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力病要從心的根源解 - 107.9.20台南講座主文 - 李璧如醫師排寒保暖治未病筆記 - udn部落格
李璧如醫師排寒保暖治未病筆記
作家:李璧如醫師
文章分類
    Top
    業力病要從心的根源解 - 107.9.20台南講座主文
    2020/06/09 12:59:35
    瀏覽:12028
    迴響:0
    推薦:18
    引用0

    日期:107.9.20
    地點:台南市東區大同路小南園子
    整理者:呂之浩
     這個題目在台北和高雄都各講過一次,不過每次講的會和我當時碰到的案例和體會有關,其實也不見得一樣,但大體上一致。上個星期有個新病人,是臉友,她已排寒兩年多,最近一直在冒虛汗,這種狀況其實非常危險,所以我讓她過來。她大概五十幾歲,向來看西醫,這兩年因為我的文章,有找一些中醫看,但她真的看西醫太久了,那天來時整個人非常虛,大量冒汗大概兩個禮拜,可能還有一些焦慮的狀況,當天病史沒有問得很詳細,我先處理她心腎不交還有心陽虛的虛汗。在中醫的觀念,汗為心之液,我們講「津液」,也是精的一種,是較清、不那麼厚重的物質,從腠理出,這樣大量流汗,對心臟的負荷非常大。她這樣也不能直接收斂,要給她一些提振心腎陽氣以及滋補腎陰的藥。她回去以後,還是一直不安的發訊息來,畢竟吃了藥雖然會舒服一點,但不像西藥立即改變狀態,讓症狀消失。這不太可能嘛,因為她是長期的虛損,這兩個月又大爆汗。
     終於昨天她跟我說,症狀已經緩解不少,持續改善中,但過程中我能感受到她極大的恐懼。你知道,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恐懼。這兩天的回訊中,我記得曾經對她說,人該死的時候就會死,那怕多一秒也沒辦法活,但不會死的時候就是不會死。唉,所以恐懼實在是多餘的,它真的很消耗我們的能量。
     這幾天當中,這位病人也曾回去看西醫,中間一度我甚至想放棄她。你知道,長期看中醫的,比較容易進入我們的系統,若從西醫轉過來,其實仍會帶著許多懷疑、猶豫。不過總算她還是發現了自己有某種程度的進步,只是沒辦法立刻解決而已。
     一部破舊的車子若給它換上一個最新、馬力最大的引擎,有可能一開就出問題,因為配備不完整,搞不好一上路就解體了。人也是一樣,一個太虛弱的人要讓他調理上來,並不能太快,要分步驟,慢慢把他的氣養好,而不是立刻給予最強最好的藥,馬上把他拉上來,這樣他的身體一時也無法適應。所以,必須分次第。
     所以說,排寒的過程難免會有一些盲點,這也是我最近會出來講這個主題的原因。我不太清楚你們是什麼狀況看了我的文章、怎樣開始排寒,也不知道你們對排寒有什麼期待,我就從我們的經驗開始談起。這個理論是我大概六、七年間實證出來的,是臨床的東西,我不會掉書袋,頂多就是從一個個案講到另一個個案,都是案例。首先要講的是磁場和業力的問題。
     大家要知道,其實病的因素很多、一大半是和心性有關係,那個病的成因,病之所以會發生跟個人長期心理狀態、還有他的周遭環境糾結,是一種慢性的發展狀態,到最後,就會呈現在肉體上,變成一個具體的病氣、病結。我可以先講三個甲午年,也就是2013年的case,那是個很特殊的年份。有個病人他才20出頭,是X達電的工程師,他得的是淋巴癌,脖子長了很多腫瘤纍纍如珠,他姐姐是我的病人,他們沒有給西醫治療就直接過來。我用我的方式治療,效果很好,因為這肯定是寒氣結成的嘛。要散結,把這個氣散掉,然後也加點清熱解毒的藥。每次吃藥他都會發燒,這個瘤暫時會變大,然後就消掉了。就這樣子循環,發燒、變大、然後消散。我們都很高興,他們每次都會拍照,量瘤的大小。這樣子的臨床,如果這是有效的,這樣兩個、三個有效…就可以形成一個套路,當然,不同人有不同的體質,在不同的時空、不同的地理環境,當然會有些差異,可是如果這個方法有效,你就可以提出一些結論。我為什麼可以斬釘截鐵說這個是怎樣、那個怎樣,也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臨床,經過病人的實證,我就可以抓住共同的特質。可這個案例我一直沒寫,就是等收割嘛,等他整個消掉,我要好好寫一篇,連影像紀錄都有了。這個病人很年輕,中間還出國去玩,整個狀況都ok。可是有個重點非常重要,畢竟太年輕,我想他水果生冷應該沒忌口,而且當時我也沒有如如今再三叮囑。
     到中元節那天開始出狀況,睡不著覺,從那天開始以後,這個一直都執行有效的方法就完全行不通了,然後開始變大、增生。沒有辦法,只好放手讓他去就看西醫了,一年多之後他就走了。這真的很詭異,在中元節時發生這樣的變化,這該怎麼說呢!我的解釋啦,或許他的業力在那時候就整個大引爆了,這醫生沒有辦法處理,因為醫生不是神仙,我沒有辦法消除你的業力。或許有些人認為,這是你沒有本事的卸責之詞,問題是,我當了快20年的醫生,我看過這麼多病人,我真的發現有些病是業力病。
