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5 Emily小寶貝3歲8個月了!與家人赴天品追思爺爺,及歡度母親節。(附照片226 張) - Shih-Hui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Shih-Hui的部落格
作家:Epaise
文章分類
    Top
    202403~05 Emily小寶貝3歲8個月了!與家人赴天品追思爺爺,及歡度母親節。(附照片226 張)
    2024/06/04 01:30:18
    瀏覽:5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以下訊息轉貼自【奇蜜育兒資訊】

    本期特選主題: 小心外食危害孩子的健康

    你知道外食對孩子健康的嚴重性嗎?癌症關懷基金會106年4月公布的晚餐大調查顯示,天天外食的兒童,不僅影響生長激素分泌,還會因為睡不飽而影響學習,爸媽要警戒了。

    經常外食的家庭,不論是爸媽買回家還是帶孩子到餐館用餐,或以泡麵、微波食物等當正餐,都會讓人擔心是否營養均衡、衛生安全。

    外食對幼兒健康的5大危害

    1.增加幼兒肥胖的機率

    外食的主菜大多以肉類為主,如雞腿便當,蛋白質與脂肪都偏高,再加上外食分量都以大人食量估算,容易使孩子過量進食;不僅使幼兒的胃腸過度負擔,過多的熱量攝取也會增加肥胖的機率。

    2.導致孩子營養不均衡

    由於外食多以肉類為主,孩子能夠吃到的蔬菜量遠低於每日攝取建議量;外食中的蔬菜往往又鹹又油,可能導致孩子挑食,長期容易造成維生素不足及膳食纖維過少等問題。

    3.引起心血管疾病與代謝異常

    愈常與爸媽一起外食的孩子,血中的膽固醇愈容易升高。因為外食大多屬於肉類、油炸類,也是高膽固醇、高油脂的食物,長期攝取將導致血脂肪異常、動脈硬化、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膽固醇過高的孩子通常也會伴隨體重過重的問題,長期下來容易累積形成尿酸過高、脂肪肝、便祕等危險因子。

    4.提高幼兒罹患腎臟疾病的風險

    外食的調味多偏向重口味,大量使用了糖、鹽、味素等調味品,這些添加物大多是化學成分,會加速細胞老化。若孩子從食物中攝取大量的糖,將會過度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而如果鹽分吃得愈多,鈉的攝取也愈高,將會增加孩子腎臟排泄的負擔。孩子的鈉攝取量應該少於大人,但是市面上兒童餐通常只是改變分量,不會在口味或成分上調整,嚴格說來,並沒有專為孩子設計。

    5.黑心食品的隱憂──安全與衛生問題

    近年黑心食物事件頻傳,如:私宰病死豬流入市面;重複使用含有反式脂肪的氫化食用油來油炸雞排、薯條。此外,台灣氣候潮濕悶熱,食物很容易孳生細菌與發霉。在無法了解食物的來源、製造過程與保存方式的情況下,若過度依賴外食,吃出健康問題的機率也將大大增加。

    小叮嚀:選擇食物也要停、看、聽

    爸媽請鼓勵孩子多吃「綠燈食物」,拒絕「紅燈食物」,從小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紅燈食物

    只提供油脂、糖或鹽分,而幾乎不含其他營養素。如:炸薯條、洋芋片、豆腐乳、鹹魚、臘肉、香腸、培根、醬菜、蜜餞、含糖飲料等。

    ■黃燈食物

    含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但因烹調方式不當,油、糖或鹽分含量較高,必須限量攝取。如:炒飯、甜鹹麵包、全脂奶、油炸豆腐、煎魚、炸雞或豬排、多油炒蔬菜、水果沙拉,以及市售便當。

    ■綠燈食物

    含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且低油、低糖、低鹽,如:米飯、饅頭、低脂奶、涼拌豆腐、清蒸魚、蒜泥瘦肉、燙蔬菜及新鮮水果等。

    延伸閱讀: 爸媽關注食材,可減少孩子外食過敏

    研究發現,幾乎每12個嬰兒就有1個對食物過敏,該怎麼樣減少嬰幼兒的食物過敏,也是現在父母相當重視的課題。母乳如何讓嬰兒較容易適應固體食物,並減少過敏現象?外食寶寶的食材又該如何挑選?提供了兩項研究給爸媽參考。

    減少過敏,留意副食品及餵母奶時間

    英國的研究指出,開始餵嬰兒吃固體食物時,如果仍持續餵母奶,那麼寶寶就比較沒有食物過敏的憂慮。

    這項研究是根據41名在2歲前就有過敏現象的嬰兒,和82名沒過敏的嬰兒做比對後發現:有過敏現象的嬰兒,開始吃固體食物的時間較早,約在17周之前,而且通常在喝配方奶之前沒喝過母奶。

    研究者認為,母奶中的免疫因子可以讓嬰兒較容易適應固體食物,如果吃固體食物時,嬰兒體內已有母奶的免疫因子,那麼他對固體食物的過敏現象便會減少。學者建議,如果能持續餵母奶1年,並在嬰兒16周之後再開始餵固體食物,寶寶應該較不容易食物過敏。

    母奶可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是非常確切的,雖然有些母奶寶寶還是有食物過敏問題,但造成食物過敏的原因很多,如果寶寶很小就出現過敏現象,建議爸媽及早請醫師診斷,找出過敏原。(資料來源/Pediatrics)

