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13 07:33:47瀏覽139|回應0|推薦0 | |
從前想到貴州﹐只想到歷史上的夜郎國和飛流直下的黃果樹大瀑布。來到貴州﹐才真正領略到貴州無處不在的美。貴州多雨﹐多高山﹐多深谷,到處都好像可看到,以山水組合而成,變化萬千的奇異風景。剛好正趕上一年中最好的季節﹐晴朗的天氣把春天所有的明媚都釋放出來了。即使是最尋常不過的山野﹐也漫無邊際地開滿了油菜花。大片大片搖曳在風中的金黃色,還夾雜著綻放粉紅色的桃花。行走倘佯在這幽靜秀麗、樸實無華的山川天地之間,眼前和平、寧靜的自然美景,使我暫時忘了自己、忘了紅塵。 這天早晨,我們乘車前往龍宮洞觀光。沿途,貴州所特有的喀斯特地形—一座座呈黛綠色調的半圓山嶺,遠近相間地,各自默然獨坐於車行四周,使我感覺彷彿行進於 巨大的彩墨畫卷中。環山的路上,更是天然奇景處處,令人目不暇給。谷底世外桃源般的村落,幽美空靈、清新出塵。進入景區,更驚艷於盛開的桃花及環繞翠綠山 谷的清澈溪流。或許這春光明媚、百花盛放的時節,在當地是個特別集會的日子吧,成群結隊的少數民族婦女,各自穿戴著自家精緻的傳統服飾,露著善良、純樸、 自信的微笑,快樂地一起賞花踏青。不論是身著淡雅斜襟寬袖的布衣族婦女,還是穿明式鳳陽裝的漢人,她們的多采多姿,不但像到處盛開的鮮花一樣為山川增添了 亮眼的色彩,而且構成了一種特有唯獨雲貴高原才有的人文 風景。官方規定:「著傳統服飾者,可免門票」,這真是令人喝采的德政! 除 了天然美景,在遙遠山野的小村寨─雲峰堡,一個幾乎要被無邊黃花菜田淹沒的地方﹐深藏著珍貴的人文景觀。我們很幸運地在貴州屯堡博物館前,欣賞了一齣儺戲 ─歷史的活化石﹐戲劇的活化石﹐戲碼取自三國演義的故事。在一片空曠的土地上﹐劉﹑關﹑張和呂布的臉上覆蓋著一塊黑布,只有眼睛前面開了兩個小圓洞。鑼鼓 喧天價響,震天動地地吼,充分顯示出人民頑強的生命力與對上天的敬畏,使我想起千百年來老百姓的祈禱﹑吶喊和呼喚。儺文化來自中原,儺祭是遠古人敬神祭 天、驅鬼逐邪的一種儀式。先民希望通過這種儀式,求得風調雨順、五榖豐收,遠離災難瘟疫。明朝軍旅中,就很盛行這種將祭祀、操練、娛樂融為一體的軍儺。朱 元璋派30萬大軍遠征西南,神秘的儺文化也就隨著軍屯﹑民屯進入貴州,並與當地的風俗民情相融合。我想我所看到的這場儺戲更多是娛樂﹐因此在一陣內心深處的顫慄之後﹐反而是演員身上五彩斑斕的衣服更讓我好奇。 多 彩的貴州體現在人身上,是少數民族的衣著。中國少數民族的服裝,傳承了民族特有的文化風貌,雖與漢民族不同,然其形制、紋飾及意涵,仍融合了中華文化的精 華。貴州是苗族主要的聚居地,婦女服飾的款式不僅呈現瑰麗多彩的民族情懷,更具有族群認同、身分象徵、傳統信仰、藝術美學等內涵。苗族女子傳統的服裝,不 論織錦、臘染或刺繡,不論素淨、淡雅、古樸、繁複、或五彩斑爛,其紋樣圖案、式樣配件等,都蘊含神話、傳說、歷史及民族文化信仰之表徵,彷彿件件都是「穿 在身上的史書」、「可看的文化」、「可說的故事」。多元共生互補,也是族群生活的最佳寫照吧。因此,不論生苗、熟苗、花苗、白苗、黑苗、長裙苗、短裙 苗…,他們慧心巧思設計的服裝,疊穿衣裙的方式,以及佩帶銀 飾可避邪的習俗,都令我著迷。苗族歷史悠久,是人口最多、地域分佈最廣、支系最繁的少數民族,也是我國唯一以服飾紀錄歷史、維繫文化傳統的民族。苗族一直 沒有文字,所以一些來自遠古民族文明的訊息,全都依靠古曲、口述及服飾衣裝中的符碼、紋樣、圖騰傳承。1905年,英國牧師為苗族創立了簡易的拼音文字,自此以後“哪裡有教堂,哪裡就有學校”。 於是漸漸地,苗族人不僅會閱讀、寫信、紀錄民族歷史情事,也能與漢人溝通,並開始恭讀聖經及唱讚美詩了。 若干年前,我在北京的潘家園民間藝術品市場,購買了件一件黑底粉紅織花的短外套。上衣的袖子、雙肩、前襟、後背等部位,都有精美別緻的織錦花繡,其紋樣中有 卍字,壽字,蝴蝶圖案,及一些代表陽光的抽象線條。衣領與下擺部份,還加鑲了一整圈的銀飾。帶回台北乾洗後,就一直掛在一張明式雞翅木製作的姑娘椅背上。 這次來到貴州,終於發現,這件我喜愛的上衣,原來出自花苗婦女的巧手,歡喜之餘,又趁機搶時間,選購了一件蓋膝的黑色土布百摺裙,和兩條以手工「打籽繡」 製作的寬布圍腰,還有一雙釘上刀片就可以踢土匪的藍布繡花鞋。要不是台北天氣太熱,我真會穿上對襟的短衣,及有粉紅織錦繡花邊的百摺裙,秀給好朋友看呢!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環境的封閉與天候的不利,確實限制了貴州人對現代化的期待與發展。然而,也就是因為貴州偏遠落後,所以至今仍幸運地保留下較多最原生態的自然風景﹑文化特色和古樸風貌吧! 原載芥子第三十一期(2008年10月發行)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