     另外一個病人,他真的是我很好的樣本,我已經講過他非常多次,你若仔細看文章一定都看得到。這個病人,也是甲午年,二月時來找我看病,他的病是比較特殊,或許有點傳染可能,第一次我沒有在診所看,而是在外面跟他見面。
     這個病人,第一次看診我就說你應該要去內觀,他真的很聽話,就把這個當作是醫生的處方,當時爆瘦20公斤,從70公斤掉落到50幾公斤,而且沒有辦法吃東西,因為口腔潰瘍。可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去內觀了,然後帶著一些藥。內觀的法工也很發心,把每道菜都打成泥,他的胃口並不是那麼好,也吃不太下,可是人家對他這麼好,就努力把那些全部吃完。
    ◎改變生命與生活態度,等於換一條命
     過程一定會有反覆,並不總是那麼順,畢竟他那個病很難治,到最後也過關了,中間有一個嚴重的排寒反應,以前的某個舊疾又犯,將近兩個月整個是坐立不安,非常難受,那時候我也差點懷疑他過關的可能性。可是就非常奇特的,參加完三場法會之後,那狀況就整個好了、就消失了,病人現在都還好好的。那病人當初是一天到晚去夜店,LINE名單裡頭有一萬多個朋友,山竹果是整箱叫回家吃,還有去海泳,是這個樣子的一個揮霍狀況,這樣消耗自己的身體。
     非常特殊的就是,他即知即行,而且我跟他講的話他完全聽進去了,然後他就作了一個徹底改變,什麼改變呢?他給我看病之後,他就把他的iPhone丟掉,真的是丟掉,沒有說賣給誰,沒有,就直接丟掉,換Nokia老人用的手機,然後跟以前的朋友完全斷絕關係。他整個生命和生活態度是換了一個人,懂我意思嗎?就是說,人在絕境的時候、在最艱困的時候,自己已經走到懸崖快要掉下去了,於是他從裡到外完全換了一個人,如此他等於換了一條命回來。所以他跟前面這個病人來講就是對照組,就有不同的結果。所以我一直希望病人能去內觀,並不是說我真的怕人家煩,而是因為病人情緒上的不安定,對自己沒有信心,其實會一直投射到我身上,然後就會有很多很多的問題。這當然是其中原因之一啦,因為其實這些都是無意義的消耗,然後我當然希望,對待疾病的本身,能夠用一種比較精簡的方式,讓生命的能量不要這樣子消耗掉,所以我會希望大家去內觀,如果有靜心的基礎,你可以觀照自己,你會清楚明白說這個病是怎麼來的,然後它怎麼發展你就不會有那麼大的恐懼感,你會更安靜的等待這個流程走過去。要不然你在排寒時,不管是怎樣,反正只要出現你們沒見過的一些反應,光是恐懼,就足可把你的意志力和能量整個消蝕殆盡。以上是一個對照組。
     然後再回到我剛講的,有些狀況真的不是看病就可以好的,很多人的觀念是,我來看醫生,付錢給醫生,我就希望這個醫生把我的病治好。台灣當然有很多這種醫生啊,你付很高的費用,然後他就跟你講你這個癌症我可以包醫什麼的。有這種中醫,有,可是這其實是沒有用的。喔對,還有你們如果有耙文,我在蒙古認識的那個朋友,他就有這種能力,可以幫人家解除一些問題,可是後來他也發現,這樣不行,他每次幫人家處理問題,可能就得回家躺一個禮拜。我就跟他講,這樣是不行,因為病人、每一個人,他會發生的狀況有他的原因,那是他的事情、他的責任,你如果當下把它處理好,那你等於剝奪他學習的機會,這樣是不對的。所以做醫生,我一直強調每一個病人都有他應該要負的責任,你對於你的病、對於你自己為何會變成這個樣子,為何今天會走走到這個地步,你要反省,你要去仔細的往內看。並不是說我找到一個名醫,找到一個很厲害的醫生,我吃了他的藥我就會好了,那麼請問你在當中又得到什麼?你只是把你的責任交給那個醫生而已,自己完全沒有任何的長進,可是我不希望我的病人是這樣子。我一直在傳播這個觀念就是說,病人應該有他自己的責任。
     基本上中醫界對我的排寒理論也是有些微詞,很多人在背後有一些聲音。我的觀念其實很簡單,我只希望把這個方法,這個醫理、病理講清楚,讓大家清楚這個方法其實是可以做到,我們只要在日常生活裡頭注意一些生活的細節,那這樣子新寒氣它不會再進來。新寒氣不進來,你那個原來的陳年寒氣當然一時片刻排不掉,可是至少新的寒氣不再進來的話,身體的狀況就不會更壞,在這樣子的前提下,我們可以爭取空間,然後慢慢讓自己的體氣拉上來。
     坦白講,我發現喔,在我的發文裡頭,只要談到皮膚病,就一堆回應,反應非常熱烈。剛剛有個病人她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其實這也是風寒在表,可是這個寒氣最容易積聚在骨縫裡頭,其實講起來都還是一個比較表淺的問題,沒有深入到臟腑,它還是在肢節,對,更不要講那些什麼蕁麻疹、濕疹、汗皰疹和異位性皮膚炎,都在我們的體表上,所以病位是還蠻淺的。如果從傷寒論的角度來看,其實主要還是在比較淺的太陽病,這樣子的狀況,是可以透過我們提示的一些方法,像泡腳、保暖,必要時候喝點葱白薑粥,其實甚至不要,甚至只要保暖,然後少吹冷氣,身體就會開始啟動。