    爸媽關注食材,可減少孩子外食過敏

    雖然幼兒過敏現象會隨成長而自然降低,但是據統計,日本有約10%的嬰幼兒有食物過敏的傾向,當時用某種特定食物,也就是接觸到過敏原時,會發生發疹、腹痛、嘔吐或呼吸困難等症狀。

    主要的7大過敏原是:蛋、牛奶、小麥、蕎麥、花生、蝦、螃蟹,而大豆、香蕉、芝麻和生魚卵也易造成過敏。至於可食用多少和過敏程度,則有個別差異。

    日本市販的加工包裝食品有標示過敏原的義務,但是一般餐廳的菜單並沒有標示義務。因此,外食時如何選擇孩子可以吃的食物,對爸媽是一大挑戰。據日本公益法人「食物過敏兒的爸爸協會」2013年的調查顯示,有58%的過敏兒在外食後有發病經驗,其中2%甚至危及生命。

    日本政府主管消費問題的「消費者廳」,曾在近年討論外食過敏的問題,但因飲食店的菜單和進貨來源日日有變,立法規範並不容易。所以爸媽帶孩子外食還是得靠自己判斷。其中主要判斷方式是:事先查詢菜單內容、看網路口碑、憑過去外食反應判斷,選擇孩子已經適應的食材,才能降低外食過敏發生的機率。

    本期特選主題: 3歲孩子的性別概念

    中午要去吃喜宴,媽媽幫3歲半的小愷穿上一件紅色格子的襯衫。小愷一路上都在鬧脾氣地說:「我是男生,不要穿紅色的衣服。」媽媽心想小愷的反應也太誇張了吧!

    3歲已經知道自己的性別

    「我是男生?還是女生?」大約2歲半到3歲之間,孩子就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代表他已經知道自己的性別,也知道男生和女生不一樣。

    到了3~4歲,孩子知道自己是男生或女生,也知道自己小寶寶時及長大之後並不會改變。但有趣的是,這時孩子是依照外表來「分類」性別,加上經驗有限,所以當他看到一個剪了短髮、穿褲子的女生,可能會誤判成男生,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孩子(尤其是男生)對打扮常有莫名的堅持,因為他覺得一旦穿了紅色的衣服或是背了粉紅色的背包,他可能就會變成女生了。

    一直到了5歲之後,孩子才確認性別不會因外表或行為改變而有所變化,也因為如此,爸媽會發現,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於外表不會像之前這麼執著,女生不會什麼場合都執意要穿裙子,男生也比較可以接受紅色系的衣服。

    性別影響遊戲與玩具的喜好

    根據近年來最新腦科學研究發現,性別認同與性別差異是由基因與荷爾蒙所決定,兩性的大腦神經結構上確實有先天上的不同,並非是受到後天環境影響。爸媽可以觀察到,孩子到了2、3歲時,性別的確影響了他們對玩具或遊戲的喜好,像是女生大多喜歡玩觸感柔軟的洋娃娃,男孩則喜歡玩比較機械性的汽車;畫圖時,女生喜歡用鮮艷的顏色(如紅、黃、橙、綠)、畫的是名詞(人、房子或是洋娃娃);男生大多用偏暗的顏色(如黑色、咖啡色)、喜歡畫動詞(汽車相撞或是打架)。

    避免刻板印象,尊重個別差異

    要提醒爸媽的是,雖說男女各有其特質,但這只是概括性的區分,絕對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更不是必須遵循的標準模式。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性格和需求,還會受到環境與同儕的影響,不須把性別刻板印象加諸在孩子身上。

    日常生活中,爸媽可以透過欣賞與學習彼此的長處,使孩子了解性別角色並不是僵化的,是可以有彈性的。爸媽自己也要理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即使小男孩喜歡抱娃娃、玩扮家家酒,或是有些女孩成天蹦蹦跳跳,喜歡爬樹、打棒球,都應該欣賞並支持孩子的個人特質,唯有順著孩子的性格特質發展,讓孩子多方嘗試,孩子的潛能才能發光發亮,才是最重要的。

    延伸閱讀: 親子共浴該停止了嗎?

    Q:我們住在宜蘭常泡溫泉,跟兩個兒子從他們1歲多開始就常一起洗澡,現在老大3歲多了,對身體會有些好奇,我是不是該停止親子共浴呢?

    A:居住在宜蘭礁溪地區,泡溫泉是常見的生活樣貌,對親子共浴的接受度可能比其他地區更高,態度更自在。

    依文化習慣調整,可趁機實施性教育

    親子共浴牽涉到文化和生活習慣。像日本人全家一起洗澡是稀鬆平常的事,他們覺得身體是很美的,也很享受互相擦背那種肌膚接觸的親密感和快樂,並且認為洗澡時除了可以教孩子認識器官,同時教導如何保護自己;但歐美國家比較注重獨立性,強調個人隱私,所以孩子年幼時才會親子共浴,並藉機教導他有關身體器官的名稱,以及如何清洗自己,大約5歲左右就讓孩子獨自洗澡。

    4歲前,親子盡情把握自在共浴時光

    親子共浴的最好時期是2~3歲,小小孩能充分享受和爸媽或手足一起洗澡、玩水的樂趣;而34歲是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所謂的「性意識期」,孩子對性產生較明顯的好奇心,親子共浴的過程可幫助他瞭解自己、瞭解別人,認識男女的不同。不過,親子共浴要孩子和爸媽都覺得自在才合宜;隨著孩子年齡長大,可改成同性別的才一起共浴,如:父子共浴、母女共浴,不需要勉強維持以往的習慣。

