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觀花看「龍門石窟」 - 雪 泥 鴻 爪 - udn部落格
雪 泥 鴻 爪
作家:府東洗壺工
文章分類
    Top
    走馬觀花看「龍門石窟」
    2024/09/16 21:14:04
    瀏覽:166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走馬觀花看「龍門石窟」

    ~攝於2023.6.8

    ~寫於2024.9.16

    2023年6月8日上午,偶爾得閑到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去參觀,因為時間很趕,從景區的起點到離開龍門石窟只花了一個小時二十分,而且從龍門山橫跨伊水,走到香山回觀龍門石窟,走得急促,爬得喘氣,所以稱得上是走馬看花。

    整個是龍門石窟裡的佛像大多風化的斑駁不清,好一些的都被破壞了或是偷盜竊取了,所以嚴格講起來真正能看的只有西山石窟中的奉先寺,它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寺內中間的盧舍那佛像,據說是按照女皇武則天的形象塑造的,如今奉天寺僅存七座完整的大佛,這也是石窟中最受遊客喜歡、知名度最高的佛雕群像。 

    與上回2016.10.9到龍門石窟相較,景區更潔淨了,只是對奉天寺每尊大佛的二旁都有2~3個的長方孔不知其用途,推測是當年挖設的樁孔,用以架設頂蓋等裝飾。

    一、龍門石窟介紹

    龍門石窟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洛陽市南十三公里。這裡東(香山)、西(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水歷其間而北流,形如一座天然門關,故史稱“伊闕”。隋煬帝都洛陽,因宮城城門面對伊闕而始稱“龍門”。著名的龍門石窟就分布在伊水兩岸南北長達一公里的崖壁上,它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佛教石窟藝術寶庫。1961年,龍門石窟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列入《世界遺座名錄》。

    龍門石窟始譽於北魏由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之際(公元493年),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和北宋諸朝,營造時間長達四百餘年。東西兩山現存窟龕二千三百餘個,佛塔近八十座,碑刻題記二千八百餘塊,造像近十一萬尊。這些窟造像多分布在西山,東山主要是唐武周時期的造像。

    龍門石窟北魏時期的產龕造像約占總造像的百分之三十,代表洞產有古陽洞(1443號 )、賓陽中洞(140號產)、蓮花洞(712號產)、魏宇洞(1181號窟)、皇甫公室(1609號 )等,其中古陽洞閑鑿最早,造像内容最豐富,着名的“龍門二十品”,該洞占有十九品。

    龍門二十品,是指從北魏時期精選出不同的二十塊造像題記,它們記載著佛龕的雕鑿時間、人物、目的等。字型端正大方、氣勢剛健質樸,結體、用筆在漢隸和唐楷之間,堪稱書法奇珍。古陽洞中保留了「龍門二十品」中的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窯中)。 

    龍門石產唐代產龕造像約占總造像的百分之六十,代表洞窟有奉先寺(1280號窟)、潜溪寺(20號窟)、萬佛洞(543號窟)極南洞(1955號產)、大萬伍佛洞(2055號窟)、高平郡王洞(2144號窟),看經寺(2194號虚)等,尤以奉先寺為代表的大虛舍那像龕群像,雕刻精湛、氣勢磅礴,是或唐雕刻藝術的代表,人類美術史上的媒作。

    龍門石窟造像題記之多為中國諸石窟之冠,它們既是研究歷史的佐證,又是不同時代、不同書體的真跡,從中精選出的“龍門二十品”和唐代書法家褚遂良書丹的“伊關佛龕之碑”是魏碑體和唐楷書法藝術的代表作品。

    龍門石窟是北魏和唐代皇家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在石窟藝術中具有典型的皇家風範。其栩栩如生的佛教藝術造像,是中國古代富有才華的雕刻藝術家在不同程度上突破宗教“儀軌”的束縛,以現實生活爲源泉而創造出的,是古人智慧和創造才能的結晶。

    龍門石窟開鑿一千五百多年來,遭受了自然和人爲的破壞,精美的造像損壞嚴重,直到近代龍門石窟才得到妥善的保護與運用。龍門石窟包蘊廣博的内涵,豐富精湛的雕刻使後世子孫從中可得到知識的滋養,藝術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龍門石窟東山的香山寺,是武則天時代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訶羅」的遺身,而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生前經常來此遊玩。白居易去世後,根據他的遺囑,將他葬於香山寺以北,這就是今日的白園(白居易墓園)。 

    二、盧舍那大像龕

    LocanabuddhaStatue Niche

    Autel de Losana Daxiang

    唐高宗初,咸亨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則天助脂粉錢兩萬貫,上元二午(公元675年)功畢。舍那佛高17.14米,頭高4米,豐頤秀目,儀表堂堂,迦葉持重、「阿難溫順、二菩薩盛裝艷服、天王雄偉、力士勇猛,是中國唐代佛教雕刻藝術的傑作。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後歷經東西魏、隋唐至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共有約10萬餘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公尺(盧舍那佛像)。 

    龍門石窟以伊河為界,分為西山和東山石窟兩部分,西山石窟開鑿於北朝和隋唐時期,東山石窟全部開鑿於唐代,西山石窟是龍門最精華的部分,其中包括奉先寺的盧舍那佛像和古陽洞中的「龍門二十品」。 

    西山石窟中的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寺內中間的盧舍那佛像,據說是按照女皇武則天的形象塑造的,這也是石窟中最受遊客喜歡、知名度最高的佛像。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hZ4HGYSG/?

    YouTube :

    https://youtu.be/VXSMKrJ60Kg?si=VT47BbZ5R3I_A0xy

    抖音:

    https://vt.tiktok.com/ZS29ADfyf/

    回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