     從我的發文的回應裡頭,大家一定看到有太多太多的案例,很多人根本沒有吃我的藥,身體就開始啟動排寒。事實上表面的問題解決後,比較深層的一些問題,也就慢慢跟著解了。所以就是說,這是一套保健的方法,我的希望,大家都可以這樣子執行,知道這些症狀是怎麼來的,因理解而不會害怕,不會像以前一樣,一有症狀就嚇死了,就趕快衝去給醫生看。像我以前也得過蕁麻疹,那時候我還沒學中醫,早上起來皮膚就整個變得丘團浮凸,你真的會嚇死,因為從來沒有這樣過,不知道這個症狀,其實稍微發個汗就好了。我記得是給黃美月,一位皮膚科醫生看,然後打一針2600元,隔天睡覺起來又發!後來是吃中藥好的,因為當時我住外面,回家吃我爸爸和一個中醫朋友開的藥,就好了。所以說,這也是我從過去的生活裡頭的一些錯誤的的歷練,然後發現說其實我如果把這種方法講清楚,是可以幫助大家,第一,穩定情緒,讓大家知道這個醫理病理。第二,因知道而不害怕,不會再像以前一樣有很多錯誤的治療,因為你們如果是給西醫看的話,或者一些中醫也是,他就讓你立刻沒有症狀,可是那個沒有症狀本身,並不是讓你把寒氣排出來,而是壓抑性,把病邪往裡面壓。所以我覺得這個方法是可以推廣,解除大家很多恐懼,也可以撙節醫療資源。
    ◎從肉體進而深入生活、生命層次的改變
     講到信心跟氣量,這個方法真是跟現在的主流觀念差距蠻遠,我們的週遭還有我們的家人,可能他們都沒有辦法立刻認同,所以我就說,其實要看狀況、看條件,也不要因為要執行排寒,然後跟家人產生決裂或是不快的情緒,這樣反而不好。因為情緒的累積也是一種寒氣,這樣會造成另外一種壓力,所以基本上是順著勢,然後我們做我們能做的,從自己作起,不要說一開始就強迫家人,等你作得有效,他們看在眼裡,自然就會有心效法。這套方法根本是一種意識的革命,它從你肉體的慣性開始改變。肉體的慣性是什麼?我們喜歡舒服,熱,我們就要涼,口渴我們就想喝涼。從這裡開始再深入一層,就是生活習慣的改變,慢慢的可以少吹電風扇、不吹冷氣,像這邊窗戶都開著就夠了。不過這種老房子真的比較好,我們現在蓋的很多房子是不合物理的。你看這種老房子,它都會有上下窗,所以如果天氣涼一點,你可把下窗關起來,然後開上窗,可現在房子不是,它就整片這樣下來,不是全開或全關。像這種上下窗是合理又合乎生活需求的一種設計。最終就到了到心性層面的改變,發現有排寒過的人,他的情緒會比較穩定,比較不會那麼急躁,敏銳度也會提高,對事情的反應比較清楚,覺察力會比較好。這是一場寧靜的革命,若你願意,就慢慢的走向「道」的路,它是一條修道的路,我們自己做好了,再慢慢擴散,就像漣漪一樣影響到其他人。
     所以基本上,不要用霸道的方式宣導這一套理念,我在初期的時候,講排寒有時候我會拍桌子,是不得已的,因為當時的狀態,現在覺得,就是順著情勢發展,慢慢的讓其他人能夠接受,你不要對其他人的行為產生那種憎恨心或是厭惡心,對,基本上我們就是要平等心
    ◎風寒濕一體涵蓋,注意溫差變動
     那我們排的是什麼寒?是風寒溼一體涵蓋的,並不是只有寒氣,也包括風,因為風是比較輕淺的表邪,寒氣是比較沉重的,也包括溼氣。在不同的地方它操作方式略有差異,比如說你在大陸型氣候的地方,它的溼度比較沒有像台灣這麼大,台灣濕度很大,因為四面環海,尤其到了梅雨季節,像台南也許還好,台北是盆地,溼度更大。所以說其實還是要看狀況,而且在不同的年齡層,不同的地理環境,其實會有些差異。
     基本上,寒氣有很多種,一種是吃進去的,像生冷瓜果,有外來的,像是冷氣或是溫差大的各種狀況,像很熱的地方到很冷的地方。比如說冬天有人喝了酒,到外面吹了風,血管就會緊縮。像我到蒙古,當地朋友跟我講,其實蒙古人中風的比例還蠻高,這可想而知,因為他們很愛喝酒,然後又很率性,下雨天他們就這樣出門,不另穿衣服也不穿雨衣,我在那邊看到是這樣。那個冷熱的變化,溫差的劇烈變動,當然很容易造成中風。像章孝慈在大陸中風,就是冬天,而且好像是喝酒之後。這個一定要注意:溫差的變動。另外就是從熱的地方進入有冷氣的地方,之前有一個case,很年輕才20幾歲,洗完澡就進入冷氣房,然後就中風了,這種例子我應該寫過不少。還有一個case是病人的兄弟,去大陸工作,就很怕熱,中午睡覺一定要睡在冷氣機下面,詳請怎樣我忘了,類似狀況,後來也中風,這就是溫差的劇烈變動所致。基本上,我們講這種外來的寒氣,我們叫猝中,就是猝然而中,它其實是從表而入,最常在體表造成瘀傷,一些筋膜、肌肉會繃緊,很多人常常肩膀酸痛就是這樣。有一個病人,他從事舞台鷹架的搭建,非常有錢,但這二十幾年來,他大概花了四百多萬在按摩,因為肩膀很容易酸痛嘛,後來吃我們的中藥,筋結就軟,寒氣排出散掉了。如果你只給人按摩,沒有注意防寒、還是一樣的生活方式,吹冷氣、喜歡喝冰冷,寒氣根本解不了,按摩就只有一時的效果,讓他筋骨鬆軟,很快的拘急繃緊的感覺又來了。