    本期特選主題: 丟球不簡單,多練習動作更協調

    這陣子小徹特別喜歡玩球,媽媽用了大小不同的箱子,讓小徹玩投籃的遊戲。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媽媽發現小徹丟球的動作更精確,把球丟進箱子裡的次數也明顯變多了。

    球是孩子不可或缺的玩具,當孩子拿到了球,自然會做出手指抓握、手臂拋丟的動作,開始玩起丟球的遊戲。

    「低手丟球」到「過肩投球」

    孩子丟球時,一開始是出現把手放低,由下往上拋出球的「低手丟球」動作,再進展到將手舉過肩膀、旋轉身體將球丟出的「過肩投球」動作。過肩投球時,孩子必須將手臂往後伸展,用跟手相反的那隻腳支撐身體,並且移動身體、向前跨出一步,再將球丟出去。也就是說,用右手投球時,左腳會先跨一步,右腳跟會接著提起,身體則會稍微由右向左旋轉。

    多練習,丟球動作更協調

    一般來說,3歲孩子已經可以保持身體平衡地把球丟出去,但仔細觀察卻會發現,有些孩子的丟球動作很流暢、很有力氣,有些孩子的肢體動作總覺得不太協調,球也丟不遠。

     這是因為丟球動作的發展:一開始是先從手腕、手肘的力量,逐漸運用雙腳、臀部、腰部和肩膀的旋轉及移動,並配合身體重心的轉移,而成為全身協調運用的動作。然而這樣的動作技能,並不會因為年紀增長而自動精熟,必須提供孩子練習的機會、正確的指導以及適當的學習環境,才能使得丟球動作的協調性、速度感以及精確性越來越好。

    增加成功經驗,孩子玩得更起勁

    丟球可以使得手臂肌肉能靈活協調,並強化肌力,還能增強對空間的判斷能力,對於將來學習各種運動都有幫助,是很好的體能遊戲。如果孩子因為手部肌力不足,或只會手腕用力丟球時,建議爸媽平時多讓孩子自己提、搬東西,以增加肌力;爸媽也可以親自示範丟球動作,或是扶著孩子、引導他用手肘及全身的力量將球丟出去。多練習幾次,孩子就能把球越丟越遠了。

    如果孩子是因為缺少練習,在遊戲過程中產生挫折感而排斥玩球時,爸媽可以安排符合孩子能力的玩法,增加孩子成功丟球的機率,再逐漸增加難度。例如:可以改用孩子比較容易操控、不會滾動或彈走的沙包;或是增加目標物使得丟球變得比較容易。像是爸媽可以鼓勵孩子把球丟到大箱子或呼拉圈裡,成功之後,再拉長距離或縮小目標物範圍,這樣「過關」的遊戲規則會讓孩子想要不斷挑戰,進而增進了丟球的技能。

    延伸閱讀: 3~5歲孩子大動作發展及適合的運動

    滿3歲的孩子,跑、跳等基本能力已經具備,加上前庭正蓬勃發展,每天精力旺盛的像隻到處闖禍的小猴子。與其讓孩子在家裡四處搗蛋,不如多帶他們到戶外,讓大自然消耗他們的體能,同時培養健康身心。

    3歲半前庭蓬勃發展

    前庭掌管平衡感,它接收來自於頭部、眼睛與身體傳來的平衡和動作的訊息,然後傳遞給中樞神經,讓我們可以調整身體姿勢、維持平衡及動作平穩。

    3歲半以後,前庭開始蓬勃發展,對於爸媽而言,這階段的孩子成天就像隻小猴子一樣,在沙發和床上蹦蹦跳跳、在客廳爬上爬下轉圈圈,或是一不小心就打破這個、摔壞那個。這是因為家裡空間不夠寬廣,如果有時間多帶孩子出門,讓孩子爬爬樹或者在操場跑跑步,只要前庭接受充分刺激,回家後孩子就會安穩許多。

    讓孩子嘗試適合的活動

    大部分的孩子,1歲半就會出現跑步動作,2歲便能併攏雙腳往上跳,離開地表一小步;3歲時,不但跑得很好,而且還能跳躍5公分高的繩子。

    由於已經具備大部分運動的基本能力,所以孩子也漸漸喜歡往外跑,因為戶外才有更多新鮮有趣的活動可以參加。比方說,假日的公園裡常有小朋友在溜直排輪,學校操場上也有大朋友追逐著踢足球,孩子見了總是躍躍欲試。爸爸媽媽可以評估孩子的能力,讓他參加適合的活動,通常騎單車、丟接球、跳繩、跳格子等,都很適合3~5歲的孩子;游泳的話,由於需要練習閉氣,4歲以上再開始接觸會比較恰當。至於直排輪和溜冰,則與孩子全身的平衡能力有關,而且孩子的腳還在發育中,鞋子不好挑選,建議滿5歲後再開始學習,而且保護裝備要準備齊全。

    3~5歲孩子的大動作發展&適合的活動

    3歲孩子的大動作發展

    ● 單腳站幾秒

    ● 單腳向前跳一下

    ● 兩腳往前跳50公分以上

    ● 雙腳併攏往上跳過5公分的子

    ● 對準1.5公尺外牆壁上的目標擲球

     適合的活動:跳床、騎車、跑步、攀爬、丟接球

    4歲孩子的大動作發展

    ● 連續單腳跳

    ● 換腳單腳跳

    ● 擊球

    ● 先對地彈球,再讓球擊中牆上目標

    適合的活動:跳格子、丟球、讓孩子打擊擊球過網、桌球、游泳

    5歲孩子的大動作發展

    ● 將球往前踢3.5公尺遠

    ● 往前、往後、往側邊,甚至轉身180度跳躍

    適合的活動:跳繩、直排輪、踢足球

    本期特選主題: 孩子生病時,該吃抗生素嗎?

