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水災」的救災行動之所以「做到流汗,被嫌到流涎!」個人以為問題出在「細節」,所謂「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可說是在這裡得到充分印證。
以個人過去在軍中師對抗演習中所負責的難民疏導、開設收容中心等處理經驗,以及921大地震災區現場採訪觀察,提供可採行的建議供有關單位參考:
1. 災害形成初期,即應出動大批軍、民用飛行器,以偵搜、照相、錄影方式匯整回報中央災情。
2. 直升機應在尚無法立即編組救援行動的災區附近撒「如何自救傳單」,內容詳列民眾待救時期配合事項 (例如,手機撥112救援頻道的方法、清查老、幼與傷患人數、如何闢建簡易直升機降落場、空曠地或高處做顯眼標示等)。
3. 偵搜過程見有災民蹤跡,可先行投擲小包口糧、飲水、火種、急救包、發煙器、信號彈、反光鏡、簡易手搖(壓)充電式急用(行動、無線)電話等,以方便直接通聯至搜救頻道取得聯繫。
4. 遇災區廣大時,應即時以空降、機降方式讓受過野地求生訓練的軍人、消防救難人員攜帶無線電等器材進入災區擔任連絡官,負責回報專業資訊並發揮安定民心之功效。
如同大海上沉船待救的漂流民眾、荒島上待救的民眾一般,只要發現政府已進行搜救措施,災民便會燃起獲救生機,不會產生被遺棄的憤怒心裡,這是人類的天性;反之,當第一線媒體記者已開始到災區進行報導,卻不見相關單位發揮有效率的行動,又如何能讓亟待救援的民眾有好臉色呢?
馬政府上台後不難發現有許多部會,相繼延攬、聘用自媒體界退休的資深記者當幕僚或顧問,相當程度凸顯對傳媒這塊領域的重視,然而真正能在其中發揮作用者幾希!各級首長的危機處理做成這樣負面,想必在察納雅言方面仍有待加強吧?
謝謝您熱忱地發表看法。
馬政府不會「演」是一回事,現有指揮體系不擅督導、運用既有能量與資源組織救災行動才是大忌;現有指揮體系功能不彰雖不能全怪在馬英九的身上,但是他既是總統,卻無法運用總統的統帥權掌握確實狀況,下達適切的命令才是遭致各方抨擊的主因吧?
孫立人的粉絲 於 2009/08/27 21:55回覆九二一救災甚有效率
您的文所言極是
馬政府真應大大檢討反省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 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哆算勝 少算不勝 而況無算忽 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幕僚不是名嘴 就是學者 無一專業之士 如何廟算 明知氣象報告落雨超過一千公犛 還是等下面報告
六龜鄉配一部衛星電話 停電時才想起 以無法沖電 三天無訊第四天派一個人走出來才知災情 前三天在行政院資料上是無災情傳出 縣長也奇怪 底下一個鄉三天無訊也不上報 至少要飛機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