     所以光是體表的這種繃緊拘急,就可以造成很多病。像小孩斜視的問題,是眼睛與六條神經肌肉有關。某一條肌肉或神經受寒而拉緊,變成斜視。其實很簡單,就好好讓他發個燒,讓那條肌肉或神經鬆開就好了,就調回來了,很多人不懂,就去開刀。我也碰過這樣的病人,帶著小孩看眼睛的問題,問我已經開過刀怎麼辦?他問我,孩子開過刀,排寒會讓原本開刀那條拉緊的肌肉鬆開嗎?其實是有可能性,開刀後眼睛周遭的架構改變,排寒後肌肉又放鬆,可能讓他變成斜視,他嚇死,當然不走排寒這條路。
     還有情緒的寒氣,是最可怕的。會不知不覺造成整個身體的僵硬。一生氣,氣結在某個地方,就整個拘急,心肝結歸球〈台語〉,這是情緒的寒氣。還有邪氣,什麼是邪氣?比如說這個房子,我們一進來就覺得這邊磁場很穩定,但有時候你到某些地方,會覺得不舒服,像神社或能量比較差的地方不能隨便去,像這種都是外來的寒氣。當你體氣比較低落的時,是很容易遭遇這些。你的能量頻率可能與之相應,很容易卡上這些不正之氣,跟它對焦。其實只要曬曬太陽,信念正也是OK。通常會遭遇這種邪氣的人,自己是沒有辦法處理,體氣也比較低落,思路陰暗負面。前面講了幾種寒氣,如果一開始就成形,我們就知道的話,很快就可以處理掉。比如說泡個腳,發個汗或曬太陽,煙消雲散,整個卡住就鬆開了。
     如果一直沒有處理掉的話,就積在那裡或者形成某個病灶,它就變成一個你身體最脆弱的地方,很多邪氣就往那裡聚集。比如說痔瘡或女生的肌瘤,身上某個地方有痼疾,有問題都從那裡發,其他地方就不會有症狀。邪氣都往陰濕、比較低的地方匯聚,就是這個道理。久了它就變成一個伏邪,一個暗流,伏在你身體裡頭。如果是表面的皮膚的問題,都看得到,雖然它不美觀,也讓人不舒服,可問題不大,最怕的是什麼?最怕是體內的腫瘤,邪氣是深藏在五臟六腑裡頭看不到。表面上看起來還很健壯,這是最麻煩的。
     前面講的六氣,中醫講風寒暑濕燥火,基本上是以寒氣居首,直接稱它為排寒理論,六氣之間彼此也會轉化。我認為寒氣影響最大,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風寒濕。其他寒氣或濕氣或是風氣積久了,它在體內形成伏邪,就是一種慢性的發炎狀態。
     我們常講一般的腫瘤病人,必定全身虛寒。沒有能量去運化寒氣,可是他的病灶是一個發熱、發炎的狀態。腫瘤病人基本上整體是虛寒,局部是發炎的狀態。所以六氣是這樣轉換的,我常講沒有熱性體質,就是沒有。有人說身體燥熱,怎麼可能,你有多熱,你比太陽熱嗎?不可能。暑氣跟熱跟火性質比較,其實這些都是互相從化的,這個就不再細論了,中醫要講是一大篇,根本就是一個大海。我今天提出簡單的分析架構,就可以看懂很多事情。
     像我們建中堂寶寶,媽媽處理小孩問題,都很安心,為什麼這樣?因為小孩有什麼反應,從小就按這種方法照顧,甚至胎裡就在養胎,這些小孩都是很溫暖,整個身體是溫通的。只要有一點點特殊的反應,有點異樣。比如說那一天小孩特別「番」,或那一天特別不想睡覺,睡得特別不安穩或什麼,一定是有狀況,就可以去追。在幼稚園裡頭吃的什麼東西,吃了不對的東西,或是受寒。這個很快就可以抓出來,循此路徑去處理,我們小孩都非常好帶,甚至腸病毒我們也這樣處理,根本也不會怎樣,因為基本上我們的小孩體氣是夠的。
    ◎身體一層層轉化,是個回溯的過程
     我們治療方式,其實未必是傳統定義的治療,臉友只是照這樣的方法去處理、對待他們的身體。看到他們身體就是一層一層在轉化,這轉化是一個回溯的過程。從現在此刻的狀態,它一直推,往前推,回推到你以前的一些問題,慢慢讓它發出來、消失。像有已經生的一個孕婦。她養胎期間,順便帶動排寒。甚至回溯孕婦自己在媽媽肚子裡頭的一些狀況。她當時是什麼樣一個狀況,她的媽媽的情緒是怎樣,都可以發現、抓到、有感知,更早一點就是入胎前。
     這是很奇特的事情,因為這一路下來,我一開始就覺得好奇怪,排寒到底是什麼,發現也可以排情緒,看過我的早期文章就知道,我也是這樣一路摸索過來,可以看到這整個發展的軌跡。早期我對於吃不吃水果是也沒有那麼肯定,因為大家都說水果很好,中醫也說要吃水果。沒有經過證實,我那敢大聲講吃水果吃不好。一開始是說就白天或中午吃,這麼多年臨床下來,就發現水果的寒氣有它的重量,這不是我說的,是病人說的。他們身體比較敏感以後,一吃水果就有很多反應,從這個反應你可以看出這個水果寒氣的重量,這個重量是怎麼樣?它無聲無息,根本測量不到,可是你可以從他們的反應,看到它的重量、影響力。像吃冷凍過的香蕉,一吃蟹腳,腰痛到不行,就知道香蕉、螃蟹有多寒,海鮮大部分都是寒的。昨天有個病人,吃我藥已經吃一段時間,以前非常糟糕,根本躺到床上起不來,一個重度憂鬱症患者,生了兩個小孩也都是看西醫,搞得亂七八糟。是他的小孩先看到我文章,就帶媽媽來,吃了兩年多的藥,都沒有特別的的反應,可當然有在進步,可是因為她能量太低了,所以沒有辦法推動陳寒,以致於沒有什麼重大反應,發燒什麼好像很少,大概只燒過一兩次。 