    孩子吃抗生素會產生抗藥性?

    不少爸媽擔心,孩子吃了抗生素會產生抗藥性,以後再吃就沒效了?其實,抗藥性是存在於細菌上,並非人的身上。因為早些年普遍使用抗生素對抗傳染病,民眾也常把抗生素當成「消炎藥」自行服用,農牧業也在飼料中加入了抗生素,種種因素導致有抗藥性的細菌越來越多,加上細菌變種的速度很快,一旦新抗生素的研發速度太慢,就可能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

    孩子何時該使用抗生素?

    大部分發燒、感冒、喉嚨痛等症狀,是由病毒引起的,並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吃抗生素還可能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以及腹痛等副作用。絕大多數的抗生素僅對細菌有效,因此只適用於細菌感染,以下,介紹5種必須使用抗生素的常見兒科疾病:

    ■急性中耳炎:必須由醫師依照孩子年齡以及嚴重性,來判斷是否使用抗生素。如果孩子2歲以上,可跟醫師討論,是不是先開兩天的止痛藥觀察看看,避免進行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療。

    ■鼻竇炎:黃鼻涕絕不等同鼻竇炎,必須由醫生正確診斷鼻竇炎之後,才使用正確的抗生素治療1014天,病情就可以緩解;要是過敏性鼻炎,則應該治療過敏,不需使用抗生素。

    ■扁桃腺化膿:小兒科病患中,只有10%的扁桃腺化膿是細菌感染,需要運用抗生素。值得注意的是,最常引起扁桃腺化膿的A型鏈球菌,較容易感染515歲的孩子,3歲以下的感染機率反而很低。

    ■細菌性肺炎:肺炎分為細菌性肺炎、非典型肺炎。細菌性肺炎只佔20%,通常比較嚴重,對孩子來說有致命的可能,需要服用抗生素治療;非典型肺炎多半較輕微,可以自行痊癒。

    ■泌尿道感染:嬰幼兒之所以泌尿道感染,通常是被糞便中的細菌感染,1歲以下男寶寶居多,1歲以上則是女寶寶為主。泌尿道感染的元兇幾乎都是細菌,因此,大多數都需要使用抗生素,不過必須經由細菌培養,以確定真正致病的細菌。

    溝通用藥,才能把藥吃對

    嬰幼兒的免疫力較差,容易受細菌侵犯,病程惡化的速度也較快,因此,很多時候無法等細菌培養結果出來,就必須由醫師判定是否為細菌感染,以及該使用哪種抗生素治療,無形中可能吃進過多的抗生素,不但可能殺死體內的好菌,也可能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

    當醫師建議使用抗生素治療時,若是爸媽有疑問,可以跟醫師討論,也要記得問醫師「如果症狀減輕,藥還必須吃完嗎?」千萬不要自行減藥、停藥,因為服用劑量不夠或未滿一個療程的抗生素,很容易讓細菌發展出抗藥性;此外,更不要自行購買消炎藥、消炎藥膏使用。其實,只要善用抗生素,就能趨緩甚至停止抗藥性細菌的增加,如此科學家就有更多時間研發新藥,幫助人類繼續對抗細菌感染。

    本期特選主題: 讚美孩子也要有方法

    讚美是一種藝術,想讓孩子充分感受到你的心意,又不造成錯誤認知,其實有方法可循。掌握讚美原則,不但孩子的表現會更好,親子關係也更親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每一天都要面對新的挑戰,如果爸媽能夠學習用正向的角度來看孩子,欣賞他的努力和進步,給予真誠的讚美,便能讓孩子更有力氣向前邁進一大步,肯定自己「真的很棒」。

    以下整理了讚美孩子的7個原則與方法供爸媽參考。

    1.讚美過程而非結果

    爸媽必須能看見孩子正向的部分並讚賞孩子努力的過程,如果過於看重結果,孩子很容易誤會爸媽對他的「正向關懷」是有條件的,一定要達到某種目標,爸媽才會喜歡他,孩子可能因此不敢或不願做某些嘗試,沒辦法真正發揮自我。即使孩子的表現不如預期,可先讚美孩子做得不錯的地方,再指出需加強的部分。

    2.具體讚美,針對努力而非能力

    研究發現,必須讚美孩子努力的歷程而不是聰明才智,幫助孩子發現過程中的優點和缺點,才能讓孩子有持續努力下去的動機。讚美時,要具體點出孩子表現之處。比如:與其讚美孩子圖畫得好棒、好美,不如直接說明他使用的綠色很美,讓人感受到很有活力。這樣能更直接傳達你的訊息和建議。

    3.讚美孩子的特質,不是成績

    從孩子會翻身到踏出人生的第一步,爸媽都會由衷地發出讚美,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讚美卻日益減少。其實,在每天的親子生活中,一定找得到值得讚許的表現,比如:和孩子共讀時,孩子的想像力令人驚豔;孩子願意分享、主動幫忙收拾……這些都是值得讚美的表現,也是累積孩子自信的來源。

    4.真誠讚美,避免誇大不實

    如果口中說著讚美的話,但態度輕率,孩子會知道這個讚美不是發自內心。讚美並非要說誇大不實的話,而是要多用正向語言。例如,孩子說:「我會收玩具,我是不是很聰明!」這時候可以謝謝他的認真收拾,讓孩子收到正確回饋,才不會讓他產生「自我感覺過度良好」的問題。

