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BBC紀錄片 紀錄14個孩子,從7歲到49歲,共七部影片,從結果論 告訴我這些事;
1. 台灣時下博文所扯的,大多是專家安慰人的話,未必是事實。
2. 國外 從小在就對有色人種會排斥,稍長 會因教育,外在上或有收斂。
3. 父母家居互動的態度 才是小孩”觀念形成” 的主體,這些才是決定下一代成就高度的主因。
4. 這是英國,階級意識較強的社會。跟本地不同,但是內在態度或有影響。
5. 我個人稱這個實驗為 "孟母效應" 吧 !!!
舉例;
7歲的孩子觀點已經很清楚
小姑娘已經決定以後生2個孩子,交給保姆帶
從母親那裡的經驗,男孩子怕以後老婆囉嗦要他吃青菜,所以不要娶老婆
1/3的孩子在幼稚園小學的時候就已經規劃好了,剩下的2/3去讀公立學校
富人家的孩子樹立人生觀比較早,對錢,社會的認識比較清楚
窮人家的孩子早早的被環境壓迫的沒什麼夢想,只看到溫飽,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義務,教育都很淡漠,他們都對自己的未來很模糊,不清楚自己的理想,夢想
富人的孩子胸懷天下,社會,早樹大志;窮人的孩子目光狹隘,只看到眼前,看不長遠,所有的選擇幾乎都與溫飽,脫離貧困有關
有錢的孩子一周8磅,住寄宿學校花不到錢都花在愛好集郵上;中等的4,5磅,花一半存一半;有個最窮的,1磅,還被媽媽要回去一半
所以社會的階級很難打破,就窮人很難突破自身局限,抬頭向上看
孩子從小對錢的認識和態度對人生的影響很大
各階段視頻影片 請自行搜閱網路 希望有所體悟 畢竟這是長時間的事實記錄 非專家似是而非的安慰。
七歲定終生?
http://open.163.com/movie/2014/6/I/G/M9TURS806_M9UG85SIG.html
(第二資源)
課程簡介:
這是一部讓人嘆為觀止的偉大紀錄片,是影像記錄史上的奇蹟,而且這個奇蹟還在繼續。成長系紀錄片已經堅持了40年,從未間斷過,每隔7年再次出品。1964年,著名導演邁克爾·艾普泰德Michael Apted還是剛入行沒多久的小伙子,他決心拍攝一部反映英國人生活和西方人文的紀錄片,於是他採訪了一大批英國各地的7歲的小孩子,用攝像機記錄下來他們的音容笑貌,採訪他們談及自己的生活現狀和心中的願望,最終選定了14個小朋友的影像集合出品1964年的“成長系列之7歲篇”。可這一發就不可停歇,每隔7年,邁克爾·艾普泰德就再次找到當年那14個孩子,記錄下此時的他們,7年時間的人生歷程,7年來的他們對人生變化和不同感悟。成長系列的14歲篇,21歲篇,28篇……一直到最近出品的49歲篇。看這部紀錄片絕對有著不可思議的感覺,看歲月的流逝,看滄桑變化,看著14個小孩子變成中年人時,每個觀眾都會有自己的體會在心頭。
7歲:七歲定終生?
14歲:人生剛剛開始
21歲:命運沒有既定的軌跡
28歲:成型的人生
35歲:安穩的生活
42歲:成熟的人生
49歲:人生是一張測繪好的地圖
洪蘭教授--三歲定終身說法均屬無稽
以胎教錄音帶為例,子宮內充滿雜音,透過羊水的傳音結果和空氣不同,「把頭泡在游泳池裡可以聽見別人在說什麼嗎?」洪蘭強調,這應該是常識。
實驗的確顯示胎兒喜歡聽媽媽的聲音,但那是針對句調而非細節,研究人員把錄音帶倒過來放,破壞了句調,胎兒就不愛聽了。商人只取對商品有利的部份,說得天花亂墜,「要騙錢真的太容易,」洪蘭開玩笑說自己可以改行了。
細看廣告內容不乏專家說法、研究證實,卻沒有說明是什麼領域的專家;研究的內容、規模;研究對象是嬰兒還是成人?除了含糊其詞,或舉出似是而非的資料跟產品搭上線,甚至以「多年來」、「極受家長歡迎」及驚人的個案數模糊焦點。
與生俱來的活躍 關於大腦如何建構和運作,科學家尚未得出完整的答案,但拜科技之賜,已能更深入探索幼兒的大腦發展,提供父母正確的背景知識。