     她昨天跟我說,她到日本找小孩,住了幾個禮拜。回來後為什麼又開始恐慌、頭暈、症狀,又退步了。一生都要這樣子,我到底是要怎樣?她吃了三顆大大的特大號水蜜桃。我說你找死,當然也被她兒子罵到臭頭。她就跟我講,可我在京都我也吃水蜜桃,我兒子說京都比較乾燥,你可以吃一點,就吃那一點,當時就還好。跟地理環境還是多少有點關係。
     可是你回來吃那三大顆就不行了,馬上就反應,那個重量就這麼明顯。有些時候你多吃沒有反應,你也不要說僥倖,搞不好那時候你體氣弱掉,你寒氣發不出來。如果你體氣夠強的話,寒氣當下就出來了。所以就是說你不要看它無聲無息,可是它確實是有影響力。這就是後來我這麼斬釘截鐵地說水果最好不要吃,甚至加熱都有寒氣。再講一個case已經兩三年,可是我沒有空整理。我一個病人,是瑜伽師,到印度練瑜伽。這瑜伽跟一般的瑜伽不一樣,它跟有修行有關。她在印度可能會打赤腳。印度很熱,也吃水果、喝冷水。因為當時運動量非常夠,整天從早到晚做瑜伽,沒有什麼狀態跟不舒服。可是回臺灣以後,運動量可能就沒這麼多了。結果她有一次MC,發現狀態不OK,而且會痛。除非你的動能真的足夠,一旦你的動能掉下來之後,沒有辦法把寒氣驅逐掉,如果身體還夠敏感的話,一定會有狀況。有一種人是完全沒知覺,那就不會有症狀,也可能沒有反應,因為已經寒爆了。原本的寒氣跟外來的這些風寒、吃進去的這些生冷寒涼也都相應,所以沒有症狀;可是沒有症狀,並不表示以後不會有事。
     再講白一點,內經有一句話「年過四十,陰氣自半」。講陰氣自半,陰陽的陰,就只剩下一半。到四十歲的時候,能量只剩下以前的一半。這句話,網路上很多人都亂寫,說要抓住陰氣,腎陰只剩下以前的一半。不是,根本講是的陽氣,中醫裡頭很多字是互換的,它是互詞,交互的互,互相的互。說這邊寫陰,其實指的是陽氣。陽氣只剩下以前的一半,自然其他的陰精陰血,津液當然更是不足。因為氣是血之帥,元帥的帥。一定是有氣來推動,那氣也要透過這些血,氣是跟著血行動,我們講血裡頭這些,陽是跟著我們血液含氧的。就這個意思,那個氣隨著血,氣隨著精,然後在體內流動。想想到四十歲,不要講人,就講能量,你自體的能量只剩下以前一半。可是工作量、負荷可能是以前的兩倍三倍。我請問你,你先天剩下多少?在這種情況下還在胡搞瞎搞,吃一堆水果、生冷、綠拿鐵?有個病人很久沒有給我看了,因為狀況都很OK。綠拿鐵才沒吃多少,她說水果才放一點點而已,還加薑,大家現在也都有這種概念,要加薑,熱水這樣打,結果吃了之後不行。她子宮腺肌症,整個發作。肚子突出來是硬的,痛得要死。後來吃藥才好,就軟下去。可見這些東西,一時片刻察覺不出來,它的能量是一直存在。
    ◎大道至簡,一招簡單做,日久必見其功
     我們透過這樣的方法,很明確看出來寒氣的「重量」。後來為什麼斬釘截鐵的最好不要吃,不過當你真的很想吃,不吃會死,會得神經病,就趕快去吃,因為得神經病更難過,情緒寒氣更重。就是活動量一定要夠,陽氣一定要夠。為什麼我很推行站樁,我也學過,跟張良維學過太極導引,他的花招可多,可是沒有用,你知道嗎?我覺得一招有用就好,我這個人是一個簡單的人。我覺得一招,只要每天做,基本上我喜歡簡單的東西,因為太複雜東西,其實我學不會,真的,而且我也很難堅持。每天站樁的話,讓湧泉穴的腎氣拉上來。這是最重要的,先天的腎氣拉上來,或者靜坐,還有中國式功夫,站樁非常重要的。每天就花點時間做這些事情。如果當天要在冷氣房工作,或者小孩子在幼稚園有吹冷氣,回來就得泡腳,當天的寒氣,請當天排,不要再累積。舊的寒氣,當然一時片刻排不掉,那也沒辦法,就慢慢排。至少不要讓新的寒氣進來。希望大家就有這個概念,至少不要讓新寒再堆積上來,有這個概念,就開始邁開朝向健康的第一步。
    ◎引發復病的幾種情況
     陳年的寒氣怎麼釋放?什麼情況下會釋放?有種狀況是休息,放鬆了,這就「正復」。很多人為什麼退休後開始生病?還沒退休的時候,整個身體是在一個緊繃的狀態,退休後放鬆,身體就有機會開始調整。這是好事,如果從正氣的角度來看,用正確的方式來處理,其實是一個契機。一般人不懂就嚇死,趕快去西醫檢查,這個檢查那個檢查,該割的割,搞得亂七八糟。
     也就是正氣上來,或者是我的病人,給點藥物,把能量拉上了以後,就開始有能力啟動排寒。不要說吃藥,就拒絕生冷,保暖,身體的溫度提高以後,這個也是一種「正復」。就開始有多餘的能量,排除這些陳年舊的寒。我媽常講,臺語「生吃都不夠,哪能曬乾」。我們曬什麼?菜豆、高麗菜曬成乾,蘿蔔一時吃不完,就曬成乾。我們現在的能量,現在用都不夠,那有多餘能曬成乾?遑論排陳寒?