    5.善用表情、口頭或肢體語言讚美

    孩子對大人的情緒其實相當敏感,爸媽在表達讚美時,別忘了除了口頭語言,要善用表情(如:微笑)、動作(如:摸摸孩子的頭)或手勢(如:以大拇指比出讚的手勢),即時讓孩子明白自己受到認可、讚賞與注意。

    6.不要給孩子比較式的讚美

    孩子天生不同,讚美孩子時只能和過去的他作比較。當爸媽總是以別人來評價孩

    子,易讓孩子產生「反正我怎麼努力都比不過別人的自卑感」,很快地就會選擇

    放棄學習。

    7.讚美與肯定要即時

    幼兒相當依賴大人的回饋,來調整行為方向以及了解自我能力的評價,所以爸媽必須在孩子行動的當下給予讚美,如果過太久才回應,孩子不容易連結行為與讚美之間的關係。

    本期特選主題: 孩子愛冒險卻粗心莽撞,怎麼辦?

    3~4歲的孩子,常顯得活力充沛,很多事情都躍躍欲試;但是一個勁兒往前衝時,也容易粗心大意,讓人擔心。爸媽該怎麼引導呢?

    這個年紀的孩子喜歡追求刺激、愛冒險,加上他們擁有豐富的想像力,所以常會突如其來做出一些驚險的舉動,讓爸媽捏把冷汗。例如,他喜歡跳上跳下或爬高,當他準備從高處往下跳時,會認為自己也能像小飛俠或是蝙蝠俠那樣騰空而降,對高度的警覺性不夠,也無法意識到跌落地面的危險性。

     孩子莽撞時是因誤解爸媽的指令

    由於孩子的語言能力已經發展得很好,爸媽常以為他什麼都懂,事實上,有時候孩子並沒有真正明白爸媽在對話或指令中所傳達的意思,於是孩子就會做出看似冒險或不聽話的行為。例如,大人帶孩子外出辦事,叮嚀孩子:「你在這裡等媽媽,媽媽到前面拿東西,一會兒就回來。」大人以為這樣表達已經夠清楚了,但孩子可能無法確定「一會兒」是多久,「前面」又是哪裡,等了一下,或許認為自己往前移動就可以看到媽媽了,於是就往前走,但很可能卻因走錯方向而迷路。

    在生活中讓孩子學習膽大心細

    爸媽在日常生活中,可透過以下方法來教導孩子做到膽大心細:

    ■具體教導孩子安全觀念並做約定

    如果孩子總是喜歡玩一些令你擔心的遊戲(如:爬高、從高處跳下),你不妨和孩子約定,什麼樣的場所才可以爬,但只能爬到哪一層,而且一定要爸媽或老師在場才安全。爸媽也可以際陪他去安全的遊戲場體驗,認識正確的遊戲方式,或在教練和老師的指導下挑戰有難度的設施。

    ■運用新聞事件,詳細討論說明

    當媒體報導相關事件時(如:從窗戶墜落或玩火造成意外),跟孩子討論為什麼他們會發生意外,以及該怎麼做才正確。由於孩子有時無法掌握語言背後的真正涵意,爸媽給的訊息或指令要十分清楚,例如,當爸媽告訴孩子,小朋友不能「玩」打火機,孩子或許以為:「我不是『玩』打火機,我是想要點蠟燭。」所以爸媽要更清楚地告訴孩子:「小朋友不能用打火機,那是大人的工具。」同時也要將家中的危險物品收好。

    只要爸媽做好安全的準備,孩子在生活中就可以一方面鍛鍊出膽量,一方面也懂得分寸而不魯莽。

    延伸閱讀: 冒險愛玩也是學習

    一到假日,小凱就動個不停,一會兒拜託媽媽讓他去溜直排輪,一會兒要求爸爸帶他去攀岩、爬樹,看著精力充沛的小凱,媽媽心裡嘀咕:這孩子未免太愛冒險、太愛玩了吧!

    喜歡挑戰極限,但不見得控制得宜

    當孩子會跑、會跳,肢體動作愈來愈靈活,大小肌肉運用更協調時,他們開始喜歡挑戰自己身體能力的極限,嘗試許多新動作。

    5、6歲這個年紀的孩子,從原本比較安靜的特質轉變到比較好動,喜歡在室內或戶外到處玩耍,例如:喜歡在攀爬架上爬上爬下、喜歡騎三輪車或腳踏車挑戰下坡的速度感、玩單槓時他會一再嘗試擺出高難度或特別的動作。男孩之間也很喜歡玩角力的遊戲,但往往玩到不知停止,有時候可能會用力過頭或疼痛受傷。典型的6歲孩子幾乎無時無刻都想動,連坐在椅子上時也不太安分,喜歡扭來扭去,或是只靠著椅子邊緣坐、把椅子翹起來,因此可能跌坐在地上。

    不只愛大肌肉運動,小肌肉也忙不停

    有趣的是,這個年紀的孩子不只是著迷於釋放體力的身體動作,他們也非常喜歡把手當成工具,進行操作性的活動,例如:他們喜歡木工玩具、喜歡操作真實的工具,也喜歡拆解及組合東西。雖然動作有時可能還笨拙,或是把釘子敲歪、鋸子鋸彎、螺絲卡住,但仍舊樂此不疲,充滿熱情地把玩及研究自己所看到的東西。

    如果爸媽想要保持孩子的挑戰特質,請盡量提供他適合的工具或材料,像是:針線縫紉用具、敲打釘槌的工具、磁鐵、放大鏡、迴紋針或細鐵絲、小釘書機、打孔機等,孩子可能會做出爸媽意想不到的成品呢!