近十年來,科學家開始運用精密的影像科技掃瞄、定位兒童的大腦。結果發現,寶寶一出生,神經細胞之間的突觸便以猛烈速度形成連結,幫助他了解外界並產生互動。 2~3歲前,每個神經元會擁有1萬5千個突觸,遠超過寶寶的需要。隨著孩子成長,大腦會修剪某些不需要的連結,並加強有用的連結。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美國國家心理衛生院及麥吉爾大學的科學家,利用磁振造影(MRI)技術,追蹤研究了24位3~15歲的孩子長達4年,觀察腦細胞的發展及連結情形。綜合之前的研究,對大腦4個關鍵的學習區域有了以下新發現:
■語言能力:7~12歲是學外語關鍵期 寶寶的語言技巧在1~4歲間有爆炸性的發展,字彙從20個增加到數千個。1997年針對雙語學習的研究發現,在幼年時學習外語,大腦使用的機制和母語相同,若青春期之後才學外語,第二語的學習中心則已不同於母語。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員則發現,7~12歲間,大腦的語言區域每年仍可成長20%,語言的理解力和字彙持續增加,因此是學習第二外語的好時機。13歲之後成長趨緩,學習外語難度隨之提高。 這並非暗示昂貴的幼兒外語課程或學習工具能奏效,除非孩子能處在足夠的外語環境,如父母會在家裡使用外語對話,否則難免事倍功半。但從上述結果看來,在小學課程裡提供外語學習,成效將比國中以後開始理想。
■數學能力:7~13歲迅速成長 新研究發現,大腦支持邏輯、數字和抽象推理的頂皮質區(parietal cortex),在7~13歲間迅速成長,7歲前此區域尚未發育完全,大部份孩子雖有簡單數字概念,卻未具備學習複雜數理的能力,在7歲到青春期階段,數學教育相當重要。台大數學系教授史英曾為文指出,數學教育的目的是在培養思考能力,即使提早練習特別的技巧口訣,也未必能提高數學能力。父母的引導重點應在讓孩子有興趣接觸數學、思考原理,而非強記演練。
■音樂能力:及早接觸好處多 威斯康辛大學心理學教授羅徹爾(Frances Rauscher)針對兒童學習與音樂做了數項實驗,其中之一是先讓幼兒接受兩年的鋼琴課,再測驗他們的空間概念,平均而言,上過鋼琴課的孩子成績比沒有學琴的高34%。 但這項研究並沒有排除其他樂器的影響,且大部份孩子是在短期基礎上接受指導。而羅徹爾最近發表的報告進一步指出,如果孩子在7歲前接觸鋼琴課並持續下去,上述影響可以持續到四年級,但如果停止,測驗分數便會下降。 早期經驗的確有助於訓練絕對音感。絕少職業音樂家在7歲之後才開始接受音樂教育。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教授卡絲托黛蘿(Lori Custodero)認為,3歲孩子已經可以由父母陪同參與團體性的音樂課程,7歲則可以進一步開始正式且較多練習的音樂課。 身為「莫札特效應」迷思的始作俑者之一,羅徹爾卻堅信被動的聆聽音樂不能取代實際的學習經驗。 莫札特效應的受試者是大學生,他們在聽莫札特音樂之後做數學試題,因分數提高,而被擴大成「聽莫札特會變聰明」的理論,但這個結果從未證明對幼兒有同樣的效應。 羅徹爾指出,早期讓孩子接觸音樂是有益的,但父母並沒有理由期待他們聽了之後成績會變好。
■動作技巧:7~11歲開始茁壯 7~11歲間,大腦管理動作技巧的區域開始茁壯,新的突觸出現,沒有用到的則被修剪,家長會發現,這個發展階段似乎跟多數孩子對運動感興趣的時間吻合。 這4年中,每當學習一項新技巧,便會有新的突觸生長,但大腦只會保存正在使用到的連結,50%和運動技巧相關的突觸會消失。 洛杉磯加大研究員湯普森(Paul Thompson)指出,在這個階段學習和訓練運動技巧,大腦支持動作的關鍵系統較可能維持下去。
別把孩子變笨了 因為新生兒爆發式的學習力,前三年的發展相當重要。但3歲之後腦力仍持續不斷變化,以掌管推理、判斷、解決問題等智力發展的前額皮質(prefrontal cortex)來說,直到成年之後才完全成熟。洪蘭指出,所謂三歲定終身,輸在起跑點或學習有黃金時期等說法均屬無稽。
早期學習是透過重複來學習,例如教孩子綁鞋帶,媽媽示範孩子模仿,做個10次就能學會,是最基本的學習方式。但9歲後孩子大腦活動程度降到和成人相仿,開始進行邏輯思考等更高層次的學習,「要強調的是這個階段,」洪蘭說。