     生病了,「病復」是另一種,這就是我說的新寒引動陳寒。有時候身體進入排寒的狀態,可能是在一個新的狀態,身體進入調整的階段,如果能量夠,順便把以前的東西都拉出來。這就是我們講的「病復」,生病後排寒,順便將一些舊東西拉出來。
     另外一種就是「時復」,這是講時間的作用,我們講說「冬傷於精,春必病溫」。精是腎精,身體裡頭的一種濃稠滋養的物質。如果冬天過於放縱,不懂得閉藏的道理,到春天可能就發生一些溫病。或者說冬天受寒,寒氣一時片刻沒有發作,到了春天也就容易產生溫熱的病。像春天就有些情緒病、精神官能症、桃花癲,特別容易發作。或秋天會有一些憂鬱症,秋天的氣是比較肅殺,肺氣不宣的話,比較容易招悲。
     那「食復」就不用講,吃錯東西。剛剛講的吃了水蜜桃、亂七八糟的東西,就容易產生一些狀況。
     「情復」,某些情緒,尤其是家庭業力,一旦進入某個類似磁場的能量狀態後,你的狀況就會啟動,其實很多病跟這個都有關係。
     「勞復」,疲勞的時候,像某些癌症病人,可能恢復到一定的水平,可是當過勞,能量低下到一個程度,腫瘤就容易復發,這種就屬於「勞復」,就是有這些狀況。這時候是屬於生病的狀況,也是陳年錮寒化熱的狀態,就看怎麼處理。

    ◎哪些人要小心排寒?
     再看那些人要小心排寒?剛提到的第一個案例,一直虛汗不止的太太,還沒有很老,本身真的太虛,好像也是早產,月子也沒有做好。這樣一路虛下來,又一直看西醫,沒有經過適當的調理。這種人在排寒的時候要非常小心,有些不對的狀況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那老人家我是覺得根本就不要排寒,年紀太大的話,有些狀況、有些人是一定要吃藥,吃藥是比較快。我是一個醫生,並不主張說你在很年輕的時候就一直吃藥。可是有些情況像七八十歲的老人家,脈氣都已經很虛弱了。這時候坦白講,只能吃藥,就可以把他hold住,有點能量,快速的給他一些能量,這是一種狀況。
     還有一種,虛損已經到達底限了,已太虛弱,這時不用藥調,你要用那個?如果有足夠的休息,那個環境足夠放鬆,這是最好。或者說能夠在大自然裡頭得到修復,一個好的能量場。我想很少人能夠有這樣的條件。這種情況下,我建議還是吃藥比較快。
     至於老人家,就慢慢的,比如說溫通,老人家就是心臟可能比較弱、心腎軸功能比較差,就慢慢溫通他的血脈,比如說泡腳,也不要太熱的水,讓他可以適應就好,慢慢的讓他身體活絡起來。在他可以的範圍之內,比如說曬太陽。慢慢的給他溫暖的一些能量。老人家不要劇烈排寒,絕對不要大汗淋漓,這是很忌諱的。
     還有產後、術後、動完手術以後,疲勞、過度疲勞、血虧的。這種狀況下,剛講過汗是心之液,對不對?絕對不能過度發汗,一定要兩手策略。有寒氣的話,要少少慢慢,步驟要放慢一點。保暖這些都是基本該做。另外要給補養的能量,好好吃一些有營養的、能量的東西。補養脾胃,最好就是粥,粥養。五穀真的是養脾胃。我常在想,古時候行軍打仗,像漢朝那時候,國家也不是有錢到那裡,年年跟匈奴征戰,到底糧草是什麼?我在想無非就是五穀雜糧,五穀雜糧是能放的。說這些肉,幾十萬大軍能夠吃多少肉,應該是吃不上。我覺得基本上應該吃這些五穀雜糧,不太可能有肉吃,這個肯定要去查查史料。現在這些生酮飲食還是什麼低碳飲食,不吃澱粉,可能短期在調整,比如說血糖這些,或許有一些立竿見影的效果,可是長期下來應該是會有一些狀況。
     宿有痼疾的人,也要特別注意排寒。先天不足的小孩,兩年前我有一篇文章,是澳洲的一個媽媽,懷孕後來臺灣,有吃過我的一些養胎藥,一直到生產,坐完月子她回澳洲,都一直照這方法照顧小孩。小孩是個混血兒,她嫁給外國人。我們排寒族的小孩衣服都穿得比較多,也不會像別人這樣短袖短褲,在冷氣房,就穿的比較多。「新生兒發燒、保暖發汗即安」,其實只要保暖,就啟動能量,即可自動退燒。這是個健康的小孩,用這樣的方式處理是OK。小孩子基本上陽氣非常旺,流汗可能會流失一些津液,可是要回補也非常快。不用擔心建中堂的小孩,都是這樣處理。如果是那種出生就住加護病房、先天不足的小孩,還有媽媽懷孕之後吃一大堆水果的這種小孩。先天體氣就比較弱,如果在發燒的時候,再用這樣的方法來調理,可能會出問題。
     最近一個病人妹妹的小孩,一出生就腦瘤開刀,住過加護病房。這些事情我不知道,她也不知道。這小孩後來給我病人的媽媽照顧。她們想說,阿姨吃我的藥都狀況都很好,就想用我的方法來照顧這個小孩,結果這小孩某日,打完疫苗後發燒了,連續發燒五、六天,都沒有完全退,阿姨就用悶汗法。那小孩子,後來好像出了點狀況,就送到加護病房,詳細情形我並不清楚。如果小孩是先天體質比較弱的,真的不要硬用這種排汗的方法,那有風險。他體質弱,不見得有這種能力可以撐過去,可以有足夠能力可以讓他的身體整個運轉過來。
