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4/17 15:29:32瀏覽1389|回應0|推薦2 | |
發燒即體溫升高,通常意味著體內有病菌感染。 正常的體溫約攝氏37.2度左右。除非體溫上升到38.9(成人)或39.4(小孩),否則無需反應過度。發燒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表示疾病出現了。 發燒時避免服用含鐵及鋅的綜合維他命及礦物質。 當感染出現時,體內會將多餘的鐵質排到組織內,以降低發燒。若補充含鐵的營養品,將增加身體的負擔。此外,發燒時,鋅不易被吸收。維生素A是非常重要的營養補充品,是免疫系統必需之物,可抗感染及強化免疫系統。 便秘會使發燒持續不退。 作數次冷水擦澡以降低體溫。 喝大量的蒸餾水及果汁,避免固體食物直到狀況好轉。 除非兒童因為發燒而非常不舒服,並且全身痙攣,否則不要急著降低體溫。 絕對不可以給兒童服用阿斯匹靈。 腳底按摩 當人發燒昏倒時,按摩「腦下垂體」反射區,立即見效。 腦下垂體:是內分必系統的總部,是腺體之王,位於大拇指中央。 上半身淋巴系統(胸腔):腳背第一趾與第二趾間,在聲帶反射區的後面。 針炙 大椎(督脈):為諸陽之會,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外關(手少陽三焦經):陽池上2寸,橈尺二骨間。主治發熱,頭痛,耳鳴 .....。 大椎與外關合用可疏散高熱、却除頭痛目赤。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