著有《最初三年的迷思》(The Myth of the First Three Years),並擔任美國麥克唐納基金會(James S. McDonnel Foundation)總裁的布魯爾(John T. Bruer)認為,許多父母願意相信「天才是可以被培養的」,並且努力為它尋找合理的解釋,任何小實驗,不管多粗糙,只要能支持這個迷思都被歡迎。 事實上,神經科學與實際教育方法相隔遙遠,即使證據顯示小孩一出生便用與生俱來的能力,以驚人的速度學習,也無法確定特定的刺激,如雙語錄音帶、教育光碟、莫札特CD對他們的大腦發展有益。 在美國,寶寶大腦發展的產品市場迅速擴張,嬰兒錄影帶的銷售額達到一億美元,教育軟體的業績四年內成長120%。
天才寶貝公司(Baby Genius)即以莫札特效應大發利市,無視於實驗對象為大學生的事實,銷售員忙著說服父母,如果沒有買CD,就讓寶寶錯失了成為天才的機會。 而國內這股腦力開發趨勢也持續發燒。洪蘭曾發現一本暢銷書上寫要父母每天讓孩子用左手寫幾個字訓練右腦,她因此打電話到出版社抗議,才發現還有更離譜的說法。 「絕沒有先開發右腦這回事,」洪蘭說,全腦開發可以分開訓練左右腦的說法完全錯誤。只要兩個腦半球間相連的胼胝體沒有被剪開,左右腦的訊息便能互通,根本不可能針對特定腦半球做訓練。 小兒神經科醫師及大腦早期發展專家尼爾森(Charles Nelson)也指出,寶寶早期能力的發展,自有其進度及時間表,這是數千年來大腦不斷進行的工作,早在錄影帶發明之前。
做孩子的鷹架 有些家長或許覺得,即使這些產品課程未必有學理根據,也不至於有害。兒童精神科醫師葛林斯潘(Stanley I. Greenspan)卻認為,訓練會造成壓力,令人擔心的不只是父母反覆播放錄影帶或記憶圖卡,而是幼兒在做這些事時錯過了真正重要的學習──遊戲。 玩是幼兒認識複雜世界、與人建立關係的關鍵,任何他們要學的事均可在遊戲中完成:牙牙學語、認識物品的用途、建立抽象概念,這些學習不是靠聽指令訓練,而是從敲敲打打、聽故事和扮演遊戲建立。 除了語言、運動技巧和空間概念外,自信、安全感和信任等更是孩子早期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持,這些經驗所形成的人格特質將決定孩子的學習狀況。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會2000年的報告,在學校表現良好的幼兒,並不是那些先學會算術或背誦的,而是可以坐在位子上集中注意力,與別人和睦相處、控制自己情緒的幼兒。培養這些特質必須仰賴充滿愛意的親子關係,及合理有紀律的管教方式。
洪蘭指出,愛迪生5歲才會說話,日後依然成為偉大的發明家。早說話不代表聰明,晚一點才走路也並非遲緩,發展里程碑有其時間的上下限,超過限度才要注意,父母不要太緊張,一天到晚跟別人比,或忙著做測驗,自己替孩子貼上不正常的標籤。 大腦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神經細胞間的連結,判斷跟誰連結是由基因設定,連結的疏密卻是靠經驗。 「無意間的學習才有用,」洪蘭說,常帶孩子到外面走走,自然能學到很多東西,尤其是創造力,便是在神經連結很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下產生,是無法靠金錢培養的。 知性發展和生活教養密不可分,孩子隨時對周遭世界投以好奇的眼神,父母的引導和互動,如唱歌和唸書給他聽、指出有趣的人事物等,絕對比制式、重複的刺激更能豐富孩子的經驗。 多花時間與孩子相處,自然能了解他的生活習性和特質,提供相應的學習環境,「如果孩子很快樂,你就做對了,」洪蘭肯定地說
許多年前我也
看過這個影集,也熱心追蹤過。
2008 年也曾寫了一篇關於這個影集的文章:
http://classic-blog.udn.com/lingsling2008/2091004
關於您討論賈伯斯與比爾蓋次的事,讀過賈伯斯傳記, 印象中賈伯斯本人並沒有創造發明的天份,他並不懂電腦,也不曾寫過任何電腦程式,但是賈伯斯很精明,能言善道是個很好的行銷人才也很有說服別人的能力。 並且他眼光好,有識人之明,他懂得利用有電腦天才的好友【史提夫】與他一起創業製造電腦。有一次賈伯斯在參觀某實驗室時看見了圖像電腦,這使他大為驚異,他把這個技術用在個人電腦上,開發了第二代的蘋果電腦,從此建立了蘋果電腦的王國。 Macintosh, Next, 都是賈伯斯慧眼發掘了別人的創作,加以發揚光大。 賈伯斯功成名就之後,開始專制獨裁,以外行領導內行, 使蘋果公司幾乎破產,最後被驅逐出去。