     有個健康寶寶,曾經40度均溫整整燒七天,都沒降下來。燒到我都有點擔心,因為我講過,只要小孩大小便正常的話,其實都OK。高溫發燒的時候就補液,如果能喝米油,就是我們講的就是米久熬成粥上面那層濃稠的精油。而且他沒有發汗,這叫做乾燒,乾燒效果很快。第一次碰到,通常會害怕,很正常,除了補氣,就觀察,幾個醫案過後,其實OK。這個均溫燒40度的孩子,當時七個月,最後我開了一帖脾胃藥給他吃,後來就解除。如果是先天不足的小孩,千萬不要輕易嘗試,能量真的轉不過來。會有很多麻煩,現下的醫療體系,一有問題,就通報社工,就是無窮無盡的麻煩。有些狀況不要太多管閒事,又不是自己小孩。坦白講,就算自己小孩這樣搞,萬一那天出了狀況,社工還要找你麻煩。
     還有一種就是,長期在吃西藥的慢性病人,尤其是像糖尿病、洗腎的患者,也要非常小心。糖尿病也有分很多期,已經到末期,發燒特別危險。有個案例,是臉友,她先生發燒,她就在臉書上問我,我不清楚他的病史。我常講我不能隨便回答問題,問答就等於看診。我整個狀況都要搞清楚,那要耗很多時間。他們用這套排寒保暖的方法就發燒,這樣的方式處理,他沒有能量轉過來。又拖延了幾天,後來先生就被送到加護病房去,不過還好有活著出來。他是糖尿病末期患者,要特別小心。沒有體氣來轉圜的人,這種狀況還是要看醫生。如果不看西醫的話,至少要找個可靠的中醫去看。千萬不要自己硬搞,這些病人不是我們這種一般水準以上,這會相當非常麻煩。
     還有難以覺察的隱匿性疾患,特別是肝膽經的問題,從走這條路以來,就看過很多次。就是說你一旦啟動排寒之後,身體就開始清除垃圾,最常見就是從汗出,或者從尿,有各種症狀,以後會再匯整,會有那些症狀?
     開始啟動排寒的時候,身上的垃圾大量清出來,比如說清到門口了,可是沒有體氣轉過去,就塞在門口,就沒辦法出去。最常見的是什麼?肝指數會爆高,還有水腫,或其它一些症狀。那就表示能量不足,淤積了。碰到這種狀況,如果有吃藥就停藥。要不然就是,等它慢慢緩解,也不用太緊張。比如說二便正常,代謝有出處,喝一點杜仲茶,也就好了。也不一定要看醫生。
     可是有比較嚴重的狀況,有一些人可能在早期,感染過一些肝病的問題,當時沒有狀況,整個成長過程也沒有爆發病癥。不知道自己有肝病。這是一種隱匿性的狀態,肝病都是到中年以後,因為某種因素才會爆發。比如說疲勞,或是一些特殊的狀況,才會爆發。這種狀況也常在排寒時出現,它就是一種伏邪,我們講說伏在裡面的邪氣。也會在排寒過程當中,有時候也會因為體氣變動而出現,要特別小心。有一些觀察以後,它會過去。最重要就是說整個過程當中,保持心情的平靜是非常重要。只要情緒一穩定下來,身體一放鬆,就開始運轉,該走、該清的就開始找路,就會找到路代謝掉。沒有的話,反正慢慢就會消解掉,如果狀況不是那麼嚴重的話,也不用特別緊張。還是會有某些淤積,它淤積在什麼地方,也不一定。排寒的時候,會出現水腫的狀態,有的是腫在臉,腫在四肢,或是腫在身體的哪裡,快的話幾小時、幾天就過去了,有的可能會遷延幾個月。不過一般沒有用藥的話,只是增溫保暖,應該也不至於那麼嚴重。不過我只是把這個狀況先讓大家知道,或許會有這些可能性。
     至於津液如何回補?剛講的第一個穩定情緒。不要害怕,身體放鬆之後,其實慢慢就會好的。再來就是米油加淡鹽花這個效果很快。我們有很多案例,汗大出以後累得半死,米油加淡鹽花,你喝個幾碗是比什麼都快,比藥都還要快,馬上就恢復了!這個有很多病人的回饋,可能是在田間勞作,夏天出大汗,趕快灌,這就是心臟虛了。夏天這個節氣,如果流汗的話,心臟最容易虛,然後趕快喝個米油,加一點鹽,加鹽很重要,可以調節鈉鉀離子,就會好很多,整個穩定下來。
     或者杜仲茶加參片,如果比較虛的話,這個也是一個方法。再就是要補實際的形質,什麼叫形質?通常氣虛,氣虛是沒有問題,可是其實就是講白一點就是你的津液,尤其是濃稠的精,血根本就也不足了。就是說有些時候就直接要吃一點補養的藥、藥膳。最好大家都不要走到這一步,可是也很難講,因為每天的生活都是消耗。最好的藥就是休息,大休息。所以我為什麼這麼希望大家去內觀,因為內觀的時間有12天,至少有10天你關在那,不能講話、完全是禁語,在那種環境,只跟自己相處,那真的是大休息。你跟外界完全切斷聯繫,那是最好的大休息,人生當中很難有這樣的時間。因為旁邊都是人,不是工作就家人,尤其是像家庭主婦,根本就很難有這種機會。如果說有這種機會,好好給自己一個禮物,就是去內觀大休息。然後在那樣子的磁場裡頭,也可以清除很多業力,我真心推薦內觀。而且經過十天的那個,真的是淨化,出來以後臉色變得很白皙透亮,為什麼?因為很多業力就清掉了。每閉關一次,就清掉一些業力。這個不管你們信不信,這是我真心、真實的體會。
     陽氣很虛的話,也牽扯到用藥層次,剛講很清楚。用氣功還是剛才講的導引,還有站樁,這些都是非常好。尤其站樁,每天站個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這個久了就會看到效果。
