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16年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即將卸任,不久前德國大選,全球媒體皆以變天稱之,另外國內有名嘴送紅玫瑰至我們的駐德代表處,揶揄新冠疫苗購買的夸夸之言,兩件事都引起國人不小的關注;玫瑰是愛情與浪漫的象徵,白色玫瑰更代表純潔無瑕,但在德國,白玫瑰有另外一層意義,是反抗威權的象徵,從白玫瑰事件,也可讓我們對德國民族性多些了解。
早上九點多,我們就來到慕尼黑市中心,路德維克大街(Ludwig Street)旁的慕尼黑大學索爾兄妹廣場(Geschwister-Scholl-Platz),和廣場旁慕尼黑大學校本部中庭的白玫瑰紀念館(White Rose Memorial),索爾兄妹廣場的對面,隔著路德維克大街,是胡伯教授廣場(Professor- Huber-Platz),兩個廣場中央各有一大的噴水池,索爾兄妹和胡伯教授分別是慕尼黑大學的學生及教授,他們三人都是1942年6月起,反抗納粹獨裁政權,所謂白玫瑰事件(White Rose)的核心人物,1943年他們被蓋世太保(Gestapo),即祕密警察所逮捕,幾天後先後被處死。
索爾兄妹(Geschwister Scholl or Scholl Siblings),即漢斯索爾和蘇菲索爾(Hans and Sophie Scholl),兩人都是白玫瑰(White Rose)的核心成員;白玫瑰是納粹時代,以非暴力手段,反抗希特勒極權統治的運動,1942年六月到1943年二月間,二戰方酣,白玫瑰成員印製並散發六份傳單,在傳單中,他們號召德國人民,一起共同對抗納粹的專制和暴政,漢斯(1918-1943)和蘇菲(1921-1943)被處死時都只是20歲出頭的大學生,白玫瑰的成員不為自己的政治利益,不畏權勢,更無懼死亡威脅,堅決對抗納粹的統治,二戰之後白玫瑰事件被視為反抗納粹極權統治的象徵,廣受德國人的尊重,被視為英雄。
1968年慕尼黑大學除了將主建築前廣場,命名為索爾兄妹廣場,主建築中庭命名為白玫瑰紀念館,紀念索爾兄妹及其他成員外;另外該校的政治學院,是歐陸最有名的政治學院,也更名索爾兄妹政治學院(Geschwister Scholl Institute for Political Science); 1980年德國出版商團體及慕尼黑市政府合設「索爾兄妹圖書獎(Geschwister Scholl Preis)」,表彰展現道德勇氣,對當代良知有重大影響的年度出版書籍作者,頒獎典禮就選在白玫瑰紀念館舉行。
慕尼黑大學成立於1472年,全名為路德維克-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y of Munich),英文簡稱LMU,雖只是德國第六個成立的大學,但辦學積效及研究成果都名列前茅,是德國數一數二的大學,到目前為止,慕尼黑大學有42人曾獲得諾貝爾奬,其中41人是自然科學的獎項,是全世界大學的前段班,不只理工學科,其人文社會學科,也卓然有成,如索爾兄妹政治學院,另外台灣很多法律的學者及專家,有不少畢業於慕尼黑大學。
德國基督教牧師馬丁尼莫勒(Martin Niemoller),在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曾寫過一篇以「起初他們(They Came First),」為開頭的德文懺悔詩,之後全世界廣為流傳,敘述德國的知識分子及教會,如何屈服於納粹黨勢力,坐視納粹掘起,肅清一群又一群的無辜者,終致火燒上身;之後這首詩一再被引用,作為對政治冷默者的呼籲,這首詩也被鐫刻在美國很多地方「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Holocaust Memorial)」的石碑上,這首詩的中文翻譯如下:
起初,納粹抓共產黨人的時候,我沉默,因為我不是共產黨人。
當他們抓社會民主主義者的時候,我沉默,因為我不是社會民主主義者。
當他們抓工會成員的時候,我沉默,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當他們抓猶太人的時候,我沉默,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最後當他們來抓我時,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德國是少數一戰及二戰都戰敗的國家,印象中的德國人一向實事求是,不是浪漫的民族,世人對德國會產生希特勒這樣的獨裁政權,容許他為所欲為,發動二戰,造成人類社會的巨大傷亡及財產損失,不只覺得不可思議,還頗多批判;事實上二戰後,有不少德國人對納粹二戰的罪行是有反省的,尼莫勒牧師的懺悔,也是許多德國人心中的遺憾,1970年,時為西德總理的布朗德(Willy Brandt),就曾在參訪波蘭華沙猶太人起義紀念碑時,幡然下跪。
白玫瑰事件其實只有20多個人,行動也只是發發傳單,和現在動輒數十萬人上街,燒殺擄掠無所不來的激烈群眾運動,只是小兒科,但也至少顯示德國有人反抗納粹政權;他們在肅殺的氛圍下,不為自己的政治利益,不自我膨脹,無懼死亡威脅,或許索爾兄妹涉世未深,天真浪漫,內心還以為,納粹不會對大學生下如此重手,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堅決對抗納粹的專制,還是令人婉惜,也令人敬重。
▲由慕尼黑新市政廳塔樓往北遠眺,縱向的是路德維克大道(Ludwigstrasse),中間左側的是鐵阿提尼教堂(Theatinerkirche),更遠處右側是慕尼黑大學的聖路易教堂(Ludwigskirche),再往北就是凱旋門(Siegestor)。
▲白玫瑰成為了德國人心中對抗威權的代表。
▲▼慕尼黑大學的索爾兄妹廣場(上,Geschwister-Scholl Platz),旁邊建築是校本部的主建築(下),也是當初漢斯、蘇菲兄妹被逮捕的地方,有尖塔建築即是聖路易教堂。
▲從索爾兄妹廣場,看隔街遙遙相望的胡伯廣場。
▲▼索爾兄妹廣場及路德維克大街招牌(上),及路德維克大道盡頭的凱旋門(下),我們去時正好在整修,顯得很凌亂。
▲▼散落在索爾兄妹廣場上大噴泉週圍地上,是漢斯、蘇菲兄妹他們六次傳單中,最後一次的傳單,也是被逮捕那次所散發的傳單。
▲▼慕尼黑大學校本部主建築的中庭(上),是當初漢斯、蘇菲兄妹被逮捕的地方,由中庭看出去,索爾兄妹廣場上的噴泉依稀可見(下)。
▲▼慕尼黑大學校本部主建築的中庭,當初漢斯、蘇菲兄妹被逮捕的地方,現陳列有紀念白玫瑰的物品,和漢斯、蘇菲兄妹頭像及簽名。
▲▼各種文字的白玫瑰相關出版書籍,其中也有中文繁體翻譯本「白玫瑰一九四三」。
▲▼德國1961年出版,以索爾兄妹半身像為圖案的郵票,累積已超過兩百萬張(上);及1983年以白玫瑰為圖案的郵票(下)。(摘自Wikipedia)
▲在慕尼黑王宮花園(Hofgarten)中的白玫瑰運動紀念碑。
▲慕尼黑法院第253法庭,是當年審判白玫瑰成員的法庭,特別保留下來,以為後世之戒。(摘自Wikipedia)
▲慕尼黑大學索爾兄妹政治學院英文版網站的頁面截圖。
▲1970/7/20,當時西德總理布朗德(Willy Brandt)訪問波蘭,在華沙猶太人起義紀念碑前幡然下跪鏡頭,對此動作,各方解讀不同,有說真情懺悔,有說政治動作,但確實下跪了。(摘自Wikipedia)