他離開蘋果公司,自立門戶開設NEXT公司製造電腦,可惜銷售上不成功。後來是他慧眼收購了卢卡斯影业的電腦繪圖部門,成立了皮克斯(Pixar)才重新開啟了事業的高峰。 10年後又回去執掌陷入困境的蘋果公司, 這次他記取了從前的失敗教訓,稍有修改過去的專制作風, 比較肯聽取建議。 賈伯斯追求完美的品質和審美眼光也造就了蘋果公司的成功
其實骨子裡 我是想說 "家教","家庭文化","家庭氣氛" 決定孩子將來氣質 (人生高度),然而這些幾乎從2-3歲開始,到幼稚班畢業 就定性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沒注意這關鍵時段。
另外您提到Jobs, 因為我負責過第一代台灣APPLE代工 工程單位,我對他也深入了解過,他在產品ID、系統工程,涉入很深,這些關鍵點通常是一般公司的死角或者弱點,讓產品完成度達到完美的最後一步,若是依此做逆向工程,再做大的"工藝優化" 後 在量產,那就無敵了,而自他二次返回APPLE就達到這模式了,所以後來APPLE產品都有一種"完美的氣質" 這是任何公司做不到的,因為他在設計時做過兩次以上"再進化",才開始進入一般性設計,這些"再進化"KPI都是他定的,類似上帝的地位。
當年有幸 台灣第一台 Next 工作站放在我家玩了一週,計畫做些應用;我拆卸分析過,坦白說即便是現在工藝都做不到那樣極致,電子系統部分幾近完美,略早甚至超過 Sunmicro系統,令人佩服。說實話 他是輸在太早推出,還有合夥人固執 - 日本Canon 投資幫他做製造。。。我可以確定他是非凡人,因為他能看的到(預見到)他的產品,說得清楚,講得明白他要的規格,並且帶的動團隊,所以他確實是"好老闆"不向台灣科技公司,逼死"工程師"做些說不清的規格,擔所有成敗,卻拿不到多少錢,糟的是"系統架構"往往到最後看到樣機才補文件(完全顛倒)。
Pharos 於 2015/01/06 00:11回覆從小剛懂事就被碎碎念的灌輸<七歲定終生>的概念,但是,歲月匆匆悠然已過60餘年,回首來時路. <七歲定終生>這句話是不對的;父母當然會影響一些人格發展,但我們可透過學習去改變,學習過程中的師長,同儕,環境等都會影響(佛家說的<業力>).如果,不能透過學習來改變性格,命運,則修行就成戲論.
確實,所以我前面特別強調,那是英國,有很重的封建思想,階級意識,在台灣不會如此,但我觀察周遭經驗,孩子生活習慣,家庭禮節,思考邏輯,深受母親影響,所以 還是要多注意。。。
另;依天律,十四歲 束髮之年 孩子要對自己的一切負責,走自己的運勢,直接反映因果,溺愛孩子,或疏於管教,的確是要家庭身教,道義上父母要負此責。
Pharos 於 2014/12/05 23:53回覆撇開理論,看事實;父母居家態度決定子女人生態度,包含良好 居家生活習慣。。。從幼兒起~
Pharos 於 2014/11/19 13:31回覆大燈塔,寫出此地難得見到富有知識性的文章,看得津津有味。
小學教育啟蒙,果然不錯。富家子弟顯然可以有很好的起跑點,也就是有良好的機會。但有志氣有憂患意識的窮人小孩,一旦賦予同樣機會,會抓住,且跑得飛快,例如革命推翻平民皇帝之類的。 富有子弟,有家人栽培,各種裙帶提攜,阿斗也見過。
富有人高高在上,通常不知道下面的人在想什麼. 地處下面(或自己認為比他人矮一截的)的人通常是悄悄的觀察上面的人一舉一動。
一把年紀,接觸精英無數,真正頂級的天才是無法培養的,乃天賦的。得吃補腦的,深感變笨了,故有此感。
天才少~ 家教影響的是自信、觀念、眼界高度,這些7歲孩子當初說的想法,大部分都實現了;那些沒想法的孩子,當然沒有實現任何"無預期"的目標。。。
其實這篇文章不是給小孩看的,是給父母看的;讓做父母的了解家居生活的態度會影響到孩子成就。。。一枝草一點露
Pharos 於 2014/11/18 17:1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