     也不要一直喝薑茶,會一直散氣,這是不對的。很多人真的沒有概念,前幾個禮拜還有幾個病人就被我念,他就問我說,可以吃薑茶嗎?可以泡腳嗎?我說你一直在流汗,汗已經流得夠多了,幹嘛還喝薑茶?如果白天沒有一直吹冷氣的話,冬天可以泡腳,夏天自己就看著辦,看流汗量的多寡。那個排寒過程當中會啟動流汗,這是最常見的。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這個樣子,基本上是沒有SOP,可是流汗也要看狀況。如果是正常,可能只是一段時間,有個評判的指標,雖然大流汗不會覺得累,反而會覺得舒服。如果覺得累的話,那就是有些地方可能需要調整,或可能需要配合其他的方法,而且不會一直都這樣。

    *「不吃水果、包緊緊」,不會讓基因弱化
    Q:李醫師您好,好幾次想再寫信給您,都因為臨時有事或兒子的關係而作罷。但是剛剛看到您po出兩年前我寫給您的文章,趁兒子還在午睡,想簡短跟您報告一下近況。 
     其實兒子一歲前總共發燒6次,就是差不多2個月燒一次,我從來沒用過退燒藥或是看西醫,就是照著您的方式照顧他。第一年發燒通常要燒退個兩天,然後第二年發燒過3~4次,都差不多一天退燒,上次發燒則是燒一晚,白天醒來就好了。
     我和先生都不高,但是兒子一路成長以來都比同年齡小孩還高,常被誤以為是年齡大很多的哥哥,我和先生都相信這是因為兒子沒打過疫苗和吃西藥的關係。
     而且我從小就灌輸兒子寒氣的觀念,所以他都知道起床就要穿外套,出門要帶帽子,喝水要喝溫水,他也從沒吃過水果,之前朋友的同齡小孩拿了草莓請他吃,我來不及阻止,也想看兒子反應是什麼?結果他拿來學著咬了一口,就馬上吐了出來不再碰,朋友的小孩卻還是一口接一口的吃。2018/11/27 下午12:10
     兒子除了身高,還有專注力也比同年齡小孩好很多,剛剛看到有人留言,這正是我在兒子身上觀察到的,他9~10個月大就會指認很多動物,一歲就認得很多交通工具,記憶力很好,18個月大時我們甚至發現他會在眾多車子的停車場裡認出他爸的車。
     而且從兒子不到2歲開始講話到現在2歲初,說話的內容都很成熟,朋友聽過也說他說話很有邏輯,不像小小孩的童言童語那樣。
    A:很開心讓我知道近況,對,我們的孩子就這樣,聰明穩定。
     但在此地,都被視為異類。他日益長大,同儕學校的壓力,不知會怎樣?但若體氣足,一定挺得住。
    Q:他的手部肌肉發展和精細動作發展很好,2歲就開始玩小積木樂高了。2018/11/27下午1:28
    Q:李醫師您好啊,雖然很久沒留言給您,但是一直都有在看您的臉書。常常看了都很多感觸,想到身邊那些媽媽朋友們和她們的小孩,10個小孩有9個有皮膚問題,10個小孩有8個有便秘的問題,他們水果冷飲都吃好吃滿,更沒有保暖的概念。
     以前我還會因為心疼那些孩子,勸她們不要給孩子吃那麼多水果,還有適時保暖,但是反而被當成異類,現在我都不說了,看她們聊到小孩便秘需要吃軟便劑,還有異位性皮膚炎...我都閉嘴了。
     我的媽媽朋友圈裡,也有幾個號稱有在追蹤您的臉書,但是平時還是會看到她們餵小孩水果和冷飲,然後小孩也沒保暖...,唉。
     兒子現在常說,他不吃水果,因為吃水果會生病。以前是真的讓他吃過水果馬芬蛋糕,一來是他自己想吃,二來是想說烤過的水果還好,結果後來真的有狀況,我也跟他說為什麼會這樣,所以現在他自己都會記得吃水果會生病。
     李醫師,我明年會帶兒子回台灣過年,再找時間帶他去看您。2019年12月26日上午3:41
    A:期待見面,昨天發文的回應:陳美鳳 我是保母,排寒才兩年多,一開始也是慢慢戒,到現在看都不看一眼,一個月前新接一個2歲大的女娃,父母天天帶一個大人便當的水果給小孩吃,說是小孩便秘,要吃很多水果才好。我當下拒絕,如果要吃水果,這小孩我拒收,後來父母聽我的話,不再帶水果來。一週之後,孩子不再便秘,不會大便大到痛哭流涕,每天快快樂樂。
     所以,可見實證是硬道理。回來若有機會,去學站樁與八段錦,等大些也讓他練,保持他內氣充盈。國外盛行運動,你們也要不落人後,排寒怎可能基因弱化,這是相輔相成,說不吃水果、包緊緊,會讓基因弱化,根本是白癡!
    *新生兒發燒,保暖發汗即安
     這是2016年發生的事,不過一篇媽媽(就是這位住澳洲的媽媽)分享的發文,被偽裝成採訪的方式上報,然後引來一堆不明究理的反擊。
     請搞清楚,這是我們家建中堂寶寶,你們沒那條件啦,還是趕快去打疫苗、睡冰枕、塞肛劑退燒啦!沒叫你學我們喲~~~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2555641169140&set=a.1164482649119&type=3&theater
    *建中堂寶寶不怕燒,越燒越升級
    https://www.facebook.com/dr.li.clinic/posts/10206583664547207

    回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