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24 20:25:31瀏覽713|回應0|推薦0 | |
一、 前言 個人在幼教師資培育路上經營了將近三十年,這段人生最精華的階段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自己的最愛—幼教教學與研究。由於個人的博士研究著重”以教師為研究者”所進行的行動研究,歷程中發現”教師的深度省思”以及”專業對話”是幫助教師提升教育專業品質的重要關鍵因素。 去年,當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保系邀請我負責一組”產業專班實務行動專題”課程時,我欣然地接受這項挑戰,因為個人認為能幫助幼教現場教師經由不斷省思與對話,來改善現場教師的教學品質是相當有意義的工作。 正因為自己 學習歷程中,我和學生們互相激盪出對課程進度與規劃的各種想法,也從不同的角度一起思考如何將教學實踐能以更有效的研究書寫方式來完成。從學習省思到課程的實踐,幫助他們一步一步地建構出教師對自己課程設計的理念與實踐方式。 二、 幼教藝術課程行動探究歷程簡述 我的博士論文研究主軸是以教學者為研究者,與幼兒共同建構一套以主題探索為主的幼兒音樂律動課程,分析幼兒在音樂律動活動的探索行為表現,並探討教學過程中師生如何共同建構學習,以及課程建構歷程中可能面臨的各種挑戰。整個研究歷程我既是研究者更是行動者,根據不同階段的需求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包括:課程設計者、教學者、資料蒐集者以及訪談者等角色。 完 這篇論文的研究歷程與專業訓練幫助自己在引導產業專班實習生進行行動專題時,能扮演較佳的引導者。為了清楚說明自己的研究歷程與收穫,特別整理一篇去年發表在”奧福音樂”的文章「構築幼兒學習的鷹架-以音樂律動創意教學為例」與大家分享(如 附件)。 三、 與產業專班實習生的第一類接觸 當我第一次與產業專班學生接觸時,內心思考著幾個問題:這些學生的幼教背景如何?書寫研究的專業訓練背景又是如何?從學生眾說紛紜中,我大致整理出對這群學生的專業描述,。 (一)教學知能豐富但教育理論基礎不足 (二)具高度省思能力但欠缺省思扎記的分享知能 (三)具課程計畫能力但欠缺課程實踐能力 (四)研究方法論的訓練普遍不足 基於上述,我整理了幾個引導專業發展的方向與策略,來幫助這群有熱情但欠缺方向感的實習生們完成他們的行動專題: (一)每週以一個關注的焦點來進行個人在教學或教師角色上的省思,並加強省思書寫的技巧,以及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的能力 (二)培養省思與專業對話的能力 (三)針對焦點問題整理討論後的心得 (四)計畫下一個關注焦點,並擬定改善策略 以上四個重點是上學期的學習重點,期待他們能從省思與探究中培養對行動研究方法中很重要的”螺旋循環式歷程"的研究知能。從每週的討論中發現他們雖具備課程設計與規劃能力,但對課程之理論基礎普遍不清楚,因此下學期我期待他們能深入對課程理論的探究,並訂定自己的行動研究階段,包括:尋找一個課程主題作為起點、釐清該課程主題的設計理念以及教學情境的限制、發展教學之行動策略並放入實踐中。 四、 蛻變與成長 針對產業專班實習生以及任課教師在整個行動專題中,為解決教學與研究問題,應用行動策略以實踐力行,精進反省,而後獲得教學與實務的智慧及專業成長的心情寫照。 首先針對個人從事行動研究多年,在引導學生從事行動探究的專業方面,發現個人更懂得從多方面角度去關懷學生所面臨的問題,並從過去研究與省思的專業訓練中,能更深入地與學生們對談,並引導團體間的對話,對於幫助學生研擬行動研究策略方面也能有獨到的看法。 在實習生方面,我發現他們從最初對”選擇一個關注焦點”都有問題開始,到期末已能針對教學、教室情境、幼兒學習問題….等等,提出深入的思考方向,且能與他人進行深度地對話。經由行動中研究夥伴的提問、回饋與協助,實習生學習到如何從不同角度看自己以及他人的課程實踐,更能從多元觀點提醒自己如何在困境中去釐清並尋找到適合的出路。 五、 對未來實務課程行動專題的建議 身為一位行動研究專業學者與教育家,我不斷地思考如何將自己的研究專業落實在師資培育現場,這項工作要比建構一套課程要困難許多。強化幼教現場教師教學與研究能力是未來師資培育的重點工作,而加 (一)引導實習生從事行動研究前需加強”研究方法”的訓練。 (二)強化實習生的省思、討論與對話能力。 (三)引導者是課程能否實踐的關鍵,因此,引導者須具備豐富的行動研究經驗。 (四)為了解實習生的教學現場,未來可以增加訪視的時間,以確實了解實習生的教學困境。 (五)一個班若有不同的引導者,可以事先針對教學方向與教學評鑑進行討論,以建立一套可行的”專業社群合作模式”。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