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2 16:17:51瀏覽589|回應1|推薦16 | |
98年10月7日至12月9日,每周三都有一場生活美學系列的演講,地點在文化局桃園館。九月初我就報了名,一直懷著期待的心情在等待,因為第一場是由茶人李曙韻女士主講,講題是「台灣茶文化其技、其藝、其道」。 享受了三個小時的茶文化洗禮,十分折服李曙韻女士深博的茶學及對茶事之專與痴。在問與答時間裡,我發問「茶人不可一日無茶?」李曙韻女士以自身的經驗來解惑,讓我體會到用身體來喝茶是一種不可輕忽的感覺。因時間緊迫,未能詳細講述茶道,有點遺憾。其實茶道也太難申說,沒有體悟與實行,茶與人之間的距離是苦澀而遙遠的。多數茶人會認為茶道就是「和、敬、清、寂」這四規了,而有一種更淺易的說法是「茶人通過品飲而悟道,這種過程就稱作茶道。」這與「老實念佛」一樣,茶事就是茶人生活的全部,專注在「老實做茶事」與「老實喝茶」上,心是實在的,清楚的,平常的。 在家中設置一間茶室用以怡情養性,是必要的,它不是多餘的空間或非尋常空間,我將之視為生活的主區。雖然家裡的空間不大,六年前我仍堅持拆除電視櫃和收納櫃,將客廳改成飲茶空間,心靈美感和五感(眼、耳、鼻、舌、觸)全部開展在每一天的生活裡。 10月14日由新故鄉文化基金會的董事長廖嘉展先生主講「用心打造美好家園」。未聽講之前以為這美好家園是指家居環境,實際上是指921地震之後的家園重建與生態社區的建構。在新故鄉的網站裡可以深入認識生態環境與人類永續生活的重要關係。災後的重建工作是千頭萬緒的,只有務實和堅持才可以再度將人力和人心聚集起來,因而成功扶植了有特色的桃米社區。廖嘉展先生播放了近二百張的相片來讓聽眾了解土地與心靈、生命與文化是相伴相隨的。散席之後,我也渴望自己的社區也能馬上變身成為一個生機勃勃的綠環境。 10月21日由楊子葆教授主講「關於美的歐洲經驗與思考」。楊教授的開場白已經打散了許多人的午后昏沉,可想今日的演講將是多麼的不同凡響。提到歐洲,動人的風景就浮現在眼前,尤其法國式的飲食、人文及禮儀從來不會被世人忽略。楊教授的親身小故事特別多,有一則是留法期間,他在租屋的廚房裡煮泡麵,呼嚕呼嚕地站著吃鍋子裡的麵,房東撞見後對他說:「你這種吃法只能餵飽你的身體,但是你的靈魂依然飢餓。」「下次你得將麵倒在碗裡,鋪上桌布再坐著吃。」「你的靈魂依然飢餓!!!」一句話撞出兩種文化的差異。我彷彿是像當年的楊教授,呼吸不見了,愣住了。 楊教授又舉例十九世紀末德國烏伯塔(Wuppertal)的懸吊式捷運,因烏伯塔市民的堅持,不害怕權威、不管他人的嘲笑和反對,才能擁有自己想要過的生活。所以人應該為什麼而堅持是生活與靈魂的共同需求和價值。 總體而言,歐洲人認為美絕不止於藝術修養,而是生活的一部份,從食、衣、住、行、人際互動、文化活動中實踐美的價值並思索內化成為心靈的宏觀視野。所以生活也不應該被切割成「工作」與「休閒」、「藝術活動」與「日常作息」...等對立的分裂狀態。 幸福的生活想必是時時刻刻都能欣賞「美」與思考「美」。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