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臺北藝術之旅(一):臺北當代藝術館
2013/10/24 23:08:37瀏覽446|回應0|推薦0

特展主題: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展期:2013/09/14-2013/11/10

 

若各位剛好有興趣於當代藝術,對於當代議題中的個體(individual )如何生存的議題有興趣的話,建議不要錯過這個展覽。

這個展覽是由臺北哥德學院與臺北當代藝術館,共同邀請十幾位德國年輕藝術家針對風險社會這個主題進行創作,主要探討個體如何生活於這個多變的、複雜的、不同面向相互影響的全球化社會,個體又如何去面對資本主義之下的金融危機,社會變遷,社會不公,生活中種種的不確定性,以及黃鴨效應。最後問一個問題是,即使個體面臨這麼多的困境,個體是否可以找到新的合作模式?

 

觀看這個展覽時,也讓我想到對於當代藝術定義的問題?

 

何謂當代藝術?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我看不懂,與我無關,或者,我喜歡印象派,莫內,文藝復興的達文西...等等。

 

若用一個淺白的概念來簡述當代藝術,當代藝術品的創作是藝術家運用不同的媒材去呈現他對於當代社會的一種關注,一種探討,一種反省,一種點醒。不同的年代會生產出不同的媒材提供藝術家使用。從歷史的觀點來看,不同年代的藝術家是對於前期藝術家的一種反抗,一種反省。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家不再把目光放在的身上,而開始把目光注視著本身。印象派藝術家疲憊于寫實,而把目光投注于自然,人與自然的關係,例如,莫內特別喜愛觀察光在自然的種種不同的影響性,寫實不再是印象畫派所關注的焦點,而是捕抓霎那間的永恆,時間一去不返,今日的陽光與昨日,與前一小時,與前一刻,與前一秒盡不相同。因此,他們想要去捕抓眼前的那霎間。

 

回到這次的特展,這些德國30-40歲年輕藝術家從自身的生活環境,關注他們生命歷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例如車諾比對於他們所造成的影響,進而注意環境議題,能源議題,風險社會的議題;另外,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他們去反省價值與價格的關係。在此依序介紹我所感到興趣的藝術家以及他們的藝術作品。

 

«火箭樹»是米夏爾.賽斯托佛的作品,他最擅長的就是用日常生活所見的事物進行裝置藝術的創作。他的概念非常的簡單,在靜謐環境中的草地,存在一棵壯碩的大樹,挺拔,屹立不搖地生在這片草原中,不料,在某個時代,霎那間,這棵壯碩的樹被炸毀了,一切歸於零。

這個作品讓我思考著,人有可能獨自生活於環境之中嗎? 人受到環境影響是很大的,尤其生活在21世紀的人,或許特別可以感同身受。原本衣食無缺的生活,因金融危機而化為烏有;原本快樂的童年,可能會因為槍擊案而命喪黃泉;原本快樂之行,可能會因交通事故而受傷,死亡;可能會因為水災而滅村,人的生命財產難以受到保障。面臨這樣的亂世,人又如何生活於其中?如何自保?

米夏爾.賽斯托佛第二份作品也是非常值得深思,«無題(拇指)»是利用幻燈機投影出他自己所製作的拇指雕塑,透過投影裝置,拇指不斷地轉動,投影出的符號不斷地映入眼簾。」的符號在當今的社交網路世界,呈現是一種二元對立的價值觀,非好即壞,非贊成及反對,很快的,我們被教育成為對立的價值觀。在這樣的價值觀個體的成是建立在他者如何觀看自己,個體也很快速的時間被馴化成統一的價值觀,而不敢有自己的想法。藝術家利用這樣簡單,放大的裝置藝術,讓觀者去思考這種不知不覺形成的價值觀是如何形成?如何遍佈在這樣的社交網路世界?難道個體的自主意識是如此薄弱?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uriel2006&aid=917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