    欣賞孩子冒險活動背後的價值

    在這個活力充沛、喜歡向外探索的年紀,孩子需要有一個空間,讓他盡情地釋放內在能量,學習平衡以及協調身體的不同感官。孩子的活動不只在學習控制身體,透過大肌肉活動,除了可以調整內分泌與自律神經系統、提高免疫功能,還能促進腦部發展,情緒調節的能力也會比較好;小肌肉的活動則會增進眼手協調、活化大腦。爸媽只要能提供適合的活動環境或安全的活動器具,不但能讓孩子的動作能力變得更精熟、情緒更健康,孩子也會更有自信。

    本期特選主題: 3歲孩子怎麼玩?~遊戲行為發展大解密!

    小小孩透過遊戲和外在世界互動,並在過程中學習到各種能力。不過,孩子玩的方式並非一成不變,隨著年紀的增長,孩子的遊戲行為將由自己一個人玩進展到和別人一起玩。

    遊戲行為隨著年紀改變

    孩子和其他孩子的遊戲行為,會依循著特定的發展進程,從單獨、自我中心的遊戲模式,逐漸發展成可以和其他孩子合作的遊戲。研究幼兒遊戲行為的學者派頓認為,3歲孩子與其他孩子遊戲時會出現的以下3種遊戲行為:

    2歲~3歲半的「旁觀者行為」

    這個階段孩子還不太知道怎麼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所以他在團體中並不加入遊戲,而是將大部分時間用來觀察其他孩子遊戲,有時會跟旁邊的孩子說話或提供建議,例如問別人「這是什麼?」這種模式稱之為「旁觀者行為」。

    2歲~3歲半的「單獨遊戲」

    在團體中,2歲到3歲半孩子有時則是獨自玩著自己的玩具,他玩的玩具和旁邊孩子玩的並不一樣,和其他孩子所進行的活動也毫不相關。例如:在同一個房間裡,一個孩子玩積木、另一個在塗鴉,這兩個孩子就是各別進行「單獨遊戲」。

    2歲~3歲半的「平行遊戲」

    有時2歲~3歲半孩子們會聚在一起玩類似的玩具,雖然會在意其他人在玩什麼,但通常注意一下子就繼續各玩各的、彼此沒有互動,稱之為「平行遊戲」。例如:幾個孩子一起玩積木,但各自蓋著自己想要蓋的城堡或動物園。這時如果有個孩子試著接近另外一個孩子,大多是為了想要玩對方的玩具,並不是真的想要一起玩。

    3歲半之後才會想要一起玩

    由此可知,對一個3歲孩子來說,不跟別人玩、只想自己玩,或是不加入遊戲、卻一直看著別人玩,其實都是很正常的遊戲行為,因此,爸媽在引導孩子遊戲時,並不需要勉強孩子跟其他孩子一起玩。通常等到孩子3歲半之後,比較能夠和其他孩子玩在一起,不過因為總是自己決定自己想玩什麼,還沒有發展出彼此協調的能力,所以常會出現爭奪玩具而吵架的場面。

    遊戲行為會依狀況交替出現

    對3歲半以上的孩子來說,以上各類遊戲行為經常會交替出現,像是:當孩子不想和別人互動,或是決定是否要玩新遊戲時,他就會出現「平行遊戲」或「旁觀者行為」;當孩子進行美勞、拼圖或閱讀活動這類需要特別專注的遊戲時,他就會只想要自己一個人玩,也就是進行「單獨遊戲」。瞭解孩子的遊戲行為發展,爸媽就不需要太擔心孩子的遊戲行為怎麼會突然改變,其實這都是很常見的。

    本期特選主題: 從生活中認識各種形狀

    自從凱凱玩過形狀拼圖之後,對於各種圖形都十分著迷,走到哪兒都在找「形狀」,對於「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也越來越能夠準確地說出來。

    形狀隱藏在生活物件和大自然中

    生活環境中充滿各種形狀——有「圓」滾滾的球、「三角」飯糰、「方形」磁磚等;大自然裡也處處看得到形狀,像是「圓圓」的滿月、「心形」的菩提樹葉等。形狀是組成物體的元素之一,認識各種形狀是孩子視覺辨識能力進步的重要指標,當孩子能夠觀察、描述出各種形狀,對於繪畫、閱讀或認字能力的發展都會有幫助。

    透過觀察、操作和遊戲來認識形狀

    在還沒有學會各種形狀的名稱之前,其實孩子早已從日常生活的觀察與操作的經驗中,逐漸歸納出形狀的特性。像是:觀察到小球會滾動,不小心掉到地上的橘子也會滾動;玩小汽車時,注意到汽車輪子是圓的,也會轉動,進而歸納出「圓形」有滾動的特性。或是每天吃的三明治有三個角、學校裡布置用的三角旗幟也有三個角,雖然大小、長短不太一樣,不過有三個尖角就是「三角形」。

    如果孩子喜歡畫畫,爸媽可以試著讓他畫圓,即使畫得不很圓也沒關係,可以提醒他把頭尾接起來;或是爸媽先在紙上畫三個小點,請他用直線連連看,就變成了三角形,這樣動手畫的過程,可以讓孩子記住形狀的特徵。爸媽也可以準備幾個基本形狀的印章,或是用紅蘿蔔、地瓜等蔬菜切一小塊當印章,讓孩子玩形狀蓋印的遊戲,像是:兩個圓形上面蓋一個長方形,就變成了車子;一個小圓緊接著一個大圓,就是可愛的雪人,這也是孩子認識形狀、組合形狀的好方式。

