都可看見早起眷村上班族在校園打太極拳。

太極拳運動風氣也影響了附近居民學習興趣。

六年孝班小班長冉懋聖和藹可親的父親冉英先生

在部隊休班的時候偶爾會到學校操場打太極拳,

冉先生的拳術精妙,高深的功夫柔中帶剛,

我看到慈祥的冉先生和他寒暄一陣子,

他說:「太極拳是我國傳統武術的一種,

與八卦掌、形意拳並列內家拳,

它可以增強人的體質是很好的運動;

太極拳講究中定、心靜、放鬆、慢練,

不需要太大的空間,陰晴風雨、室內室外都可以活動,

太極拳結合了「易經」的陰陽學說為拳理依據,

道家的導引、吐納和經絡學說作為內功依據,

太極拳的發源地可能是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出現在何時則無從考究。

冉英先生故鄉是四川省,

過去川蜀老一輩練太極拳武術的鄉親為了防盜匪、抗日寇,

有防身實戰技法來護鄉保民,

國泰民安之後,太極拳轉型為養生功效,腳踏實地去學習鍛鍊身體」。

「台中空小」改制為「省三國小」之後

面臨一個最大的挑戰問題,

台中市北區每年舉辦一次區運會,大會表演節目由北區國民小學輪流擔任,

過去因為北區「台中空軍子弟學校」是隸屬空軍總司令部轄管,

可以不用參加(另一所天主教私立「育仁小學」也排除在外)。

新學校剛成立,沒有大會舞專業藝能老師又沒有完好的操場設備和經費補助。

當時北區小學很少,

只有「太平」、「中華」、「建國」(現在的「五權國中」校址)、

「健行」、「篤行」、「省三」六所台中市立小學,

其他五所小學區運會都表演過了。

徐承達校長接到公函感到惶恐,這個重責大任推卸不掉,

尤其新設立的「省三國小」傳承來自

強棒師資升學率最強的「台中空軍子弟學校」,不能漏氣

要讓人刮目相看,怎麼辦?

傷透腦筋,我靈機一動

想到小班長冉懋聖的令尊冉英先生是最好的社會人力資產,

當下請冉懋聖班長回家懇求父親能幫忙教授六年孝班小朋友「太極拳」

代表學校參加表演(學生大多數都是原空小班底空軍子弟),

可敬的冉英先生以家長愛校精神毅然答應了。

喜出望外,

冉先生依據大會規定表演時間把整套的太極拳濃縮,

親自找時間講解細節和指導表演架式。

我們每天除了訓練田徑選手體力和耐力,

早晚上下學前後順著「省三」和「馬禮遜」學校外牆田埂跑野外,

小班長冉懋聖極為認真熱心傳授來自父親教導的太極拳精粹款式,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同學們非常賣力的學習,動作熟練整齊劃一,

小班長教太極拳成為全校師生和社區民眾茶餘飯後最佳美談!

星期天北區運動會日子到了,

孝班小小太極拳隊從「省三」步行到大會會場「太平國小」操場。

開幕式表演節目開始,

當大會司儀播報大會表演節目「太極生風」由「省三國小」擔任。

以往各校表演不是土風舞就是大會操,

「省三國小」校學生首次參加就突破創新,

「太極拳」由孩子們擔綱引起一陣震撼!

讓人驚訝的表演服裝是學校體育課白長褲,上衣是白校服,

腰帶綁縛一條紅色腰帶(臨時由家長剪裁)

克難式的裝備加上精彩的拳法立即贏得滿場喝采歡呼!

小小太極拳隊虎虎生風、在響徹雲霄的掌聲中圓滿順利完美退場,

給大會留下極為良好深刻的印象,

更吸引大家對太極拳認識與日後學習動機。

更提醒各校日後表演節目要突破創意才能跟得上時代變遷大眾的期待,

「省三國小」帶給他們的啟示對發展體育多元化領域是有助益好的開始。

班上同學每天早晚跑野外,在田徑賽上奪得最佳成績,

這次北區運動會「省三國小」是最大贏家,

錦標、獎牌一大堆!

值得一提的區運會之外另一章

全市「小足球錦標賽」更是「省三」的天下,

感謝陳英才老師的幫忙,

我們利用「中國醫藥學院」外操場綠色草坪操場訓練,

特別選拔空軍小僑生楊x福同學擔任隊長屢建奇功(很遺憾忘了他的大名)。

田徑場、球場、大會重頭戲開幕表演,

「省三國小」留下很好典範。

我們很感恩已經作古的老家長太極拳導師冉英先生,

謝謝小班長冉懋聖的「準備、行善、服務」熱忱,

更懷念早年為母校打拼的校友們!

( 興趣嗜好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motherschool&aid=110085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