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朝陽國家步道~山海之路 - 又見鳶尾 - udn部落格
又見鳶尾
作家:See iris
文章分類
    Top
    南澳朝陽國家步道~山海之路
    2019/03/17 22:34:07
    瀏覽:4572
    迴響:2
    推薦:53
    引用0

    南澳朝陽國家步道~山海之路

    來到南澳朝陽社區,盤據馬路一方的狗群,不是很友善的與我這外地人四目相對。除了漁船進港時前來朝陽漁港,購買現撈海鮮的買家之外,朝陽國家步道訪客並不多。坐落台灣東北一隅,行政區劃屬宜蘭縣蘇澳鎮朝陽里的朝陽國家步道,相對的寧靜而且悠閒。

    地理上鄰近宜蘭縣的南澳鄉,漁港及步道所在地因出海口浪大,日治時期舊名稱為「娜娘仔」,與日語「浪速」的發音相近,光復後因名稱太過日式,而社區又可從海平面看到冉冉升起的日出,改名為朝陽。

    進入朝陽國家步道之前會經過小小的社區生態公園,石砌河岸、潔淨的流水,營造出和大自然結合的和諧與親近感。

    朝陽社區農村再生計畫,在山腳下設置廢水淨化區,運用濕地生態中的物理作用、微生物益菌分解及水生植物同化吸收,淨化社區廢水,落實綠色生活,響應環保。

    長滿布袋蓮看似荒廢的生態池,曾是筊白筍種植池,遍植淨化區內的水生植物,淨化水質外亦友善的改變了自然環境。

    朝陽國家步道全長約2.2公里,「春觀海濤、夏聽蟬鳴鳥叫、秋賞楓紅、冬見大頭茶林落纓繽紛之美」,朝陽步道的四季,提供給遊客不同感觀之美。

    葉緣微波浪狀且具有明顯鋸齒的美麗黃色小花,在步道兩側舖陳,臺灣山菊葉邊緣呈多角形,具淺裂,有如破碗,故有「乞食碗」的俗名,又叫「八角烏」。

    沿著步道上行,生態豐富多元,茜草科的拎壁龍(又稱風不動),葉細小,葉葉對生,常以氣生根緊抓岩壁或樹幹,就像爬在樹上的一條小龍,故曰拎樹()龍。

    12月間到訪,巧遇結果月桃,果實球形狀,表面有許多縱稜,未成熟時鮮綠色,成熟時艷紅色,玲瓏可愛。

    管理單位在步道陡峭難行路段,修建木棧階梯與枕木步道,並以就地取材方式,將原木經防腐處理,成為極具自然風情的人為設施,其餘地勢較平坦處,則保留原有的土徑,以減少無謂的人工干預。

    紫紅色花冠的一枝香,是步道向陽處常見的植物。

    朝陽國家步道保持天然林相,物種豐富多元,葉片上的蟲蟲吻痕處處可見。

    步道高點處,可一覽澳漁港全貌,南澳漁港又稱「朝陽漁港」,每遇漁船返港時,便宜又新鮮的漁獲總會吸引大批買家前來

    步道北方,凸出於太平洋的鼻形海岬,遺世獨立的是「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依山傍海、形勢險要,擁有極特殊的優美景觀,政府已公告劃定為海岸自然保留區。

    離岸不遠的海面上設有定置網補魚專區,定置網係指將漁具定置於一定之水面,再以錨或支柱等將網地或他種漁具定著敷設,使不移動,等待魚群自動入網,滯留網內,漁民即出海加以捕獲回游性魚類為目的之漁撈方式。

    南望東澳灣觀景台為步道最高處,原可眺望整片神秘沙灘,可惜周邊植物未加以疏伐阻礙視野,觀景台的功能已經喪失。

    前一晚濕氣凝結的水珠,還在蜘蛛網上留戀。

    多年生草本針刺草開著白色花朵,穗狀花序,在藥草界又名「大本抱壁蟑螂」(台語-家蛇草),是野地裡常見的植物。

    地上漂亮潔白大頭茶是茶花族的村姑,花容不俗,花朵碩大,生態上屬於較先驅性的林木,革質葉能耐風及耐旱,在東北季風盛行的迎風陡坡仍能適應良好。

    朝陽國家步道有三個出入口,主入口位於南澳漁港安檢所旁,另外兩個入口,一在朝陽社區,一在建國路底,清楚的路標引導,可依腳程選擇健行路線。

    九節木是低海拔林中常見之灌木,夏天開花,漿果圓形,熟時由綠轉黃後變紅色。由於枝條葉落後遺留葉及拖葉痕跡,環狀如竹節,短而密,故曰九節木,漿果熟度不一色澤各異其趣。

    根莖橫走的芒萁是臺灣低海拔林緣及開闊地常見的先鋒型蕨類,是林間最常見綠色地景。

    長滿蕨類植物的步道,續行皆為下坡路段,綠意盎然的小徑讓人身心舒暢。

    紫花酢醬草在臺灣一般不會結果莢,而是靠地下鱗莖出芽繁殖,幾乎處處都能看到它的蹤跡。

    青翠的桂竹林步道是有故事的,桂竹是人的氣象儀,相傳北部泰雅族勇士到山裡打獵,如果帶著剛長出來,沒有煮過的桂竹筍,一定會遇到西北驟雨,但是如果是攜帶已經煮過的桂竹筍,則不會遇雨,鄉野傳奇其實是充滿老祖先的智慧。

    結束南澳之旅的路上,在陣雨過後陽光乍現的霎那,東澳灣的壯麗景色在眼前呈現。最佳觀賞地點應選在烏巖角上方的蘇花公路轉彎處,面向海洋,鳥瞰海灣,蔚藍海水、青翠山脈,構成一幅山連水,水連天的美景。

    蘇花公路從規劃的蘇花高速公路到蘇花改(蘇花公路改善工程),一直在環保與行車安全之間擺盪,各方人馬爭論不休。有感於此次南澳行不論南下或北上,從蘇澳到東澳,短短二十餘公里的路程,皆會遇到數個坍方路段,道路柔腸寸斷,坎坷難行,行車管制更是動輒耗上以小時計的等候放行時間

    斜射光投射在蜿蜒難行,每雨必坍事故不斷的蘇花公路上,這在太平洋邊緣畫下令人驚嘆美景的山路,何時才能成為一條安全回家的路,環保、經濟與安全之間,究竟應如何取捨,頗值得吾人深思。

    回應
    全站分類:在地生活 基宜
    自訂分類:慢遊山間水邊
    下一則: 中科落羽松水陸兩棲
    迴響(2) :
    2樓. fastdealszone
    2023/06/16 14:49

    「把握當下,創造美好未來。」珍惜當下,努力塑造自己想要的未來。

    Fastdealszone 折吧區

    1樓.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2020/09/01 11:07
    Hello, hello

    I hope you are doing well. When will you post the next articles and photos? I am lookign forwards to it.

    All the best,

    Kirk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