    除了生活中處處可得的素材,爸媽還可以挑選經過精心設計的玩具,例如《創意幾何拼圖》,讓孩子在遊戲中體會幾何圖形的特徵及排列組合的樂趣。

    教學短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QTJwc0YNGQ  (1:39)

    (給爸媽的遊戲Tips~促進形狀概念發展的好玩具3歲孩子可以辨識出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並說出這3種形狀的名稱;4歲左右,能夠分解、組合形狀,像是把兩個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把兩個半圓形拼成一個圓形。所以,爸媽可以提供像是:蓋印組、七巧板或是稍微複雜的形狀拼圖或積木,孩子在組合各種形狀、建構物體的過程中,不但可以察覺到形狀變化的巧妙,更能增進分解與組合圖形的能力,還能增進創造力喔!)

    延伸閱讀: 運用幾何圖形組合創作捏塑         

    沒有固定形狀、可塑性高的黏土,有各式各樣的玩法。遊戲的過程中,孩子不但增進了大小肌肉發展與手眼協調能力,還能體驗到色彩、空間、造形等美學概念。靈活小手讓黏土更好玩

    3歲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已有明顯的進步,玩黏土時,可以靈活使用手腕、手指的力量做出按壓、捏取、揉捏等動作。除此之外,孩子也能使用工具玩黏土,像是用塑膠刀分割黏土、刻劃線條;用叉子或模具在黏土上壓出形狀;或使用圓棒、麵棍,把黏土平、薄...因為工具的加入,黏土遊戲會變得更多元、更有趣。運用幾何圖形組合創作因為手部能力的精進,3歲孩子已經不能滿足於只是隨意捏揉搓壓這種玩法,此時爸媽可以試著引導孩子創作一些具象的物體,增加孩子玩黏土的樂趣與成就感。運用幾何圖形組合出生活常見的事物,是非常適合這個年紀的創作方式,如:搓出兩顆圓球,疊在一起就成了雪人;把圓球輕輕壓扁,再用竹籤沿著邊緣畫線、在中心戳幾個洞,就成了小餅乾;把黏土盡量延伸搓長再捲起來就成了一朵花等。此外,還可以試著結合其他素材(如:各種豆類、彩色珠珠等)一起創作,以豐富孩子的作品。

    不需要給孩子太多限制

    這個時期的孩子全憑自己的主觀印象創作,加上塑型對他來說並不容易,因此,不必要求孩子一定要依照固定步驟或是固定形象去完成作品。當你希望他搓圓,他偏要壓扁,也沒關係,多給孩子親手操作黏土的機會,並鼓勵孩子盡情創作,這些過程都將成為孩子累積美感與創造力的來源。不同黏土的選擇指南除了安全無毒的麵糰黏土之外,孩子3歲之後,可以多嘗試不同質地的黏土,如:

    ● 重量輕、易混色、延展性佳的輕質土,有著色彩鮮豔、易乾、易保存的特性,非常適合小孩單獨或結合其他素材創作。

    ● 陶土質地緊密,需要用力才能塑型,用水才能接合;上釉、窯燒後,還會呈現不同色澤與質感,可帶給孩子很不同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期特選主題: 乳牙蛀掉了沒關係吧?!

    媽媽發現小美門牙上出現了小黑點,起初有點擔心會不會是蛀牙,但又想著反正遲早會換牙,乳牙蛀了應該也不用大驚小怪吧……但事實上,爸媽若不理會孩子乳牙的蛀蝕問題,可是會大大影響將來恆牙的發展。

    爸媽看著孩子嘴裡開始冒出一顆顆小白牙,眼中流露的喜悅不在話下,而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接觸的食物越來越多,小小乳牙即將面臨的「齲齒問題」也就不容忽視。

    乳牙將引導恆牙的生長

    乳牙如同恆牙一樣,除了具有美觀、咀嚼、幫助消化、協助發音,以及刺激齒槽骨發育的功能之外,還肩負一項既特殊又重要的功能——引導將來恆牙齒列的萌發生長。不過,因為乳牙替換成恆牙並不是一夕之間就能完成,一般來說,換牙「工程」約從6歲起,一直持續到12歲左右。因此,從乳牙萌發開始,就必須好好保養乳牙,好讓恆牙之後能順利完成交接。

    乳牙蛀蝕將影響恆牙生長

    若是輕忽了乳牙蛀蝕的問題,沒有即時加以處理,等到蛀牙越來越嚴重,延誤了黃金治療時期,將會使得細菌感染擴散,傷害到乳牙下方的恆牙牙胚發育,進而影響到將來恆牙的健康發展,有可能造成恆牙生長時牙鈣化不全的現象。

    另外,若是乳臼齒因為蛀牙崩塌或提早脫落,會造成6歲左右新長出來的第一大恆臼齒向前移動,使得約在9歲至11歲才會換牙萌發的恆牙小臼齒沒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如此將來就必須要花費時間和金錢進行矯正治療。

    養成口腔保健的好習慣

    因此,為了避免乳牙蛀蝕,請積極為孩子養成以下兩項重要的口腔保健好習慣:

    ■持續保持潔牙好習慣

    應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適齡、適口的牙刷以及品質好的兒童牙膏,並為孩子養成早晚、飯後刷牙的好習慣。當孩子還小時,自己刷牙是為了習慣的養成,潔牙工作主要是由爸媽進行;等到孩子3歲之後,他就得慢慢學著如何自己把牙齒刷乾淨,此時爸媽應放慢刷牙的速度,一邊解釋、一邊動作,多鼓勵、少挑剔,等孩子刷好之後,再由爸媽協助清潔並檢查有沒有刷乾淨,如此小小孩才能持續保有一口健康的好牙。請帶著孩子一起來唱首刷牙歌,練習正確刷牙的方法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wbCIXkPpso (2:39)

    《蛀牙王子》健康律動操:刷牙歌 (小朋友唱跳)

    保護牙齒有方法,培養刷牙好習慣

    培養健康的觀念,像是吃完東西要漱口、少吃黏性太強的糖果、牙齒要天天刷、而且每一顆都要刷到,用正確的知識保護牙齒!

