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空間設計的概念
2009/09/24 11:30:36瀏覽325|回應0|推薦6

在工作生涯裡,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空間設計,因熱愛美而自學一些有關美的學識,稱不上什麼設計,還好我不需賴此維生。天生的敏感與美感讓我跳出虛華的包裝,肯浪費空間與時間來試驗,肯在生活裡揮灑真性情。最後我折服在大自然裡,原來,一切的美和設計都是在模仿自然。

在學習的過程裡,或在工作中,要有清晰的觀念和思想,用最自然的方法來表現,才有設計可言。而設計可取是

(1) 整體配置的「生成原則」:

不是我要如何設計,而是環境要我如何設計。我只是將環境地物的潛力釋放出來。

(2) 空間簡樸到純粹的地步,具精神性,有氣氛在。要抖落人為多餘裝飾不難,要忍住刺激效果不用也不難,但要動必有因、造形必有道之理,這就是考驗。

台灣藝術界常患「有形無神」,即因用心未肯照顧心神的覺察、本心的妥當,所以體現不出什麼精神。

美的內涵要素,分析起來可有四項:

A. 內在的感情思想

B. 透過某事物對象

C. 藉某些媒介物

D. 做了美的呈現。

例如:對茶的情思,透過茶室,藉土木竹石等媒介,做了一個讓人能興起美感經驗的空間。

(D) 即狹義的美,是人感官與生理的美感需要。學校叫「基本設計課」。

(B)(C)是對事物的深入與對工具的熟練,需長期累積的功力。

(A) 是個人主體生命的體會、對生活的見識熱情等。

廣義的美感應包括這四項。換句話說,美可以定義為充實、豐富;

美可以定義為:當真充分時,一定遇到善的問題,將真與善流露出來即是美。美從來不應侷限於狹義的感官美。在中國,美的相反詞是陋(貧乏粗鄙),不是醜,醜若是真且善,可以很美,原因在此。每一個人都是天生的欣賞家,只怕你的欣賞力被你自己的心(成見)壓制了,德國包括斯校長、哈佛大學建築學院院長葛羅培說:這個時代藝術的危機,是知識膨脹而直覺萎縮。若學界與媒體不以知識、經驗輕視常人之直心覺知,若人人敢將心神解放出來,人人有了主與體,社會的欣賞力自然能恢復起來。

了設計,就離不開創意,可以看看賴聲川的體驗:

今天,我們說創意  賴聲川

1.  創意是可以訓練的。

2.  改變看世界的方式,讓創意源源不絕。

3.  創意就是看到意想不到的連結方式。

4.  創意也需要管理。

5.  創意的形式需要嚴謹的紀律。

6.  替創意尋找適合的表現形式。

7.  創意需要時間的累積與鍛鍊。

當然,做什麼要像什麼,希望自認為是設計師的人,必須先將美、設計和創意落實在自己的生活裡,言行一致,表裡皆美。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onfoxa&aid=334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