    ■定期進行牙齒健檢與塗氟

    目前國內已實施6歲以下孩子可每年免費塗氟2次的健保措施,爸媽可在孩子長出第一顆牙之後,每半年定期帶孩子到兒童牙醫診所進行牙齒檢查並塗氟,以減少蛀牙的發生。若是孩子真的蛀牙了,還能早期發現問題、早期治療。

    給爸媽的小提醒~不要讓孩子使用成人牙膏

    2~5歲的孩子吞嚥反射機能還沒發育完全,每次刷牙都可能會吞入牙膏,如果讓孩子使用成人牙膏的話,很容易吃下過量的氟。此外,成人牙膏通常含有除牙垢的磨砂劑,有時會對孩子的腸胃造成過敏。因此,建議爸媽還是讓孩子使用兒童牙膏,每次使用的量只需要約1粒花生大小就夠了。至於,有些爸媽認為兒童牙膏太甜也會造成蛀牙,事實上兒童牙膏的甜味是來自木糖醇,是不會造成蛀牙的,請爸媽不用擔心。

    延伸閱讀: 乳牙蛀牙嚴重,一定要做根管治療嗎?

    Q1: 小孩1歲半後門牙就斷了,那時不敢用力刷,很怕小孩痛,結果現在蛀牙變得又黑又黃,這樣一定要根管治療嗎?

    A1: 根管治療就是俗稱的抽神經。當牙齒蛀牙情況嚴重的時候,蛀牙病灶中的細菌會侵入牙齒的根管,或是透過象牙質小管將毒素釋放到根管裡,牙齒的神經因感染會部分或全部壞死。根管治療就是將這些發炎、壞死的組織清理乾淨,還給牙齒健康乾淨的根管,最後再套上乳牙套保護起來。

    如果乳牙蛀得太深,蛀到牙髓神經,才需要把已經壞死的牙髓神經清潔消毒乾淨,而如果因乳牙牙髓壞死而不治療,造成化膿感染可能會影響到恆牙的形狀與萌發。

    根管治療是清潔消毒牙髓然後恢復牙齒的型態,如此這個乳牙才能發揮他階段性的功能,讓小朋友可以容易吃東西攝取營養,而且還可以確保恆牙不至容易長歪。

    Q2: 孩子都已經4歲了,我用盡各種方法,除了把奶嘴塗辣椒,但還是改不掉孩子吃奶嘴的習慣。他現在想睡或想哭時,都會要吃奶嘴。我也發現他的上下排牙齒好像不太整齊,該怎麼辦?

    A2: 孩子會藉著吸吮獲得安定與滿足感,但也容易造就不定時找奶嘴的習慣,甚至片刻不離。如果孩子3歲以後還每天吸吮超過6小時,爸媽就要更積極正視改正吸奶嘴這個問題了。

    從齒列發展來看,1歲半之前吸吮對齒列、顎骨生長較無影響,但若4歲後還每天長時間地吸吮易出現:暴牙、咬合不正、上下顎變型等問題,也容易造成情緒暴躁、舌頭只擅長做口腔內簡單的動作,以致有些發音不標準,隨著成長,構音的障礙會愈來愈嚴重。

    戒奶嘴前,先滿足孩子的需求

    想戒除奶嘴,當孩子哭鬧時,爸媽要先找出他不安的原因,並暫時用玩具或其他有趣的活動來吸引他,讓他學會用其他方式解除情緒上的不舒服,而不是停留在用原始的吸吮獲取安全感和滿足。另外,孩子無聊或焦慮時也會想要吸奶嘴,因此爸媽應增加親子互動的時間,給予肢體上的親密和溫暖,讓他得到滿足感。

    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告別奶嘴

    孩子從2歲開始語言能力逐漸精熟,爸媽可以試著跟孩子說吃奶嘴的壞處,例如:用暴牙照片具體讓孩子瞭解那樣不漂亮、只有小Baby才用奶嘴等。等孩子準備好後,爸媽可舉辦個「告別奶嘴」儀式,和孩子一起把奶嘴藏起來或丟掉。只要是孩子已經準備好、心甘情願的情況下,幾乎都可以成功地戒掉奶嘴,當然,爸媽也必須以同理心和耐心,幫助孩子度過這段時期,不要取笑或捉弄他。

    豐富孩子的生活、戒掉吃奶嘴

    戒奶嘴不是短時間可達成,建議爸媽為孩子準備豐富的活動、提供操作類玩具讓孩子把玩、多跟他一起說話或唱歌,減少吃奶嘴的時間。等到他白天都不會想起奶嘴了,再處理睡前吃奶嘴的問題,如:讓孩子抱著軟綿綿的布偶、聽睡前故事,從口腔觸覺滿足提升到手部操作觸覺與聽知覺,都是不錯的方法。

     

    回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